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黄瓜霜霉病有效药剂筛选及药效评价

2015-12-03吉春明刘建凤苏建坤陆玉荣

天津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吉春明+刘建凤+苏建坤+陆玉荣

摘    要: 为了给生产上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参考,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防效,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田间药效最好,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药剂筛选; 药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2.028

Evaluation of Fungicides for Controlling Cucumber Downy Mildew by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JI Chun-ming1,2,LIU Jian-feng1,SU Jian-kun1,LU Yu-rong1

(1.Lixiahe Region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e of Jiangsu,Yangzhou, Jiangsu 225007,China; 2. Yangzhou Lvyuan Bio-chemical Limited Company,Yangzhou, Jiangsu 22500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cucumber downy mildew, a combined method of the toxicity measurement in lab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pesticide in fiel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virulence and potency of fungicide on the production to disease the cucumber downy mild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25%azoxystrobin SC, 50%dimethomorph WP,10%polyoxinWP,75%chlorothalonil WP, 70%propinebWP, and 80%Mancozeb WP had good inhibition and control effect. Among the fungicide used in the test, the effect of 50%dimethomorph WP and 25% Azoxystrobin SC was the best, followed by 75% chlorothalonil WP and 10%polyoxin WP.

Key words:cucumber downy mildew; pesticide screening;efficacy evaluation of pesticide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是黄瓜种植中的主要病害,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侵染所致。它的发生面积广,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无论是露天还是设施栽培,均可以发生,对黄瓜生产有极大的影响[1]。黄瓜霜霉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2],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边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四方形的黄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畸形,品质低劣,给黄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各地黄瓜设施栽培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霜霉病的危害也随之扩大。

黄瓜霜霉病菌群成分比较复杂,生物控制较为困难,且此病蔓延迅速,1~2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以外的所有叶片枯死,俗称“跑马干”,危害严重[4],防治必须及时,用药合理。目前生产上能够快速有效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笔者发现有些药剂经过连续频繁使用已经出现药效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霜霉病菌对该种药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5],同时药剂大量使用后不仅有副作用、药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这种现象,本研究针对本地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常用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优选出适合当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安全、高效、经济的药剂。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25%嘧菌酯悬浮剂(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山东省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山东淄博奥农丰农化有限公司)、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1.2 室内毒力测定

1.2.1 病原菌 黄瓜霜霉病菌,采自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小虹桥村大棚种植的黄瓜发病叶片。黄瓜品种为津早2号,采集其背面有霉层、病斑较大的病叶,采集时带叶柄5 cm以上,用湿棉球包裹切口[6]。

1.2.2 供试植株 黄瓜品种为津研4号,种植于温室花盆中,待幼苗长至4~6片真叶待用。

1.2.3 孢子悬浮液制备 田间采集的病叶,用无菌水洗净叶片表面的老孢子,置于21 ℃条件下保湿培养24 h,用干净的毛笔将新鲜的孢子囊刷于无菌水中,配成孢子悬浮液,在显微镜下调整浓度至5×105~10×105个孢子·mL-1[7-8]。

1.2.4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将25%嘧菌酯悬浮剂依次稀释为80,40,20,10,5 mg·mL-1;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依次稀释为200,100,50,25, 12.5 mg·mL-1;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依次稀释为600,300,150,75,37.5 mg·mL-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依次稀释为800,400,200,100,50 mg·mL-1;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依次稀释为1 200,600,300,150,75 mg·mL-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依次稀释为1 200,600,300,150,75 mg·mL-1。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7-8],将新鲜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叶片的正反面至全部湿润,每个处理5盆,3次重复,另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治疗性药剂于孢子悬浮液人工接种后24 h喷药,保护性药剂于孢子悬浮液人工接种前24 h喷药,接种后植株置于温度为17~22 ℃、相对湿度>90%、光照∶黑暗=12 h∶12 h的培养室内培养,待清水对照充分发病后(7 d左右)分级调查发病情况。

1.2.5 病情调查和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8],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对药剂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叶片进行分级调查,采用如下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 ×100

防治效果(%)=(对照的病情指数-药剂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的病情指数×100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病情指数、相对防治效果,然后利用DPSv7.05版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各药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及相关系数等。

1.3 田间药效试验

1.3.1 试验地点及概况 试验于2015年5月在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小虹桥村黄瓜种植的大棚进行,黄瓜植株是2月16日定植,5月12日正在花期初见病斑,栽培管理为中上等水平;黄瓜品种同为津早2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研制)。

1.3.2 试验设计及统计方法 试验设7个处理: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25%嘧菌酯悬浮135 mL·(667 m2)-1;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10 g·(667 m2)-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 g·(667 m2)-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20 g·(667 m2)-1;以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4 m2,完全随机区组排列,5月13日每个药剂处理按667 m2兑水50 kg进行喷雾,各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药时小区周边用塑料薄膜隔离,以避免药液漂移相邻处理间。施药前和施药后7 d调查分级发病情况。每小区选取6点,每点1株黄瓜进行定点调查,调查选取黄瓜最上部三张叶片;病情调查采用6级记载法[9]: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全叶0~5%;3级,病斑占全叶5%~25%;5级,病斑占全叶25%~50%;7级,病斑占全叶50%~75%;9级,病斑占全叶75%以上。

黄瓜霜霉病在叶片上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 ×100

病指增长值=施药后病情指数-施药前病情指数

防效= (对照区病指增长值-处理区病指增长值)/对照区病指增长值×100%

统计分析数据用DPS7.0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平均数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可见,6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但毒力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值分别为5.943 9,6.237 9,9.382 8,12.736 4,13.108 8,16.413 7 mg·L-1。黄瓜霜霉病菌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其次为25%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2.2 田间防效效果

试验前调查,黄瓜霜霉病已发生,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在1.17%~2.16%;施药后7 d病情指数在4.77%~8.04%之间而对照区的病情指数已达21.37%,可见各处理的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差异明显(表2),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 g·(667 m2)-1、25%嘧菌酯悬浮剂135 mL·(667 m2)-1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防效是80.65%,82.56%,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210 g·(667 m2)-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200 g·(667 m2)-1的防效分别是76.69%和77.04%,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两者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20 g·(667 m2)-1的防效70.63%,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300 g·(667 m2)-1的防效是65.56%显著低于其它几种药剂。田间观察,施药后各处理间都没有发现药害症状。

3 结论与讨论

黄瓜是目前蔬菜设施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因各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用药水平的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也不同,本试验从周边大棚种植黄瓜基地收集6种常用杀菌剂,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是内吸性杀菌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是保护性杀菌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检测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作用较强,田间药效结果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效80.65%,25%嘧菌酯悬浮剂是82.56%,但差异不显著,所以田间药效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这两种药剂生产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主要药剂交替使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这两种药剂可配合以上主要药剂使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所在地曾是防治真菌性病害主要药剂,可能黄瓜霜霉病对其产生了抗性[4],建议这两种药剂与其他可混配的药品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混配使用。

由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快, 流行迅速, 所以生产上针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10-11]:一是科学合理用药,首先要科学选药,充分了解药剂的防治范围,由于黄瓜霜霉病菌在田间菌量大,繁殖快,极易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为避免长期用单一农药,建议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可轮换交替使用,掌握好用药时期,一般不宜在中午前后喷药。二是在药剂防治时适当补施叶面肥,可显著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从而提高药剂的使用效果。三是在栽培方面,各种作物之间可以轮作,注意栽培管理方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种植完一季黄瓜后,要及时清理和除草,为下一季种植工作减少菌源。

参考文献:

[1] 刘新社,贾利元.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药效比较[J].农药,2009,48 (11):838-839,856.

[2] 朱金英,王友平,郭平银,等.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8(4):74-79.

[3] 林建民.厦门地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4,39(3):32-33,42.

[4] 马辉杰,王文桥. 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及化学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36-41,55.

[5] 闫秀琴,刘慧平,韩巨才.我国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研究进展[J].农药,2001,40(12):4-6.

[6] 郝永娟,王方立,刘耕春,等.黄瓜霜霉病生物测定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3):95-99.

[7] 陈年春.农药生物测定技术[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184-185.

[8] 朱春雨,吴新平,徐文平.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菌剂 第7部分: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盆栽法:NY/T 1156.7—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GB/T 17980.144—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409-413.

[10] 刘海河,张彦萍.蔬菜病虫害防治[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22,121-123.

[11] 陈志申,殷花娥.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1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