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选修课效果的实验性研究①

2015-12-06孟月婷王艳王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1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柔力球太极运动

孟月婷 王艳 王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咸阳 712100)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选修课效果的实验性研究①

孟月婷王艳王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100)

摘 要:有国人发明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其文化内涵和哲理丰富,集现代竞技双重特征和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于一体,是一项民族特色鲜明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从1992年诞生以来,就得到不同国别、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年龄人群的认可,并在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研究。本人于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末学生选修课中开展了选修课教学试验性教学,通过课前和课后的身体素质测试,问卷调查分析,据不完全统计女生各项指标优于男生,显示高校可以开设太极柔力球选修课教学,待各项条件成熟后在体育课程中广泛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太极柔力球高校体育课程实验研究结果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课程开设也发生了系列变化,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来新的要求,向兴趣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培养。从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提出了新的理念。它以追求培养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教育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下市场经济的需求,一方面还要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开设新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思考教改方面有所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又要去创新新的教学体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笔者游览了大量的国内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教学的研究成果,结果无外乎是通过试验组试验前与试验后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对照,身体机能不同程度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课程开设表示赞同。而事实上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只要是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后,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在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不仅仅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系统开展这项运动,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在高校得以推广和普及。

2 研究与分析

2.1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的特点

该项运动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山西晋中卫校体育教师白榕先生发明创造的一项太极化球类运动,既对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全部的精华进行了保留,还加入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元素。它分为3大类:即,游戏娱乐、套路运动和隔网对抗,是融竞技、观赏、健身为一体的名族特色的体育运动。

2.2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学校的定位

太极柔力球运动1995年通过了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评定,表示该项运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且倡导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开展各项课外运动。而现实是很多高校已经实验性的研究,把它放到正常的教学和选修课中去了,而我们中小学还未全面开展,没有良好的基础势必会对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产生影响。

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太极柔力球运动吸取了太极拳的精髓,聚集了网球、乒乓球、武术等的动作精华而创编的。太极拳运动适合不同人群的喜欢,但从现实情况,就太极拳运动来讲,一般认为比较适合老年人和身体有缺陷的人群,太极柔力球运动更适合在那些人群中开展、如何在学校开展是我们面临急需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

2.3高校体育教育及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思考

由于应试教育导致我国学生身体整体素质综合水平较低或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也在不断的通过实施各项措施来改善,例如提出中学升高中的体育达标的要求,高校体育的达标测试,一步一步正在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乃至提高全民的体质。这样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学校如何制定符合国家整体要求、切合学生实际,家长又能接受的系统的、长远的中长期体育教育计划,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学校开设体育课程不仅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运动项目选择的现实性和长远性。例如:小学就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兴趣出发,游戏为主,体现快乐体育,寓教于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浓厚的体育兴趣。中学生就要有强身健体的强制性,在综合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具体指标要求,通过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达到相应的要求,中学是发现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时期,不可忽视。大学生即将成熟,即将走向社会,在达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就要体现体育教育的个体性,既尊重他们的主管需要,又符合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有一技之长,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终生可以受益。

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就需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就要考虑它的广泛性,政府要搭台,企业要帮扶,学校要重视,在此基础上,全员能参与,这项运动就会有活力,有生命力。要使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开展的要素有成效,就要考虑它的基础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时半会可以产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是这项运动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石。教师能力的提高,学生兴趣的培养,场地、器材配备都要到位。

2.4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运动运动的优势所在

学生青春期发育后期到基本发育成熟期的过渡阶段是在大学阶段,该阶段通常会产生不完善、不成熟易冲动的心理和外在表现。大学体育课不但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学生锻炼心理、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而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从而达到身心愉悦,陶冶情操,修养身心的目的。坚持锻炼可使学生的大脑皮质的机能提高,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消除疲劳和改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不同人群、不同体质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的情况下,学生可按照来球的实际情况和意愿而见机行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运动更有趣味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机智、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复杂情况下学生分辨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对此,太极柔力球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能吸引各类的学生群体,套路表演:单人自选、双人花样、三人及多人自选、集体规定项目套路等;竞技对抗:单人、双人、团体对抗以及同组游戏等形式,而且每种形式都有全国统一的规则。学生可以一人或几个人跟随音乐手拿球拍跳舞,还能一群人一起自由的娱乐,且学生可以完全掌握运动量,因此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练习方法的需求。

高校师资有优势,场地条件优越,本身这项运动就不受场地的限制,因而该项运动就适合在高校推广和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天津、北京、辽宁等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展较早的省份。我省高校属于刚刚起步阶段。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于2013年9月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在我院学生周末选修课中开设了太极柔力球教学,有90名学生积极报名参与。通过一年的教学

实验,获取了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显示,90%的学生对此项运动不了解,处于猎奇心理报名,只是获得学分为目的。10%的学生是老师的宣传和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了解这项运动的。通过一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一定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心率、肺活量、50 m、800 m(男1000 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游览和阅读大量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能使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调节,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先通过选修课然再推广到体育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3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高校体育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认知度不够

根据有关学者对我省部分高校学生问卷和我本人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这项运动不了解。其中,调查人数中28%是了解一些的,有8%是比较了解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了解太极柔力球运动,而有一大部分的是通过教师的宣传,45%(该校60%)是通过同学的介绍了解。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的占18%。这说明学生了解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媒体,反应出学生了解的途径单一。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十分了解,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同时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

3.2任课教师掌握太极柔力球运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限

专业教师不足是太极柔力球运动课程在高校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老师是兼职或其他项目转过来的,只经过短时间的上岗培训。他们中大多是三大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出身,是因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而参与该项运动的学习和教学的。调查数据表明,太极柔力球教师教学的年限均较短,多数是1~2年的教学经历,占63%,从事3~5年的教师占总数的7%。我本人也是通过短期培训上岗的。因而,由于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高,使自己的上课效果受到了影响,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参与竞技比赛,我省高校几乎没有安排,导致教师专业技能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3太极柔力球运动教学体系不完善

根据调查,我省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属于初级阶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缺乏统一性。教师只教会的,各自为战,这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非常不利。主要原因是目前我省没有统一管理的部门,没有指定统一的教材,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没有组织和举办一定范围的高校或校际间的交流和比赛来推动这项运动的广泛开展。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教材、统一大纲和教学计划。

4 结语

(1)通过对大学生的选修课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练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部分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具有很好地训练效果以及健身价值。

(2)通过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此项运动的喜欢和兴趣,太极柔力球运动在高校开展,可以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丰富高校体育活动。

(3)建议教育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和有效推进太极柔力球运动搭桥铺路指引方向,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师资队伍,培育试点,学校在培养骨干,形成一定氛围时,待条件成熟后成为一门学校体育的运动和竞赛项目。

参考文献

[1]白榕.太极柔力球教学与研究[M].太原: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2004:145.

[2]仝保民.柔力球太极套路教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06.

[3]温平.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与教学改革[J].理论研讨,2000 (2):47-60.

课题来源: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类别编号:JY130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189-02

猜你喜欢

柔力球太极运动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研究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教学模式中的对比探究
不正经运动范
太极马扎(三)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太极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