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互作用”测试题(B)

2015-11-26缪建忠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弹簧秤相互作用铁块

缪建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2.如图1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铁块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桌面受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铁块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形变引起的

B.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形变引起的,铁块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

C.铁块与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坚硬的铁块并未发生形变

D.铁块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压向桌面,所以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

C.物体所受绳的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的收缩方向

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5.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6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2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B.b弹簧的伸长量为

C.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2L

D.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

6.如图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7.(多选)为保障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车的旅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旅客在进入车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当旅客将携带的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关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品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时,物品受到静摩擦力

B.由于物品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物品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物品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品运动方向相同

8.如图4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

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9.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如图5所示.现将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10.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6弹簧测力计按图6所示的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测力计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关于a、6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减小

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11.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7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4N

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12.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如图8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C.F

D.无法判断

13.(多选)如图9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并且人的重心与吊床的中间在同一竖直线上.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

A.躺着比坐着时F1大

B.坐着和躺着时F1一样大

C.躺着比坐着时F2大

D.坐着和躺着时F2一样大

二、填空题

14.如图10,质量为20 kg的物体在动摩擦系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g=10 N/kg)

15.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F随两个分力夹角大小的变化情况如图11所示,则两力的大小分别是____N和____N.

16.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稳定时,长度记为Lo,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__.

③图12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的差值(填“Lo或Lx”).

④由图12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填人相应的字母).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和F2,图13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请你根据作图法,得出下列关系正确的有____.

A.F1=4 N

B.F=12N

C.θ1=45°

D.θ1<θ2

三、计算题

18.如图14所示,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汽车侧立在倾角为30。的斜坡上时仍不致于翻倒,也就是说,货车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货车的支持面(以车轮为顶点构成的平面范围)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2.0m,车身的重心离支持面不超过多少?设车的重心在如图所示的中轴线上.

19.如图15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1、2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缓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1和物块2移动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0.水平面上有一重50N的物体,受到大小为F1=12N和F2=6N、方向相反的两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N/kg),求:

(1)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

(2)只将F1撤去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

(3)只将F2撤去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4)只将F2逐渐减小为0,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怎么变?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BC 5.B

6.D 7.CD 8.A 9.C 10.D

11.D

12.A 13.AD

14. 30N 向右1 5. 30、40 16.①竖直;②L3;③Lx;④4.9N/m,10

17. (1)CE (2)BC 18.1.73m

19.

20. (1)6N (2)6N (3)10N(4)先受静摩擦力,大小由6N逐渐增大为10N,然后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10N不变,整个过程摩擦力方向始终与F1相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弹簧秤相互作用铁块
铁 匠
铁 匠
用弹簧秤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实验的思考与改进
黄酮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强度衰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研究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基于“相互作用”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方法、技巧、探究与提高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
这样“改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