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5-12-05杜奇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骨膜腓骨优良率

杜奇峰

人体踝关节主要由胫腓骨下段和距骨组成, 其骨折与脱位是临床中骨科常见损伤,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1], 易并发下胫腓联合分离, 破坏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手术治疗困难。为进一步研究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58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骨膜移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满意,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踝关节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 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1例, 年龄12~70岁, 平均年龄(41.6±8.4)岁,左踝关节骨折16例, 右踝关节骨折13例, 致伤原因:扭伤4例, 高空坠落9例, 交通事故13例, 3例重物砸伤;观察组中男17例, 女12例, 年龄12~72岁, 平均年龄(41.7±8.2)岁,左踝关节骨折15例, 右踝关节骨折14例, 致伤原因:扭伤5例, 高空坠落7例, 交通事故14例, 3例重物砸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短肌腱移位治疗):于患者腓骨短肌腱近端位置将外侧半肌腱截断, 向下方游离到距踝关节面约5 mm的位置, 于腓骨前后边缘钻骨隧道, 通过丝线引导,对短肌腱被游离组织进行编织处理, 将处理后的肌腱末端缝合于踝关节前侧的关节囊和软组织上, 重建下胫腓韧带。 观察组(骨膜移位治疗):将患者伸肌支持带切开, 并对伸肌腱实行外部牵拉, 明确腓动脉传支降支位置和前动脉主干起源位置, 切条状骨膜瓣于患者腓骨远端前内侧, 并将其向下翻转, 达到与腓韧带重叠状态, 缝合切口, 对损伤的下胫腓韧带进行修复处理, 检查确定止血后, 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2]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优:患者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 不影响正常活动, 经X线检查影像显示踝关节结构和踝穴形态正常;良:患者踝关节伸屈功能基本正常, 正常活动存在轻微疼痛感, 经X线检查影像显示踝关节结构和踝穴形态正常;可:患者踝关节伸屈功能受到局限, 仅在15°左右, 正常活动存在可忍受疼痛感, 经X线检查影像显示踝关节结构出现轻微外移(0~2 mm), 踝穴形态未发生病变;差:患者踝关节伸屈功能受到局限>20%, 无法正常活动, 疼痛感不能忍受, 经X线检查影像显示踝关节结构外移>2 mm, 踝穴形态发生关节炎病变。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2%, 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5.5%,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 P<0.05)。见表1。

2.2 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注:两组相比, P<0.05

?

3 讨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 主要是指胫腓骨下端结构受到损伤, 导致正常的踝穴变宽, 造成距骨出现向后或向外脱移原有位置[3];距骨在踝穴中外旋是造成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最常见机制, 此外, 外展暴力和过度背屈同样也可以造成下胫腓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的病例约有10%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4]。下胫腓联合分离常伴随踝关节骨折、腓骨远端骨折、胫腓联合骨折和胫骨前结节撕脱骨折同时发生, 损伤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 增加手术治疗难度;踝关节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踝关节肿胀、疼痛、皮下可出现瘀斑、青紫, 不敢活动踝关节, 不能行走, 内踝或外踝有明显压痛以及踝关节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脚踝部正常活动。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维持骨折复位, 使患者尽可能早的开始功能活动, 恢复踝关节功能, 主要治疗手段多采用手术治疗, 当前环境下各大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为骨膜移位手术治疗;骨膜内间充质细胞丰富, 能够多向分化, 切取容易, 且骨膜内部分布血管较多,能够维持血液供应, 手术操作更具灵活性, 具有增生快、多向分化、促进细胞增殖等优势, 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确切。选取本院58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骨膜移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 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 治疗优良率高, 临床疗效显著。

[1]高化, 赵亮, 李亚东, 等.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影像学分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 15(12):1041-1044.

[2]陈俭波, 谢国华, 侯为林, 等.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江苏医药, 2011, 37(8):946-947.

[3]扈延龄, 袁万青, 王兰凤, 等.PDLLA可吸收螺钉和金属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 30(10):2360-2362.

[4]戴海飞, 余斌, 张凯瑞, 等.下胫腓联合分离单螺钉固定的有限元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4):350-354.

猜你喜欢

骨膜腓骨优良率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崴脚千万莫忽视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