APP下载

绿豆饮加减方治疗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研究

2015-12-06陈兆喜薛振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轻中度甘油三酯绿豆

陈兆喜,程 娟,薛振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绿豆饮加减方治疗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研究

陈兆喜,程 娟,薛振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目的:观察绿豆饮加减方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标准选取60例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绿豆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及相关指标经治疗后均有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降脂效果具有等效性。结论:绿豆饮加减方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高脂血症;甘油三酯;绿豆饮加减方

我们用绿豆饮加减方治疗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甘油三酯(TG)2.26~5.64mmol/L,中医证候诊断为湿热蕴结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8~60岁,平均(49.70±8.5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3~61岁,平均(50.00±8.0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及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如首次检测发现异常,则复查禁食12~14h后的血脂水平,须2周内至少应有2次血标本检查。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2.26mmol/L为升高,轻中度升高为2.26~5.64mmog/L。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3]制定高甘油三酯血症湿热蕴结证证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4]制定症状量化标准。主要症状为头晕,口干,口苦,肥胖,疲乏,烦热,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TG 2.26~5.64mmol/L;②为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③年龄30~65岁;④曾服用调脂药物须停药4周以上,且血脂水平仍介于上值;⑤1个月内未使用过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③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等;④因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痛风、急性或慢性肝胆疾患、糖尿病等所致的高甘油脂血症;⑤由药物引起的高甘油脂血症。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绿豆饮加减方。绿豆(颗粒剂)30g,葛根(颗粒剂)20g,荷叶(颗粒剂)20g,甘草(颗粒剂)10g。温开水200mL冲服,每日1次。

对照组用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29)2粒,每日2次口服。

两组治疗过程均控制体质量,合理饮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并戒烟。均在初次用药后每3周进行1次血脂测量,6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

相关临床症状按半定量症状分组记分法记录。症状按程度分为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进行分级记分,症状类型包括头晕、口干、口苦、肥胖、疲乏、烦热、便干、尿赤。

4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体征积分改善大于等于95%。显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89%。有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69%。无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

观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α=0.05。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TG及TC治疗后组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比较 (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比较 (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3.96±0.99 3.01±1.07*4.80±1.17 3.78±1.03*对照组303.96±0.853.20±0.76*4.86±1.093.68±1.02*组别n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6 讨 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是一种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碍,血中的甘油三酯以乳糜微粒和前β-脂蛋白中含量明显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绿豆饮加减方源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绿豆饮,原方由绿豆、干葛、黄连、甘草等组成,主治误服热毒之剂,烦躁闷乱,作呕狂渴。绿豆饮加减方中以荷叶易黄连,以减轻其苦寒败胃之嫌,能解胃中积热,升发清阳,减轻膏脂过剩所致郁热及浊气,且能减轻毒副作用。

绿豆饮加减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甘油三酯值及总胆固醇与血脂康无显著差别。

[1] 方圻,王钟林,宁田海,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3.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7.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R255.989.2

B

1004-2814(2015)07-0624-02

2015-04-07

广州市黄埔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44-11)

猜你喜欢

轻中度甘油三酯绿豆
高甘油三酯血症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绿豆变身记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
绿豆发芽了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