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舞运动对校园文化以及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①

2015-12-05宋红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6期
关键词:教职工校园文化特色

宋红莲

(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37)

排舞运动对校园文化以及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①

宋红莲

(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37)

排舞运动是一项将舞蹈运动和体育审美完美结合的运动项目,所以,具有健身、娱乐、调节心理、艺术审美等多项功能。其更是兼具文化、音乐、舞蹈、体育等多种元素于一身,而且不受国界和种族的限制,所以,一被传入我国,就受到了广大健身者和在校师生的欢迎,并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丰富和特色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非常有效地补充和促进作用。自从排舞运动进校园以来,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职工参与到排舞运动当中,排舞运动对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建设也形成了有效地促进。

排舞运动 高校体育文化 教职工特色文化 文化建设

排舞(Line Dance)是由集体舞演化而来,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的西部乡村地区,既可独舞怡情,也可群舞娱乐。排舞是以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为伴奏,以国际流行的多元化舞蹈动作为舞码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编好的一条完整动作,是兼容各种风格的一项全球化的、新型时尚的大众健身运动形式。排舞运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对建设教职工特色文化也起到了很好地铺垫作用。因此,更进一步地研究,排舞运动对校园文化以及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常切实的意义。

1 排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

1.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质

排舞活动在各类学校的引入以及在教职工团体中的推广,得益于其多样化的动作表现形式和动感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展现不同年龄段教职工的体育个性和精神风貌,同时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教职工团体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体育健身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职工文化的建设非常有利。此外,排舞运动起源于国外,在文化特征、背景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具有显著的人文特色,所以,教职工参加排舞运动对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质也大有裨益。

1.2增进教职工的交往,提升团体凝聚力

各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恰恰对于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建设相对忽视,原因就在于教职工人数少,年龄结构、兴趣偏好差异大,所以,很难组织统一化的体育文化活动。而排舞运动是一项不限人数的集体项目,多样化的舞蹈风格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职工的体育文化需求,所以,只要教职工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排舞运动团体,就可以有效地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往,在相互配合和集体训练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让观赏者和参与者都可以感受到排舞运动的价值与魅力,提升教职工队伍的团队凝聚力,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教职工文化。

1.3培养教职工的终身体育意识,改善教职工身心素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职工教书育人的工作压力在不断增大,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职工,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上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很多教师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持续下降,职业倦怠感和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所以,改善学校教职工的身心素质也就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排舞运动在教职工队伍中的推广,由于对舞蹈基础和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低,舞蹈动作可缓可急,音乐节奏可快可慢,所以,不同层次的教职工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运动条件和课余时间参与排舞运动。长此以往,可以有效地改善教职工的身体素质,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缓解和排遣内心的不良情绪,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实现身心素质的同步改善。

2 如何更好地发挥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建立排舞运动的长效推广和普及机制

排舞运动具有舞步和表演风格上多样性,呈现出的也都是积极向上、健康快乐、互动性强的特征,但是毕竟学校教职工的年龄差异比较大,一些年轻的教职工对排舞运动的接受能力强,学习时间比较快,但是中老年教职工参与排舞运动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对此,学校必须建立排舞运动的长效推广与普及机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教职工的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和健身需求,精选排舞内容,结合教职工队伍的变化,对排舞运动进行普及和推广,增强每个教职工对排舞运动价值和魅力的认识。同时,排舞运动在学校和教职工队伍中的推广,离不开学校高层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在排舞运动设施配备上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制定适合该地区学校实际的推广普及方案,将排舞运动进校园以及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2增加教职工排舞协会、排舞社团或排舞队的组建

目前,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体系中,已经建立了排舞运动课程,但基本都是为学生所服务的,目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促进,但是在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此,学校可以以开设排舞课程的体育教师为主导,组织和引导更多对排舞运动感兴趣的教职工参与到排舞运动中来,有针对性的成为教职工排舞协会、排舞社团或排舞队等组织,在教职工队伍中形成良好的排舞运动氛围,为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不断地注入新鲜元素和时尚元素。

2.3建立和完善排舞比赛运行机制

排舞是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所以,有专门的比赛规则和竞赛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积极引入排舞运动的竞赛机制,形成“以点带面、以赛促发展”的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发展3结语

格局。一方面,学校内部可以组织多支排舞运动队的竞赛活动,这样教职工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培养了教职工参与排舞运动的热情和兴趣,更加强了教职工组织、管理、创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教职工排舞运动队参加校际比赛或省市级比赛,或者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进行展演,这样可以增加校园文化、教职工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排舞组织吸收新成员,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内涵。

综上所述,排舞运动具有审美文化、健身文化、交际文化和娱乐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所以,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引入,能够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对此,学校要建立基于排舞运动的长效的推广、普及和教育机制,在教职工群体中积极开设排舞课程教学、成立排舞社团、排舞队等,进而形成校园文化的靓丽风景。

[1]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44-47.

[2]赵静.排舞运动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5):24-26.

[3]郝志伟,郝牡清.浅析排舞在全民健身指导下的推广与开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9):102-103.

[4]孙晶晶.高校排舞教学特征及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1):65,71.

[5]唐晓义.中外排舞赛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32-35.

[6]唐晓义.排舞项目体育教师在线学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7):152-154,170.

[7]唐晓义.排舞教学应重视基本舞步的讲授[J].体育师友,2014(1):9-10.

[8]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125-130.

[9]郭瑞.时尚健身项目“排舞”在高校普及推广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3):89-91.

G80-05

A

2095-2813(2015)12(c)-016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163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3SJB890008)排舞与高校体育文化研究。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资助项目课题(ST14302221)高校非竞技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开发研究——以在宁高校排舞开展情况为分析样本。

宋红莲(1968—),女,汉,江苏如皋人,副教授,体育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大众体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教职工校园文化特色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