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5-11-26王月霞忽新红李秋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王月霞,忽新红,李秋菊

(1.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郑州450003;2.许昌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许昌46100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简称“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2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 万例,肺癌居死亡第一位[1]。以往医护工作者采用治愈率、中位生存期等指标来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而往往忽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今肿瘤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为了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更应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提高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其中对照组男33 例,女22,年龄35 ~69(49.18 ±3.36)岁;行外科手术者3 例;肿瘤类型:小细胞肺癌18例,非小细胞肺癌37 例;肺癌分期:Ⅰa ~b 7 例;Ⅲa ~Ⅳ48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25,年龄34 ~71(50.16±3.42)岁;行外科手术者5 例;肿瘤类型:小细胞癌22 例,非小细胞癌33 例;肺癌分期:Ⅰa -Ⅱb 9 例;Ⅲa-Ⅳ46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为期9 周的健康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具体措施如下:(1)环境:应保持空气流畅和新鲜,并定时消毒空气。(2)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安排品种多样的食物,合理搭配动植物蛋白,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其食欲,促进主动进食。(3)日常活动:合理安排休息,调整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适当参加文娱、户外散步等活动,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生活保健,进行必要的自我护理。(4)心理指导:①鼓励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定期探视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②给患者讲述一些预后较好的病例,同时将积极治疗、心态乐观的病友介绍给患者,以现身说法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癌症,增强患者信心,克服恐惧绝望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积极配合治疗。(5)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严格掌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密切注意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CT QLQ-C30),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疲乏、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由护士长向患者介绍调查目的、内容要求后制定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 份,回收问卷110 份,回收率100%。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资料以x ±s 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以P <0.05 为显著性差异,P >0.05 为无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疲乏状况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治疗前相比较,经过9 周治疗和系统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疲乏情况均有改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疲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BFI 评分比较[n=55,n(%)]

3.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治疗前相比较,经过9 周治疗和系统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n=55, ±s)

表2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n=55, ±s)

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2)P <0.05。

?

4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肿瘤患者护理工作的目的不只是缓解症状、改善器官功能与延续生命,更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3]。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程、心理接受程度、知识层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各阶段的需求,循序渐进、阶梯式地达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使健康教育更具灵活性、有效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饮食指导、日常活动、心理疏导、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等。尽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加强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改善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健康教育前比较,9 周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数量较少,未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对研究指标的影响。

[1]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05,5(2):52 -54.

[2]刘海燕,奉婷婷.75 例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57 -58.

[3]朱贵东,肖永红,张翠敏.女性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78 -80.

猜你喜欢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