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村:特色旅游助推扶贫发展

2015-12-03

中国扶贫 2015年19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村寨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位于小南海地震遗址公园以东,南邻八面山自然风景区,西接武陵仙山,北接鸡公山,距黔江主城32公里。2015年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纳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新建村幅员面积27.49平方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642户1750余人,其中贫困户57户170余人。全村有少数民族1585人,占总人口91%,有土家族12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2%;沿河两岸13个成规模的土家吊脚楼院落独具特色,山清水秀,民族文化浓郁。

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展标准乡村旅游农家乐30家,2014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年综合收入近300万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可达到10万元以上,最少的也有2万元。乡村旅游农家乐带动全村500余户1400余人致富增收。乡村旅游扶贫的有力实施,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户增收目标。

多措并举开辟致富路

一是确立发展总原则。确立保护为主,生态发展的原则。新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在于其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这一先决条件就无从谈发展,因此保护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要放在规划和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保护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生态的保护。

确立产业主导,协调发展的原则。由于交通闭塞,土家族人民在此创造的民族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土家族古民居、传统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转化为新建村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未来新建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把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种植、养殖和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确立体现特色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资源,发展旅游业首先必须考虑自身的特色。新建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土家族古老吊脚楼群及其负载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板夹溪土家村寨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把土家文化作为自身的品牌。在挖掘、提升、展示土家文化时也不能全面开花,要着重建设一个农耕及生活体验场、打造一台民族歌舞、开发一批民族饮食。

确立政府主导,村民主动原则。乡村旅游牵涉到许多方面的事业,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在此项工作中,特别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村民的积极参与。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权利,听取他们的意见,村民的参与度和热情是乡村旅游能否成功的重要部分。

二是建立发展新模式。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加散户互补,即散户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加工成品并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即解决大量农产品过剩贬值,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问题,即解决就近就业又解决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家庭,导致出现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承担着培训农户,推介本地旅游的功能,同时,发挥合作社的会员相互协作作用,达到资源共享。

三是改善旅游新环境。在新建村规划设立管理与游客接待中心,组织对整个板夹溪景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并结合游线特征,设立邮电、通讯、医疗救护、治安保卫等旅游景区必须配备的服务设施。近年来,新建村共投入乡村旅游扶贫资金300万以上,完成板夹溪十三寨部分院落改造、完成部分连户道路青石板铺设、完成摆手堂民俗歌舞表演场、风雨桥等,使新建村板夹溪十三寨成为主要旅游景点。

一方面,加大力度收集和处理垃圾,保证村寨景区干净卫生。村寨垃圾收集、处理可分寨设置垃圾收集房进行收集,再由垃圾车定时集中搬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厂处理,方便运输同时确保寨内的村寨景观。核心区内布置垃圾箱,以减少对环境景观的影响。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游客的需求,每个寨规划布置至少一个公厕,一个垃圾收集点。

另一方面,加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土家村寨的整体风貌,在消防车不能到达的村寨内部,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携带式灭火器;有水源的院落建消防池、栓等消防设施。重点保护建筑内应设携带式灭火器,开辟一定的消防应急通道,利于救火和疏散。新建的旅游接待建筑设水压较大的水龙头,以满足紧急救火。

未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规划

对已有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继续扶持提档升级,进一步形成一批精品示范户,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新建村板夹溪十三寨的整体风貌形象,实现“一寨一景一业”, 不仅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发展,更重要的是致富一方百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一是在村寨入口处新建展示中心(毕兹卡馆),通过实物、图片、声像资料直观、系统地展示和保护土家族文化。尊崇自然,运用朴实、自然的展示手法,与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相协调;突出特色,选择能够代表土家族文化符号的实物、图片、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展示;互为补充,把十三寨已有的实物、文化事项与展示馆互为补充,全方位展示土家文化;动静结合,把实物、图片展示与纪录片、歌舞表演、技艺表演结合起来,活态展示土家文化;生态环保,在采光、通风、湿度、用材等方面,力求考虑生态环保,尽量减少对人体、文物、图片、声像资料的不利影响。

二是分寨保护特色民居,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按保护建筑规范对学堂湾院落进行保护,对外立面作修整,保持土家传统建筑风貌,重点清理建筑正立面视线。对体现土家文化信息的要素作重点修缮,局部复原,作为历史场景景观要素进行刻画,体现地域风貌。同时分寨分院落设置不同的土家文化内容,达到留住游客促进消费的目的:

三是培育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实施枇杷高接换种项目,管理好现有2000亩枇杷基地;在龙家沟一线新培植800亩猕猴桃基地;在大湾院子、谭家院子等五个村寨背山喂养山羊1000头,喂养肉兔2000只以上,当好农家乐的后勤供应站;由学堂湾、老熊坝等院子加工干菜、盐菜、腊菜、腌菜等特色农家菜,为餐饮业提供后勤服务;在走马坝打造吃、住、玩、乐服务于一体的星级农家乐村寨,把十三寨打造成民族特色的产业链,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大力开发当地旅游产品,引进外地旅游产品,在对当地已有的手工艺产品、农副产品、传统食品进行挖掘,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加工和包装。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村寨
土家族情歌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无蚊村寨丁屋岭
土家摔碗酒
村寨——海坪彝寨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特色村寨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