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书香洋溢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5-12-03陈寂

中国名牌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方所书香社会南国

陈寂

为期一周的2015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8月20日在广州落幕。“阅读无处不在”这一书香节的口号,呼应着“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精神追求。在我国人均年读书量还远落后于许多国家的当下,南国书香节为书香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和借鉴。

文化嘉年华

书香节已成为广州姑娘卢晓君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华”,每每令她沉浸于书海而乐不思蜀。为期一周、以“阅读无处不在”为主题的2015南国书香节,在22年的历史中早已跳脱出出版界小圈子,成为百万读者的文化盛会。

书香节透露出的种种迹象显示,围绕着图书阅读的文化消费仍然呈现火热的势头。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广东省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肖开林表示,2015年总体销量比2014年增长了10%,说明看书买书的读者多了。而且随着读者购买力的增强,出版物的品种也明显增加。

年轻妈妈黄女士从带孩子的忙碌中偷闲逛书展,她买了5本小说和2本历史书。因为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黄女士还专门去听了翻译家林少华谈论村上春树写作的讲座。她说:“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作品大部分我都买过,今天又看到有一系列村上春树的配图随笔集,马上又买了几本。相比较吃饭、买衣服,买书实际上花不了多少钱,但有时一本书能够让人受益一生。”

精神家园

柔和的灯光、暖色的木板、轻柔的音乐、馥郁的咖啡香……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阅读空间在中山大学东校区悄然开放。“约阅”是在学生中征集的店名,意为“约在一起阅读吧”。

南国书香节期间,方所、禾田书房、学而优和朗声图书4家广州书商还在有轨电车上开通了“阅读专列”,配合读书推广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开往广州塔方向的阅读列车欢迎你!”——普通话和粤语交加的车厢广播响起,告诉人们这是一趟不一般的“列车”。

在这些书店的“包装”下,四节车厢,风格各异。方所主题车厢几乎就是方所书店的原样重现,车厢内壁被涂刷成了“书墙”,让人忍不住有想要抽取阅读的冲动。禾田书房的车厢主打女性主题,除了花朵、布幔、名句作为装饰,还放置了18本女性题材的读物供读者取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四学生陈璇和卢爱萍则专门体验了一次阅读专列。陈璇说,这种低头是书桌抬眼窗外是城市风景的阅读体验特别好,感觉穿越在一个微缩的“阅读城市”里。

致力于将身边零散的公共空间变身为一个个小型图书馆的“青番茄”,已经将“小图书馆”从“北上广”扩散到全国咖啡馆,截至目前,全国60余个城市已经有1340家咖啡馆变身为“青番茄”小图书馆。越来越多像“青番茄”这样的民间阅读推广机构和组织,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挖掘崭新的阅读空间,为城市人营造无处不在的“精神家园”。

城市文化味

为满足爱读书的市民,南国书香节和“南方国际文学周”“广州市全民阅读月”“深圳读书月”“书香岭南”等阅读品牌和活动合作,在珠海、惠州、江门、阳江、中山等5个分会场联动,结合各地元素与地方特色,在整个2015年8月掀起快乐的“阅读风暴”。

现在,书店越来越成为塑造城市文化气质的坐标。许多城市商业地产正在以靓铺位、低租金的诱惑,向知名的书店抛出橄榄枝。依赖合伙人自掏腰包供养9年的北京独立书店单向街书店,2015年获得千万美金投资后,还延伸出“单系列”产品和“微在”新媒体平台。商业平台免租加销售提成的方式向单向街书店接近。

实体书店在调整自我定位的同时,不断完善体验与服务,丰富着书香社会的文化景观。据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在书香节上透露,三联整个集团的收入2014年也实现增长,达到2.8亿元。自从三联韬奋书店2014年在北京首开24小时书店,三联准备未来3至5年内在深圳、成都等地开设10家三联韬奋书店,其中24小时书店占比不小。

参加南国书香节的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的“文化味”很明显地体现在城市举办的书展和读书活动中,也通过城市里许多地标式的书店让百姓清晰地感受到。很多人是通过一家书店来记忆一个城市,大人小孩在书店读书的场景,塑造了很多城市的精神气质,也是书香社会的美丽风景。

猜你喜欢

方所书香社会南国
红豆生南国
南国神草金不换
阅读存折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南国牡丹
“书香社会”的“领读者”
创新服务在书香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豆生南国
书香社会
实体书店,透过“方所”觅“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