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事要闻

2015-11-26

中国军转民 2015年1期
关键词:军民装备体系

国事要闻

习近平: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

全军装备工作会议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信息主导、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习近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军装备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他指出,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建设一支掌握先进装备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装备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人的因素、装备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人与装备已经高度一体化,重视装备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习近平强调,必须把装备建设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军装备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抓住机遇,鼓足干劲,把装备建设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装备建设战略指导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要坚持作战需求的根本牵引,建立健全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需求生成机制,增强装备发展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要坚持体系建设思想,统筹各军兵种装备发展,统筹各类装备发展,加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装备体系结构,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抓手,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紧跟世界军事革命特别是军事科技发展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速发展步伐。要坚持质量至上,把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贯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要坚持实战化运用,各级指挥员要带头学装、知装、用装,教育引导官兵大胆操作和使用装备,真正让装备活起来、动起来,在体系运用中检验性能、发掘潜能,推动新装备成建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要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结合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扎实推动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把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打造成国家创新人才的高地、人才成长兴业的沃土,形成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对当前装备战线需要重点关注并抓好的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搞好装备建设顶层设计,切实把规划计划制定好,努力形成科学完备的发展规划体系。要稳妥推进装备领域改革,坚定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通过调整改革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大力提高建设发展效益。要持续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持续整改、长期整改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做到既去病灶、又去病根,让新风正气充盈起来。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强化责任担当,谱写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新篇章。

解放军四总部、全军各大单位、军委办公厅和有关部队,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各军工集团等领导参加会议。(新华网)

2014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开幕

2014年11月27日,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装备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国动委共同主办的“2014第三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暨项目对接会”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深化改革 优化环境 加快推进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主旨演讲,军民结合推进司巡视员曹志恒参加会议。

张峰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在顶层规划与设计、政策公平化、信息交流共享、技术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将围绕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改进完善军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军转民制度和措施、推动先进适用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工业领域标准军民通用化等方面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

张峰还就共同开创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新局面提出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总部机关,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的框架下,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供需对接、完善军民通用标准体系,按职责分工共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把军民融合纳入自身发展战略,在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发挥好市场润滑剂、催化剂的作用,积极参与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

许达哲出席“2014年度军事训练器材与先进技术展览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

2014年11月14日,“2014年度军事训练器材与先进技术展览暨军民融合(军事训练保障)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许达哲副部长、总参谋部王宁副总参谋长出席活动。受苗圩部长委托,许达哲副部长在军民融合(军事训练保障)发展论坛上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工局致辞,在军地有关人员陪同下,观看了军事训练器材与先进技术展览。

许达哲副部长在致辞时强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举办本次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实践和一项标志性举措。要充分利用国家工业基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统筹资源,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做好军事训练保障工作领域的军民融合,许达哲副部长强调: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所有涉军企事业单位应该以国家战略为先导,瞄准差距,攻坚克难。二是要实现资源共享,要搞好军地协调,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做到需求对接,鼓励和引导全社会优势单位和资源参加到军事训练保障中来。三是要强化质量管理,所有涉军企事业单位一定要牢记质量第一,要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上下功夫。四是要营造公平环境,对于军事训练器材,应按重要程度和涉密情况分类管理,要制定鼓励和扶植的政策,支持军事训练器材和技术长远发展。

本次活动由总参谋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共同主办,以“吸纳地方优势资源、服务部队军事训练、推进军地共同发展”为主题,为军民信息交流和供需对接搭建平台,是推动军事训练保障向地方开放的一次尝试和突破。本次展览活动共征集项目1000余项,涉及军队、军工和民口企事业单位300多家。经评审筛选,最终确定122家单位(347个项目)参展,其中民口单位68家,占56%。发展论坛面向全国征集论文240余篇,最终48篇入编发展论坛论文集。针对军事训练保障需求,经梳理、分解、降密,展览活动以公开形式发布108项需求信息。

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大单位,军队院校、训练基地、军内科研院所,国家有关部委,地方军民结合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各军工集团公司,国防大学、北京大学等军地高等院校,以及有关民口单位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发展论坛并观展。

猜你喜欢

军民装备体系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防晒装备折起来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