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

2015-11-30顾梅珑杨紫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才

顾梅珑,杨紫月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2122)

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

顾梅珑,杨紫月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2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变化,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也是我国高校众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传统、设置最广泛的专业之一,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如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领域。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实践性教学途径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环节;实践教学

作为传统与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已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和新方向。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划是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本文以江南大学中文系为调研个案,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及发展目标,探究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所需的改革方法和措施。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性特色与较广的涉猎范围决定了其很难像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电子、金融、土木等一样获得明确且精准的职业定位,因此也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此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也不体现在应用方面,而是在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精神取向上。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考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需求就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人才供求极不协调的大背景下积极和社会接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各大院校以社会所需人才为培养目标,但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和同步,众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定位与课程设置上仍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就教学模式来讲,被动教学方式并没有很好的改变,一言堂模式依然是课堂的主流,“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就教学内容来讲,由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知识严重老化,与实际脱节。在如此培养模式下,理论性人才成为培养的实际目标,而应用与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掘,导致人才培养无法与社会需求匹配。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以往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单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索之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魅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魅力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

课题组对江南大学中文系2012级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学生认为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设置虽然广泛,但实际意义并不如预想;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课时过少,不能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考查课的考核差异大,有些只用一篇结课论文,有些有繁复的考核任务;专业拓展模块的应用型小方向课程设置专业性不高等。关于教师的讲课模式,学生最反感的是整节课只照着幻灯片读文字,以及上课拓展过多以至于完全脱离教学内容且耗时过久的教学情况。最喜欢的是教师自身博学,讲课精彩有魅力,教学材料丰富。在作业安排方面,学生认为部分课程布置一篇论文就结课,容易出现学生在网上下载一篇论文获得高分,而自己写作却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的情况。另外,平时的出勤率与课程成绩并无太大关联这样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合理解决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境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被戏称“万金油”专业,在大众的普遍理解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通常没有特殊专业技能,但一般行业的基本工作也能完成,教师、编辑、策划、文秘等和文案相关的工作均能适用。然而因为其无专业特长,其就业的劣势也很明显:一是市场饱和,我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院校调整扩招等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有增无减,人才市场的整体情况都是趋于饱和,各行各业均发展迅速,已很难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留下空隙;二是知识结构老化,市场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储备广的多元复合人才,但传统的专业培养方案内容单一,仅仅以语言文学为主要学习内容难以和当今市场需求相对接,部分高校开发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课程,但其培养体系并不成熟,成果也和预期相差较远,不能较好地适应当今的发展变化。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自己的就业规划较为狭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培养模式的滞后。仅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2级本科生为调查研对象便不难发现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男女比例差距较大,在被调研的144名本科生中,有男生23人,女生121人。但就业面却只集中在4类行业竞争上(见图1)。

图1 江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就业意向统计图

此外,从就业方向来看,男生较多愿意参加公务员考试,较少愿意成为教育工作者,而女生则在考公务员、教育类工作、新闻传媒类工作方面呈现阶梯式递减态势,大多女生选择继续读书。在为数不多的男生中,选择就业的人数占3/4,女生只有1/4,这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女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目前更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为了学生在求职中有更强的竞争力,更是为社会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有了新的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1]就汉语言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本科生对自身的定位与规划来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特点,更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当前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仅仅能够简单驾驭语言文字与进行文学研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人才培养必须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当前社会多层面的需求。

(一)人才培养与复合型人才概念提出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培养的方式途径)两方面的问题,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现代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人才标准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运行方式。[2]关于复合型人才的定义有较多大致相同但有一定差异的说法,一般认为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指高校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多种能力、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运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理想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集合,应该是知识、能力和人格的优化组合,将技术、智商和情感加上科学与人文的精神沉淀所形成的完整丰富的当代人才。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得到社会认可且成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通与专、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的T型人才(见图2)。

图2 复合型人才图解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是“后发外生”的结果,深受国外教育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从20世纪废除科举到民国建立的“壬戌学制”再到新中国初期的仿苏联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曲折中发展,遗留了很多问题,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也一直在不断变革发展,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就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

任何一个综合性大学都不能缺少文、理、工、商、法、医等这些学科,长期以来,各类院校都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做是综合性人才,他们应该具有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能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工作。在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的语言文学知识外,交叉学科的相关领域也有所涉及,如新闻传播类、法律工作类、文秘行政类等的专业知识也是汉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部分。在综合设定科目时,应注意这些交叉学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课程设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除了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发散性的思维,优质的知识能力结构,灵活变通的头脑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总体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目标如图3所示。

社会需求、国家建设和时代的发展都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模式。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都需要进行深入合理的改革。以江南大学中文系为例,2011级以后的本科生培养的修订方案中除了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还设置了专业平台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素质选修课程等,其中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由专业拓展模块和新闻方向、文秘方向、教育方向三个小方向的相关课程组成,共需修满32个学分。这些课程的设置便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做的改革,改变了以往汉语专业只学语言文学的传统,结合学院其他教育资源,如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舞编专业的相关课程课程,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目前调查2012级本科生对此教学安排的满意度来看,学生比较认可这一培养计划的改革。

图3 汉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知识体系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案

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教学效率低、成果小,如何突破瓶颈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局面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般认为教学过程大致从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及兴趣;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三是课堂的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将这三个方面结合优化并加入新的元素,使得复合型目标在人才培养中被重视,实现教学环节的全面变革。

(一)改革教学方法,推进自主学习

首先,必须确立自主性学习模式。汉语言文学作为语言文学类专业,阅读量是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将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对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进行搜集、分类、处理和运用。将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定为教学中重点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任务简单明晰,有的放矢而非全盘操控。

其次,采取互动研讨法,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当今高等教育,研讨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国际著名大学都已将研讨课作为其课程设置的主要形式,如哈佛大学2/3的课程内容是以研讨形式完成的。诚然,将西方高校的研讨课照搬到我国高校课堂是不现实的,也并不可取,但研讨课的设置的确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能产生自己的想法并积极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文学课,人文课程不同于理工课程,不需要用数据统计与科学试验,更多需要学生有大胆的想法和创意表达。在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探讨、乐于研究及勇于求证的优秀品质。

此外,还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其独特能力与优势。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管理。[3]教学关注点不应该只关注成绩,而应该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平等自由的氛围下选择适合未来发展的职业,并能在人本化的生存观念,如道德、理想、社会关注力方面进行完善的发展。[4]

(二)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高校基本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的广发使用,但专业教学基本局限于幻灯片放映讲义。教师应该科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而不是只用来简化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屏幕展示出来,还需要共享先进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最新研究成果与社会动向的认识,与时俱进。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已存在老化倾向,很多当下热点问题都未能纳入教学体系,这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与应用能力的缺陷。高校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质量监控,保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充分对接。[5]在传统的科目教学上推陈出新,与时代接轨。

适应信息化教学程式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缜密而敏捷的思维。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又在飞速发展,灵活机动地随着时代需求而定位是创新性思维的一大重要体现。课堂教学是学生最高效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要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在此基础上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大学在传授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留有适当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充实新知识、接触现实,全面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6]

在复合性思维引导下,培养跨专业与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一批结构性跨专业课程相应而生。[7]这批新的课程将构建全新的专业知识体系,开拓教学的空间与实践的空间,以适应社会与就业的需求。课程的交叉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的赏析与文字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更应该深入与之交集的领域,如文化、教育、艺术、商业、旅游、科技等,可以借助结构性跨专业课程的设置,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涉及面更广,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学科转型。

(三)加强实践内容,提高应用能力

首先,分小组合作研究,培养交流能力。将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每小组负责相关科目与主题研究,成员需要在课下完成资料整理与交流,在课上则展示分享并与其他小组互动,这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计入平时的考核中,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与组织构架的能力。

其次,可以结合学生社团活动,提升实践能力。课内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充分展开实践。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的机会来实现相关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充分利用中文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这种实践活动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已经逐步开展,行知社、种子话剧社、边界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已经在校内校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直接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校外合作。积极鼓励学生在寒暑假进行有效的实习实践和游学等活动,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强化能力训练,加强与社会用人部门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8]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提高创新力和专业适应力。目前,高校已经加强了与生产单位、科研机构的联系,紧跟社会需求,培养操作能力更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急需人才。如江南大学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科教园,影视制作、商业策划等与汉语言专业密切联系的公司也已进驻,其中便有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可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从教学环节来看需要树立积极改革的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共同作用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仍需要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35-37.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况立艳,江崇廓.世界一流大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1(2):42-45.

[4]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3.

[5]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MargaretSutherland,TheoryofEducation[M].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7]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8]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张雪梅)

How to Prepare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GU Mei-long,YANG Zi-yue
(School of Humanities,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rained personnel,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are most popular in the workforce market,therefore,Chin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those professionals as one of their educational objectives.To be thoroughly researched is the topic of how to prepare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n age-old specialty offered by mos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u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ust take in preparing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s in the following way:start teaching reforms from the teaching process,deepen teaching reforms and strengthen practice teaching,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and highlight teaching aims and improve teaching result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teaching process;practice teaching

G 642

A

1671-4806(2015)02-094-05

2015-01-25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JSJG136)

顾梅珑(1979—),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杨紫月(1994—),女,陕西汉中人,至善学院荣誉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人才
人才云
我们需要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