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壶(瓶)成型工艺初探

2015-11-25赵小东景德镇陶瓷学院12级考古学与博物馆学3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青白窑址白瓷

赵小东 (景德镇陶瓷学院12级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333000)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壶(瓶)成型工艺初探

赵小东 (景德镇陶瓷学院12级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333000)

宋代的景德镇青白瓷生产了大量的壶(瓶)造型的瓷器。北宋时期景德镇壶类继承了五代景德镇青瓷壶的拉坯成型法,而南宋开始景德镇壶瓶类盛行阴模印坯成型。

宋代;景德镇 ;青白瓷 ;壶(瓶);成型

在宋代壶和瓶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南宋吴芾《偶得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浮游自适感而有作》诗云:“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1诗文题名为琉璃瓶,但是诗句中确是写为“玉壶”。所以壶、瓶在宋代应该是通用的。这在实物中得到了印证,如宋代湖田窑遗址出土的北宋执壶壶柄上却印有“李十哥削瓶”的字样。 清代朱《陶说.说今》中《陶冶图说》其七琢器做坯有载:“瓶、罍、尊、彝、皆名琢器,其圆者,如造圆器之法,用车轮拉坯。侯干,仍就轮车刀旋。定样后 。其镶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压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泥,用原泥调和黏合。又有印坯一种,从模中印出,制法与镶方同。”2通过文献我们可知清代琢器之圆者采用拉坯成型制作,其他非圆器采用印坯制作。而对于没有文献记载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壶(瓶),虽然没有文献参考但我们可以从观察实物痕迹来分析其成型方法。

目前国内墓葬出土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壶、瓶较多,景德镇宋代青白瓷窑址也发现了较多的青白瓷瓷壶,如浮梁凤凰山是一个专门烧造执壶的窑场。从湖田窑窑址和国内墓葬出土的青白瓷壶、瓶来看,宋代景德镇主要流行执壶、注壶、撇口瓶、长颈瓶等等。

执壶是青白瓷烧造中较为常见的造型,江西省文物考古所与浮梁县博物馆联合于2006年对如江西景德镇浮梁凤凰山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白釉执壶,在对执壶成型方法分析时,其认为:“按景德镇地区的分类方法, 执壶是琢器, 其成形采用分段制作, 最后粘接而成。具体是采用拉坯的方法分段将器物上、中、下各部拉好, 其次是将它们粘接, 然后用模子或手工把流和把柄制作好, 最后安装上去。”3对此本人并不赞同执壶分为上、中、下三段拉坯拼接而成。如图1左边为内蒙古库伦M1北宋晚期(1080年)出土的青白瓷瓜棱执壶,右边为窑址采集的造型相同的瓜棱壶残件标本,壶内壁有在辘轳车上拉坯时留下的同心圆痕,且颈部和腹部的交接处有明显的接痕,说明其是分两段分别拉坯,然后再拼接而成。

图1

从南宋中后期开始,景德镇执壶在墓葬出土较少,与之相对应的湖田窑第五期(1224—1279)执壶的数量急剧减少,只剩一种B型侈口壶。江西乐安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洪觉顺墓出土了一件景德镇葫芦形执壶,葫芦形执壶采用拉坯成型是不太可能完成的,只能采用模具印坯成型。葫芦形执壶应该分腹上部两段、腹下部两段共四段分别阴模印坯而成。

图2

如图2为湖田窑考古发掘第四期(1127-1224年)出土的B型扁腹壶,从湖田窑发掘报告刊布的线描图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内壁中部有明显的接坯痕迹。说明其器身是分两部分分别印坯而成。

注壶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盛酒的器具,与其配套的是一件注碗。国内墓葬和窑址出土的青白瓷注壶数量较多,且主要流行于北宋。如图3为湖田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刊出的B型注壶,“残存、颈及肩部分,圆唇,直口,斜溜肩,斜弧腹壁 。腹壁内侧有凹凸不平的轮旋痕。”4轮旋痕就是手拉坯时留下的痕迹,因此我们可知注壶是分两段拉坯成型,是分颈部和腹部两段分别拉坯而成,然后通过外部利坯成规整的注壶造型。壶嘴和柄都是手工捏制然后拼接在壶身上。

图3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撇口瓶有喇叭口瓶、瓜棱瓶等。为了了解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瓶的成型工艺,本人通过窑址采集了一些与墓葬出土青白瓷瓶造型相同的宋代的瓶类标本。

如图4,左边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温多尔敖瑞山辽代晚期墓(北宋晚期)出土的撇口瓶,右边为窑址采集的造型相同的撇口瓶底足标本。我们可以从其内壁底部看见明显的拉坯痕迹。

图4

如图5左边为景德镇湖田窑南宋后期地层出土青白釉Ab型印花撇口瓶,右边为窑址采集的造型相同的撇口瓶。器身有印花,且在颈部和腹部交接处可以看到接坯痕迹。说明此撇口瓶是采用印坯成型,应该分颈部、腹部、底部三段单独印坯,然后拼接而成。

图5

瓜棱瓶也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较为流行的一种撇口瓶造型,瓜棱瓶又可分为花口瓜棱瓶、圆口瓜棱瓶。从目前墓葬出土的景德镇瓜棱瓶来看,目前墓葬和窑址发现最早的应该是在北宋晚期河北易县净觉寺舍利塔地宫(1115年)出土的青白瓷花口瓜棱瓶。景德镇湖田窑考古发掘也出土了一些瓜棱瓶,通过查阅湖田窑考古发掘发掘报告可知,瓜棱瓶只出现于南宋早中期。南宋晚期地层并没有发现瓜棱瓶造型。

如图6为窑址采集的瓜棱瓶,内壁有明显的拉坯痕迹,底足有利坯痕。因此我们可知,瓜棱瓶是采用拉坯成型的方法而成,腹部的瓜棱的制作方法应该是采用竹制工具压印而成。

关于长颈瓶的成型方法,湖田窑考古发掘中的北宋晚期地层曾出土了长颈瓶母范参残件。如图7是湖田窑北宋晚期地层出土的瓶母范。其残存下腹及底部,长颈较直,浅圈足。器体中间有一较小的圆孔与腹部腹壁中下部一侧的圆孔相通。母范是不能直接用于印坯,而是还要通过母范翻模成阴模的子范才能用于印坯。故我们可知长颈瓶至北宋晚期起就开始采用分段阴模印坯成型制作。

图6

图7

结语

北宋景德镇执壶分颈部和腹部两段拉坯拼接而成,南宋中后期开始执壶流行分段印坯成型,一些造型特殊的执壶,如南宋时期的葫芦形执壶,分四段分别印制而成。流行于北宋的注壶是采用分两段分别拉坯制作而成,壶的附件则是采用手工捏制然后拼接而成。北宋时期的瓶类如瓜棱瓶、撇口瓶都是拉坯成型制作而成,其主要是分腹部和颈部两段分别拉坯而成,然后用瓷泥拼接成完整的瓷瓶。至南宋开始,景德镇的青白瓷瓷瓶开始流行分段印坯制作而成。长颈瓶出现于北宋晚期,但兴盛于南宋,其成型采用阴模分四段分别印坯成型。由此我们可知,北宋壶瓶类以拉坯为主,至南宋特别是中期开始景德镇制瓷成型开始流行印坯成型。

注释:

1.《全宋诗》,册四一,第25969页.

1.熊廖、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331.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浮梁县博物馆.《江西浮梁凤凰山宋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9(12).

3.江西省文物考古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窑址》.文物出版社,2007:179.

4.江西省文物考古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窑址》.文物出版社,2007:172.

[1]《全宋诗》,册四一,第25969页.

[2]熊廖,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3]刘涛.《宋辽金纪年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7.

[4]江西省文物考古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窑址》.文物出版社,2007.

[5]刘冰;赵国栋《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温多尔敖瑞山辽墓清理简报》.《文物》,1993(3).

猜你喜欢

青白窑址白瓷
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茶具
流年
还喧嚣都市一个“青白”
邢窑白瓷传统烧制方法研究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长安再无歌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福建泉州辽田尖山、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