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柔肝法治疗黄褐斑51例观察

2015-12-06吴科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色斑黄褐斑健脾

吴科佳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健脾柔肝法治疗黄褐斑51例观察

吴科佳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我们用柔肝健脾法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7例,均为2010年5月至5012年9月常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年龄24~58岁,平均38.1岁;病程3个月~240个月,平均36.9个月。对照组46例,年龄27~61岁,平均34.7岁;病程5个月~240个月,平均43.7个月。

诊断标准: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胃肠、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或感染。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健脾柔肝法。药用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30g,丹参15g,白术10g,红花5g,川芎10g。斑色深褐,略带青蓝,胸闷乳胀,痛经血块,舌色紫红苔薄黄,脉弦滑者为气滞血瘀证,加香附、郁金、川楝子;斑色黄褐,苦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腻,脉洪大者为肝经湿热证,加龙胆草、木通、茵陈、泽泻;斑色灰暗,颜面无泽,易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舌红苔少,脉弦细者,肝血不足证,加山茱萸、熟地、女贞子、黄精、旱莲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外出时使用防晒霜。6周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0.5g、tid,维生素E 0.1g、qd。外出时使用防晒霜。疗程同治疗组。

3 观察方法

面部皮损的面积以及颜色按4级进行评分[1]。①皮损面积评分,0为无皮损,1为面积小于2cm,2为面积2~4cm,3为皮损面积大于4cm。②皮损颜色评分:0为正常肤色;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4 疗效标准[1]

基本治愈:色斑面积减少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色斑面积减少60%~9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色斑面积减少30%~6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观察色斑面积减少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轻微腹泻1例,恶心不适2例。

6 讨 论

黄褐斑多因肝气郁滞,肝血不足所致。怒伤肝,思伤脾,以致肝郁脾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上荣于面,而生褐斑。又肝郁久而生热,脾滞而运化失司,水湿内生,湿热互结,阻于面部。再者肝木伐土,脾虚以致生化无源,日久肝木失其所养,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面。治当健脾柔肝。中药茯苓、白术、柴胡健脾益气,当归、白芍柔肝养血,丹参、红花、川芎活血化癍。气滞加香附、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湿热加龙胆草、木通、茵陈清热化湿,阴血不足加黄精、山茱萸、女贞子滋养肝血。因此,健脾柔肝法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 年修订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6-68.

R275.984.2

B

1004-2814(2015)07-0614-01

2015-02-15

猜你喜欢

色斑黄褐斑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巧手饰色斑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