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动态

2015-11-26

中国军转民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防大学军民核电

工作动态

军工集团航展期间签署多项商务与技术合同

2014年11月11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当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现场见证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招银金融租赁公司、刚果(布)交通部以及天津朗业国际租赁公司共签署30架C919以及23架ARJ21飞机订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出席签约仪式。

在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军工集团公司利用珠海航展的平台,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并签署了一大批重要商务和技术合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本届航展上签署总金额近1000亿人民币,签约项目主要包括气象卫星工程合作协议、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采购协议、神华集团采购业务合作项目等30个项目,涵盖了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气象卫星、运载火箭等空间技术装备,导弹武器系统、火箭武器系统、无人机系统等防务武器系统,以及重大装备、环境治理、智慧城市、新能源等航天技术应用与服务产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本届航展上签署了100架“新舟”60支线飞机、100架通用飞机和直升机以及100架“小鹰-500”飞机销售合同。

国家核电与土耳其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4年11月24日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获悉,国家核电和美国西屋公司共同与土耳其国有发电公司EUAS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在土耳其开发建设4台核电机组的排他性协商。

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表示,这是国家核电与西屋公司面向全球市场合作走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最新核电技术和产业体系服务全球客户的积极实践,国家核电将与西屋公司一起,向土耳其客户提供非能动第三代核电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

西屋总裁和CEO丹尼罗德里克表示,“合作将给我们带来极具竞争优势的技术和非能动安全系统创新的机会,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将顺利推进,因为我们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已经建立了很深的工作关系,成为了长期的商业伙伴”。

EUAS总经理哈利尔•阿利斯表示,“这个初步协议对EUAS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与国家核电和西屋公司一起,将要为我们的工业建立一个开发最新技术、采用最高和最具竞争力标准的强大基础。开发这个第三厂址符合土耳其分散电力供应组合、加强区域能源供应方地位所做的各项努力”。

据了解,国家核电目前正在建设全球首批4台AP1000核电机组,同时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技术已通过设计评审和安全审评认证,示范工程已经具备开工条件。CAP1400核电机组以其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受到世界多个有核电发展意愿的国家的高度关注。

航天热防护材料为“黑匣子”穿上“防护服”

2014年11月24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一院703所研制的热防护材料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的“黑匣子”,并已实现批产。

据介绍,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在飞机坠毁时,黑匣子需要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烧蚀,才能保证飞行数据的安全。因而,必须对黑匣子进行热防护处理。

在研制阶段,703所通过绝热方案设计和仿真分析,进行涂层材料、纳米超级隔热材料、相变材料类型的选择和厚度的优化,最终使经过热防护处理的黑匣子在经历1100℃高温烧蚀60分钟后,其内嵌式芯片温度仍低于260℃,性能指标远远超过用户提出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该所研制的热防护材料具有轻质、高效等一系列优点,不再需要像传统飞行参数记录仪那样通过增加金属壳体厚度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降低了金属壳体厚度,使飞行参数记录仪结构减重40%以上。

北奔集团成功出口中亚50台新型轻量化自卸车

日前,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北奔集团公司近日成功向吉尔吉斯斯坦出口50台新型轻量化自卸车,价值近2000万元人民币。此车型是在原有运煤车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开发和改进,推出的一款6×4新型轻量化自卸车,自重为11吨。

中亚五国重卡车市场受当地政策影响,对车辆的总重有强制要求,6×4车型的总重不允许超过25吨。因此公司现有主流产品在重量上均无法满足当地政策要求,致使在中亚五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

面对这一挑战,公司成立了专业研发团队,并对中亚五国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形成了全面、客观、真实的调研报告。结合调研成果,有针对性地对原有产品进行了设计改进,使产品各个方面更贴近当地市场需求。业内人士认为,相信这款新型轻量化自卸车必将在中亚五国市场大显身手。

空军副司令员张洪贺视察中国电科展区

2014年11月13日,空军副司令员张洪贺在空军装备部副部长许大明的陪同下视察中国电科展区,了解中国电科电子技术现状和发展态势。

张洪贺视察了V750无人直升机展区,详细询问了直升机的起飞重量、任务载荷、平飞速度和系统应用等。

在中国电科室内展区,张洪贺对防务电子展品、大型飞机客机客舱娱乐系统、固态微波元器件、多旋翼无人机、AEC1.9L航空发动机等表示极大兴趣,一一驻足,亲切询问,了解自主研发情况和技术特点。

在钻石飞机静态展示区,张洪贺还饶有兴趣登上钻石飞机驾驶舱,进行实操体验。

中国首艘出口尼日利亚新型巡逻舰正式交付

2014年11月27日上午,由中国船舶重工武船集团承制的我国首艘出口尼日利亚的新型近海巡逻舰在江苏启东正式交付,入列后将成为尼日利亚海军现役最大最先进的舰艇。

该舰由尼日利亚海军定制,入列后将主要用于执行油田护卫、打击海盗、海上巡逻、护渔、海事监视、搜索救援及一定污染控制任务。

此次交付的巡逻舰总长95.5米,型宽12.2米,排水量1800吨,设计载员70人,航速20节。经试验,该舰最大航速达22.48节,并一次通过武器系统实弹射击试验和对空目标侦查威力试验等项目,各项指标表现优秀。

据介绍,该舰配置了先进的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及火控设备,可对该舰周围进行对海攻击和对空防御。另外,巡逻舰还配备了直升机舰面系统,最大可保障五吨级直升机起降及油、水、气的供应。

据悉,该舰在武船集团历时近两年建造而成,与发达国家建造的同类舰艇相比,它的功能达到同类标准,但价格低廉,在非洲和东南亚及南美洲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第二艘该型船已经下水,未来该轻型巡逻舰可能成为我国新一代出口轻型舰艇的主力。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暨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年会”在天津举行

本刊讯;紧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紧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理论研究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引领作用,2014年12月21日,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与武警后勤学院联合举办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暨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年会”在天津举行。

会议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与会代表就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破解制约和影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如何深化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如何谋求新常态下国防经济创新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国防大学副校长、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毕京京中将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国防经济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工作报告,系统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系统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王树年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尹卫军司长、解放军战略规划部发展规划局李能浩副局长就各自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接受了高端访谈。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王宝付作了题为“国际安全形势与大国军事竞争”的主题报告。我国军民融合研究领域的5位知名专家就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理论研究等问题作了重点发言。会议由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任天佑主持,武警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孔诚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解放军战略规划部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部分省市发改委、军地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近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100多篇学术论文。

会议还举行国防大学向武警后勤学院赠送《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赠书仪式。素有军民融合国家智库之称的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为引领军民融合发展相继撰写2013、2014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报告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反映了2013-2014年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新进展,总结交流了军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了新阶段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揭示把握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特点规律,探讨分析了世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走向,对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司长王树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促进司司长尹卫军、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毕智勇等五名专家受聘为国防大学客座教授,必将更有利于推进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曹福成)

猜你喜欢

国防大学军民核电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军民融合如何更好一些怎样更快一些——国防大学学者对军民融合的见闻、探因及建言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核电链接
解放军制胜之道20 对外海战首告捷,胜利收复西沙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