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河南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2015-11-29王永苏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6期
关键词:规模化城镇耕地

◎ 文/王永苏

推进河南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 文/王永苏

由于河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2亩,农民户均耕地6亩,粮食生产的投资收益递减十分严重,农民靠种粮食增收十分困难,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走上了一条外出务工之路。 目前,河南全省有农民工2700多万,年人均工资性收入2.39万元,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河南省委省政府顺势而为,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帮助农民外出务工,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他们向城镇转移。同时规划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促进耕地向留在农村的种田大户流转,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农业生产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步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上推进农业规模化,以农业规模化为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双赢。

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农业规模化

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方面,河南省委省政府规划实施了“四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1.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河南在全省规划建设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目前河南全省已建成粮食生产万亩方45个、千亩方73个、百亩方66个,高标准粮田总面积达到3457万亩,其中2014年新建高标准粮田952万亩。河南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9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4.8%,流转土地中用于粮食生产的2200万亩,占流转耕地面积的64.84%;全省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总面积 1574万亩,其中粮食规模经营面积1024万亩。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效调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77.23亿公斤,增产5.86亿公斤,实现11年连续增产。

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

河南全省规划建设457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新上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5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300家、超10亿元的235家、超50亿元的21家、超100亿元的7家,有16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在全省龙头企业中,已有15个国家级研发机构、70个省级研发机构、4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9.2万家、家庭农场1.2万家、规模种植大户3.9万家。

3.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工程

河南出台了《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把都市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与美丽河南建设结合起来持续推进。

4.实施“三山一滩”地区脱贫工程

实施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三山一滩”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工程,把扶贫开发与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着力实施迁出式扶贫,每年稳定脱贫人口超过100万人。

三宝鼓楼耸立于贵州榕江古榕风景区三宝千户侗寨中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主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木质结构。建筑面积225平方米,21层,总高35.18米,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2001年10月20日,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 旅楹有闲 贾云龙/摄

制约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因素

1.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产权改革滞后,没有明晰到成员个人,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交易变现,增加了农民进城的机会成本,不利于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

一些有集体企业的村股份制改革不到位,对于集体成员个人来说,在本村是成员,这些集体财产就有一份,离开本村脱离集体不是成员,对这些集体财产所有权就消失了,客观上不利于农民转移。

2.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源配置上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导致城镇化水平低

河南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2700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候鸟式流动,制约城市消费水平提升。一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前瞻性不强,特别是对非农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重视不够,将来有成为新的空心村可能。过去长期在农村就地发展乡镇企业,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支撑,转型升级困难。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较高,但投资严重不足。

3.有关部门的某些政策不适合河南省情

有关部门要求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并且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或占用,这对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可能适用。因为这些城市的规模已经到了需要组团式发展的阶段,组团之间也确实需要划定一些农业林业园艺地。但河南省绝大多数城市主城区的规模并不大,还处于吸纳集聚生产要素扩大规模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城镇周边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相当于给城镇带上一个永久性“铁毂子”或嵌入一些永久性“铁楔子”,面积和位置选择不当势必制约城镇规模扩大及发展布局。城市建设如果跳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另搞一套,则不能与老城区一体化发展,不能充分利用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影响服务业发展和工业升级,最终会从根本上制约农民向城镇转移,从而制约农业规模化现代化。

4.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的租金负担重,地块分散,导致生产经营的成本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农村耕地每亩租金600元-1200元,并且金融服务不到位,农业保险水平低。玉米机械化水平低,机收质量差,需要改进。

5.小农意识没有彻底清除,对以村为本的发展观缺乏警惕

几千年农耕社会以村为本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村庄感情很深,对居住方式必须服从生产方式、工商业时代居住方式必须由小规模分散向大规模集中转变、对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还停留在以村为本的小农认识上。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和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把超小规模的农业细碎化兼业经营转变为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城镇稳定不下来,农民就不可能转让在农村的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业超小规模的细碎化兼业经营的模式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因此,要把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放在“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大系统中来认识和谋划,把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战略着力点放在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上,放在深化改革让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上,放在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上。

1.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适应新常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国家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这些作为必须以各级中心城市特别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载体,不可能以分散的农村和那些远离大城市的小城镇为载体。因此,需要持续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引导帮助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慎提非农产业下乡,避免过度分散制约结构升级。建立健全城镇社保体系,加大解决农民工在务工地住房问题的力度,确保进城农民的基本生活。优化投资的城乡结构,非农产业投资适当向城市集中。

2.加快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步伐,把农民在农村的权益明确到集体成员或个人并使之能够变现

加快确权颁证,降低农民进城的机会成本,促进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严格控制一般农村新增宅基地,确实需要宅基地的要通过现有宅基地的流转来解决。尽可能减少在一般农村新建住房,引导、帮助农民到城镇买房。制订政策鼓励进城农民转让耕地和宅基地使用权。

3.树立系统的粮食安全观和耕地红线观,科学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合理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相互促进,决不能把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对立起来,以粮食安全为理由阻碍合理的工业化城镇化。要以系统思维认识和处理耕地占补平衡问题。

4.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重点放在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上,支农惠农政策适当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倾斜

研究出台降低家庭农场、农业大户成本和风险的政策体系。适当放宽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限制,让市场机制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破除狭隘的粮食安全观,用食物安全观代替粮食安全观。要让市场机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把农业生产的指挥棒交给市场,政府在此基础上主要是发挥粮食市场的调控作用、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撑、农业科技的引导作用等。

5.充分认识少数农村发展的先进典型普适性不足的局限性,避免把特例当作一般来推广

在新农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就业岗位问题,防止将来成为新的空心村。优先在城中村、城郊村和旅游景点等非农产业基础好、前景好的地方规划建设新农村,对于非农产业没有基础、发展条件和前景不好的一般农村,要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的前提下,着力引导、组织、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促进耕地向留下来的农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

6.促进以村为主要发展载体向以城为主要发展载体的转变

必须明确,以村为本发展工商业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因为村庄达不到非农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小必要规模,在农村就地实现全面小康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财政负担比较重。通过向城镇转移实现全面小康成本比较低,效益比较高。农民减少了,留下来的农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业收入才能增加。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 编辑:张涵

猜你喜欢

规模化城镇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高生猪“保险+期货”规模化项目 山西完成首单理赔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