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峡谷国家公园

2015-11-26

旅游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印第安人羚羊大峡谷

1869 年,美国炮兵少校鲍威尔率领一支远征队,乘船航行,从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到大峡谷谷底。他将自己所目睹的峡谷风光、经历的惊险,写成游记,广为宣传,引起了全国的注意。1911 年建立了科罗拉多国家保护区。1919 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深最壮观的长约170 公里的一段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现公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大峡谷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崖附近。形状极不规则,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峡谷顶宽在6-30 公里之间,往下收缩成V 形。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 米以上,谷底水面宽度不足千米,最窄处仅120 米,峡谷的奇特景色,浩瀚气魄,举世无双。由于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百态杂陈,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们根据形象特征,分别对其冠以神话名称,如狄安娜神庙、波罗门寺宇、阿波罗神殿等。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大峡谷的壮观,不仅在于其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还在于其色彩的变幻。由于峡谷两壁的岩石性质、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彩,如铁矿石会呈现五彩缤纷,其他氧化物则呈现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显出白色等。如此一块块鲜红、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一方方深赫的色彩,使峡谷壁成为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尤为神奇的是,谷壁的色彩还会随天气阴晴的变化而变化。在阴霾的日子,大峡谷中像是弥漫着紫色的烟雾;旭日初升或夕阳斜照时,山山水水又尽染成红色和橘色。由于峡谷天气多变,时而骄阳直射,时而风雨大作,更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大峡谷分南、北两岸,中间有水相隔,气候差异很大。南岸的大部分地区海拔1800-2000 米,而北岸比南岸高400-600 米。南岸年平均降水量为382 毫米,北岸高达685 毫米左右。北岸的气候比南岸冷,冬季下大雪,麋鹿成群。

考古学家在峡谷及其附近,找出了2700前人类的居住地点。普埃布洛村落、两个大地穴(仪式厅)与有800历史的吐撒扬废墟的花园,均提供了一些峡谷史前人类普埃布洛人居住的线索。史前的普埃布洛人在流河的三角洲与峡谷边缘的田地耕种,他们追捕猎物与采集成熟的植物,整个区域都是他们狩猎与采集的空间。人口稠密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1250年开始。烈日下是绵延的沙漠,有水源的地方,仍然住着印第安人的子嗣。印第安人的习俗传说,随着废墟里风沙的耳语传播,吐桑附近的大仙人掌,伴随着印第安人的生活,挺立在沙漠中,诉说躲过烈阳炙烤萌芽、幸免于霜冻干旱的成长历程以及它们所见的印第安人的传奇。阿纳沙兹印第安人从公元开始到公元1300年间就住在此地,这里有着他们丰富的遗迹:马、锁眼废墟与十三颜面等阿纳沙兹人的泥瓦建筑;而沙岩上也刻画着红白的象形文字。

周边景点:

羚羊谷: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著名的摄影景点,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最靠近的城市为佩吉市,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地质构造是著名的红砂岩,谷内岩石被山洪冲刷得如梦幻世界。羚羊峡谷的出口只有一人多宽,山洪从这里喷涌而出。而这里的光线也千变万化,只有正午很短的一段时间阳光才能透过几处缝隙照到谷底。

马蹄湾:马蹄湾与羚羊谷相距不远,从拉斯维加斯驱车到达这里只有将近500公里的路程,一早出发中午前后就可以到达了。马蹄湾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其中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作“马蹄湾”,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马蹄湾不仅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虽然它只有一个观望点,但就这个点的震撼程度来讲,世界上难以找出第二个。切出这个湾的科罗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绿色,红色的土和绿色的河相得益彰,壮观又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印第安人羚羊大峡谷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梦幻羚羊谷
守卫大峡谷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绝望中的羚羊
猎豹与羚羊
大峡谷,我来啦!
致敬大峡谷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