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家教现象的发展概况

2015-11-30漏晓佳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家教家庭教育大学生

漏晓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当代大学生家教现象愈来愈普遍。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分工越来越明显的当下,大学生家教也只会以更迅猛的势态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该现象有什么意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家教的产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家教;家庭教育

我国中小学学校教育近年来提倡的减负,其实 “百变不离其宗”,孩子的学习压力在家庭教育中有增无减。如今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遍地开花”,这就满足了文化水平与教育时间都无法满足孩子家庭教育所需的父母的渴求。竞争压力使家长对孩子的课后学习格外上心,由于自身学识和时间的限制,他们将希望寄托给受过高等教育、时间相对充裕的大学生。通过“雇佣关系”,家长支付大学生酬劳,大学生给孩子进行辅导,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局面。但事实上,这种大学生家教现象是否像看上去那么明朗呢?

一、大学生家教现象的产生发展

大学生家教现象的产生可从家庭和大学生两方进行分析。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新月异,现代人需要不断学习更深更多的知识来适应社会。即使倡导学校教育减负,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只是有增无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家长希望孩子能对有关的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多、更深和更早的良好愿望使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分工更明确、比例更加大。但是许多家长在知识水平上已无法与现代教育同步,加之社会生活的巨大压力使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因此将孩子课后辅导的重任交给了受过高等教育又相对有空闲时间的当代大学生。

与此同时,大学生一方面渴望走出象牙塔,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快用到社会上去,另一方面作为“勤工俭学”的方式之一,希望通过家教获得报酬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两方需求都极度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当代大学生家教的发展也就呈不断向前的态势。

二、大学生家教现象的问题

做家教能帮助大学生增加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做家教占用的大量时间,势必会影响本身也处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的学习;而且做家教难免和学校的管理、活动有不协调的地方,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另外中小学上课作息时间和大学生上课作息时间的出入,会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安排。再者,部分学生把赚钱看成从事家教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不纯的家教动机不仅容易形成不正确的金钱观,还会影响家教质量,耽误受教者学习;第三,家教工作的成绩不理想会打击大学生的自信心,损害教学兴趣,有的师范生还会改变其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的就业方向;第四,大学生从事家教可能隐藏着安全问题。由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课业和作息时间的出入,使家教多在晚上进行。基本所有的家教地点都是在受教者家中,家校距离对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来说有太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第五,大学生在家教时的权益保护问题,目前无完备的明文体系。

部分大学生知识不系统,没有教学经验。大学生所在大学层次的高低主要说明了该大学生的知识素养,何况不少大学生高考结束就将知识抛之脑后。作为学生长期的受教到作为家教老师的施教,这之间角色转换不当等因素严重影响家教质量;二是多头辅导、主次不分,影响双方。很多大学生多方兼职,且家教对象跨度低至小学生高至高中生,极容易影响教学安排,既加重大学生负担又耽误受教者学习;三是滥竽充数、教非所学。大学生虽然整体是受过高等教育且理应拥有高素质的人群,但不排除少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没有责任心,家教工作随意而为之;四是不良行为影响中小学生。大学生在家教过程中可能发生玩手机、说脏话、传播消极不健康思想等不良行为,会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家教的规范建议

大学生首先要稳固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听、说、读、写、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受教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学生家教时要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除了补习课程知识,还要以个人言传和身教影响受教者;第二方面,大学生要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家教,以提升家教质量为主要任务。及时补充忘记的中小学知识,力求精准,给予孩子最好的课外辅导;第三,大学生在家教和个人的学习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妥善处理有关家教的价值观。另外,大学生不能因“向钱看”而家教,应当把家教作为大学期间宝贵的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由于补课效果的不理想而影响个人的发展;最后,大学生尤女大学生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切实维护个人权益。注意家教时间和地点,不受高报酬的诱惑,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在与家长商讨酬劳问题时,既不可苛刻要求,也不能使自己的知识成为廉价劳动品,如遇问题,可找校领导、辅导员和相关部门解决。

高校面对大学生家教这样一股热潮,其管理制度和政策应该有所影响和改变。对此,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家教一事应该持辩证态度:一方面是鼓励师范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建议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斟酌后选择。明确了态度就应该以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配合。学校应该以大学生家教热潮为契机,大力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相关部门在处理大学生家教问题上,仍要防患于未然。应出台更为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有关大学生家教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另外,大学生家教时间与酬劳之间的比例良莠不齐,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公平,相关部门也应该考虑解决这方面问题

大学生家教现象是把双刃剑,不能一概而论其利弊。从不同角度分析,它有自身的特点。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家教目前缺乏规范化管理,就大学生本身而言,教学的能力良莠不齐,不能完全对受教学生负责,导致家教效率不高。

参考文献:

[1]冯超,王育林.高校“家教族”及其管理.吉林教育科學·高校研究,1997(5).

[2]刘永恒,近十年来国内教育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未来与发展,2008(9).

[3]陈志华,黄俊兴.师范大学生从事家教工作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3).

[4]杨正清,师范大学生家教现象浅析及管理初探.淮南师专学报,2000(5).

[5]樊文芳,“家教”热现象透析.教学与管理,2008 .

[6]李少梅,女大学生家教工作的特征研究.浙江学刊,2001(3).

猜你喜欢

家教家庭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