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教育背离教育本质国际教育更契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刘学言校长谈北京力迈外国语学校的转型之路

2015-11-26邓茗文摄影白舒元

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外国语课程学校

记者_邓茗文 摄影_白舒元

应试教育背离教育本质国际教育更契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刘学言校长谈北京力迈外国语学校的转型之路

记者_邓茗文 摄影_白舒元

20世纪90年代一所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成为标杆的私立学校,为何要在三年前转型成为一所国际化学校?转型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在支撑着它?

“我们国内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被大家所看好,尽管在实行教育改革,但步幅非常小。国际化学校,从回归教育的本质上讲,已经远远领先于公立学校。”说出这番话的,是北京市力迈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学言。

透过力迈外国语学校招生咨询办公室的玻璃窗,《留学》记者看到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穿过校园教学区,卡文特美国学校教室里的孩子正在跟外教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在国际小学部的走廊上,学生们正在热闹地追逐游戏。

从应试教育转型国际教育

从民办国内教育体系的北京力迈学校,到走国际化教育道路的力迈外国语学校,这所私立学校曾有一段波澜起伏的经历。

据刘学言介绍,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实验基地,北京市力迈学校是北京市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私立学校的一个标杆。当时这所学校,收费最高,教师的收入水平最高,学生人数在私立学校里算是最多的。“那个时候,很多国家领导人、很多名人,都争着把孩子往这里送。”刘学言告诉《留学》,这所学校就是力迈外国语学校的前身。

2003年,北京市力迈学校的主办方作为优质教育资源被引进朝阳区,成为附近住宅小区的配套学校,为该片区的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落地后,学校取名为北京市亚奥学校,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个学段的所有教育过程。

“我是2010年底来到亚奥学校。当时,亚奥学校小学的语数外全区抽测拿过前三名;第一届中考毕业生有25%进入北京四中、八十中等市级重点高中,12.5%的学生进入区级以上的重点中学,其余学生全部升入高中。按理说挺好的吧,可是学校并没出现门庭若市,家长趋之若鹜的现象。”刘学言开始反思其中的缘由。

“这些年,公立教育发展非常快,国家投入巨资大幅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花大力气改善师资力量,加上公立教育不收学费。与此同时,亚奥学校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路子,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费用还不低。因此,在与公立教育的竞争中,就败下阵来。”

在这样的被动发展局面下,2012年4月,北京亚奥学校经历了一场股权变更风波。两个月后,北京亚奥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力迈外国语学校,刘学言任校长,坚定了学校要走一条与公立教育不

校长简介

刘学言,北京力迈外国语学校校长。曾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科研主任,后与首都师范大学部分领导教师创办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先后在不同学校担任过主任、副校长、支部书记、校长等职务。曾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志公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先进教师、区级语文教学研究先进教师、海淀区先进青年教育工作者。同的差异化道路—办国际化学校。

国际学校里的三类家长

2012年,学校在改变办学思路之前,全校13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加在一起是三百多人,学费是1.98万元。在确定把学校打造为一所高端的国际化学校后,学校积极构建以《剑桥英语》和国际《LET’S GO》课程为内容的课程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并增加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学校将学费上涨到6万元起。这一转变使得学校的招生情况明显改善。到现在,经过三年的发展,力迈外国语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900人,建立了一支由70多个中教、30多个外教组成的教师队伍。

刘学言分析,现有公立学校的使命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求,而力迈外国语学校周边都是些比较高档的社区,周围居民有很多海归、高级白领、创业者,他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力迈外国语学校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的家长有三类,一类是在国内接受的高等教育,并且接触过国外先进教育的价值,对比之后,他们发现孩子接受国外的那种教育会更快乐,更利于成长。而且这类家长有经济实力,有能力让孩子未来出国留学。一类是所谓的土豪家长,他们本身文化层次不高,他们认为出国很厉害、很有面子,就砸钱让孩子上‘贵族学校’。还有一类是普通民众,他们交学费挺咬牙的,但认为出国后前途就比国内强,于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供出去。”

把美国学校“搬”过来

明确走国际化教育的道路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进行了更新,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民主、平等、尊重等观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在教材上,学校引进了剑桥英语国际课程,同时培训国内老师,掌握英语教材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引入一套芬兰研发的,专门针对英语非母语国家孩子的学科英语课程,同时招聘了一批外教来授课。

国际课程有了,外教有了,但刘学言觉得这样的教育与直接的国际教育还是隔了一层。他想寻求一套原汁原味,能够激发中国孩子创造性的课程。2013年,他来到美国,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参观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著名的私立学校—卡文特学校。“我一直以为我在办国际教育,但这所学校让我看到我们的差距。学校的上课方式、文化氛围,太不一样了。”

在知道卡文特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课程研发中心后,刘学言决定到其研发总部去看看。到那之后,他看到卡文特课程研发中心的规模很大,有一整套完善的流程。学习这套课程的学生,注册卡文特的学籍,获得一个网络ID,通过这个ID学生可获得老师的网上视频答疑,使用卡文特的网络图书馆,研发中心也可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研发中心对老师有专门的教学培训;学生的考试由研发中心出题、评卷,成绩由研发中心统一发出;学生的毕业证书由卡文特研发中心授予。

目前,全世界有一160多所学校在使用卡文特的课程。2013年,刘学言把卡文特学校“搬到”了力迈外国语学校。

引进之后,刘学言曾一度怀疑一年级的小朋友,是否能适应全外教、全英文的课堂。“一个月以后,没想到,孩子们跟外教对答如流!”卡文特课程引入的成功让刘学言兴奋,但兴奋之余,他不得不考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

经过思考,答案有了。“我们不是为美国培养人才,我们只是学习美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帮助我们的孩子成才,但从根本上讲,我们要为中国培养人才,为中国服务。”刘学言在卡文特课程

人本身就具备美好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人善的一面。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中方的语文和数学课。“一开始外方校长反对,但经过我们不断碰撞,在我的坚决要求下,还是增加了这两门中方课程。也有一些纯西化的家长反对,要求上彻底的美国课程,但我认为这会危及我国的教育主权。如果家长不认同,那就别选择我们学校。”下一步,刘学言还打算在卡文特课程的基础上,再加入国学课、中文写字课。

培养有“骨”有“肉”的世界公民

刘学言对中国文化的情有独钟,跟他的教育背景有关。他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对古典文学、古代典籍感悟颇深。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际上讲的是,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彰显人美好的品德。言外之意,人本身就具备美好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人善的一面。唤醒了,善就成为主体,你就是一个好人,就会想到为别人服务,为社会服务。那么要服务,就要有本事,要有本事,就得学习。这是学习的原动力。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现在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刘学言认为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目的性太强,压抑了孩子,偏离了老祖宗的思想;而西方教育,把孩子看成一个完美的个体,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启发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不断地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教育实践与我们古代的教育理念更加契合。“我们求助于国际教育,把西方教育引入学校,实际上是在践行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思想。”刘学言给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有中国古代就对读书人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骨’,又有西方民主、协作、创造性的‘肉’,‘骨’与‘肉’加在一起,这个人一定是中外结合的世界公民。”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力迈外国语学校逐步实现了增设了剑桥英语国际课程、美国卡文特中小学课程、美国高中双学历UC名校留学课程、2+2+2中美大学高中连读课程、AP+ACT课程,建立了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国际课程体系和适应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课程项目,向着高标准国际化教育持续迈 进。

拎客

校长说·精彩观点

在美国,小学比较宽松,越往上越紧。小学的学习内容广泛,到高中逐渐有点专业化,根据兴趣选,到大学那就更专业。美国的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开始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到逐渐发现,再到最后确定。在中国是从小学就开始高强度的学习,不管学生感不感兴趣,一直累到高考,到大学突然间就松了。

我们学校的高中,除了要学美国的课程,还要学中国的数理化课程,学生的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说,命运是很公平的,你选择国际学校,逃离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但要想成才的话,你也逃离不了知识对你的检阅。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出国也不是一条轻松之路。不要一说出国、国际教育,你就认为是人家那个洋,人家那个好。不是的,其实咱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就很好,比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就非常好,但是现在讲《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显然跟时代是脱节的,可是我们又没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和教育思想引领孩子去学习,那怎么办?我们只能求助于国际教育,因为西方的教育思想跟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很契合。

特色教育·以孩子为本,把草地花园改造成菜园

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在于参与,而不在欣赏的特点,力迈外国语学校把校园内原来种草种花的一块地,开辟为一个菜园。

学校里每一个班级负责一块菜地,由学生亲手播种。经过播种、培植、采摘,最终学生把果实送到食堂,由厨师做成菜品,挂上诸如“12班的西红柿汤”的展示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学习怎样播种、浇水、施肥,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等自然科学知识;在一个班级共同管理菜地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团队分工协作的力量;在长期的维护中,体会种植蔬菜的不易,形成节俭意识,避免浪费;在食堂展示成果的时候,还能收获老师、同学们的感谢,从而产生自豪感。

在种植的过程中,老师会提出课堂让学生们研究解决。比如,菜园出现病虫害,不用农药,该怎么解决?学生们可以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这样,以菜园为核心,学生们就形成了一个学习生态组织。

猜你喜欢

外国语课程学校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背 影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郑州外国语学校
学校推介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