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1-26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结肠

王 鸽

(许昌学院医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肠造口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是以手术方式将结肠从腹腔拉出,在体表做一个人工开口进行排泄粪便[1],术后患者正常的排便途径发生改变,由此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巨大。 为提高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笔者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许昌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38 例结肠造口术患者为干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76 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 例,观察组38 例患者均自愿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其中男性24 例,女性14 例,年龄24 ~74(55.6 ±1.19)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5 例,年龄25 ~73(54.8 ±11.3)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等一般情况和肿瘤临床分期、术前焦虑和抑郁情况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造口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知识宣教、相关消化外科恶性肿瘤康复知识宣传手册发放等消化外科恶性肿瘤的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主管护士给予为期3 个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家庭社会支持。

①健康教育分为术前、术后、出院时和出院后随访或复诊四个阶段。 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个体教育、集体宣教、发放消化道肿瘤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观看多媒体等。 教育内容主要有:术前向患者宣教有关结肠造口方面知识,消除心理障碍。 术后主要从造口护理、肠道训练和饮食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诊须知等方面,给予知识宣教指导。

②心理干预由主管护士负责执行,采用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的方法,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支持性的语言和行为安慰鼓励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干预计划,合理解释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介绍相关心理调适技术, 使患者掌握调整负面情绪的技巧。

③认知干预主管护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关疾病知识讲解,并结合图片或视频等形式介绍结肠造口术对本病的治疗价值,并使患者了解结肠造口术后将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利用理性情绪认知疗法中的认知重建方法,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建立主动认知模式,使患者从心理上认识到此手术对本病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逐渐接受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去勇敢面对,同时讲解如何保持造口清洁,避免出现粪臭味。 这样,既能增加患者自信,使之减少对参与社会活动的顾虑,又能避免因造口感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

④家庭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关系到个体在社会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或)满意程度[3]。 主管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家庭、社会支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的理解、支持,使家属明白如何建立良好家庭环境和给予患者社会支持。 另外,鼓励患者参加造口联谊会及其他社交活动,造口联谊会可使这些有共同感受和经历的人相互支持,自我发泄,减轻压力和孤独感,同时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1.3 评估方法

1.3.1 心理状态评估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及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就越高。

1.3.2 生活质量(QOL)评估 采用适用于中国人的简明SF-36 中文版量表,该量表被证实为内容简明、高质量的健康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共8 个维度,由护士在患者术后6 个月门诊复查时指导患者自评完成,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76 份, 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 和SDS 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 及SDS 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减低,说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从表1 可以看出,观察组SAS 及SDS 评分在干预后显著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虽焦虑、抑郁程度有所降低,但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t P观察组54.98 ±5.23 47.38 ±4.04 7.089 1 <0.05对照组 54.91 ±4.88 53.27 ±4.51 1.521 4 >0.05 t 0.060 3 5.996 5 P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表SDS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表SDS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t P观察组53.79 ±5.03 45.74 ±5.02 6.982 9 <0.05对照组 53.88 ±4.92 52.65 ±4.77 1.106 5 >0.05 t 0.078 8 6.151 2 P >0.05 <0.05

2.2 SF-36 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生活质量的比较(n =38, ±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生活质量的比较(n =38, ±s,分)

维度 对照组 观察组t p生理功能(PF)70.25 ±10.23 75.43 ±11.14 2.111 2 <0.05总体健康(GH) 58.63 ±12.56 70.21 ±12.24 4.070 3 <0.01躯体疼痛(BP) 73.51 ±11.85 78.96 ±11.25 2.056 1 <0.05生理职能(RP) 68.36 ±14.69 79.12 ±15.12 3.146 4 <0.01精神健康(MH) 65.89 ±13.02 74.35 ±12.86 2.849 7 <0.01活力(VT) 61.58 ±12.67 71.95 ±11.87 3.682 0 <0.01情感职能(RE) 70.59 ±13.16 81.13 ±10.26 3.893 6 <0.01社会功能(SF)71.65 ±14.28 82.17 ±12.86 3.374 6 <0.01

从表3 可以看出经干预后,观察组中各调查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现代外科治疗的发展不仅要求提高疾病治愈率,更要努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4],使患者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直肠癌是消化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因排便途径及外在形象的改变常给患者的生理、心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及生活质量的降低,应成为直肠癌术后护理的重点。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38 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个体教育、集体宣教、发放消化道肿瘤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观看多媒体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造口护理、肠道训练和饮食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各项生活质量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患者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余立群.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 34(16): 3220 -3221.

[2]李 艳,聂 远,潘晓辉,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 27(3): 274 -276.

[3]胡爱玲.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2): 109 -110.

[4]陶苏红,朱咏梅,薛 瑜.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4, 34(6): 353 -355,358.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结肠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