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班级管理的思考

2015-11-24吴海潮

企业导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育作用管理

吴海潮

摘 要:大学生班集体是教师给所在班级学生传授知识、增长智慧、发展个性、体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又是班级成员之间进行思想、友谊、娱乐、学习交流的中心、良好的班集体对大学生有感染、熏陶、激励、教育等作用。班集体在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对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管理;教育作用

一、大学生班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生源的质量整体下滑,这给大学生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目前,一些大学生班级管理制度不明确,现有的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同学之间不团结,关系不融洽,以宿舍为单位形成几个人的小团体,与其他宿舍同学少有来往,个别人甚至与同舍的同学也不愿交流,平时,只是和几个自己关系好的人交往。参加班集体活动也不积极,这种现象尤其在校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期间表现特别突出,有些学生自由散漫不履行请假手续,在集体活动期间私自外出或者干别的事情。缺乏集体观念,给班级管理带了安全隐患。

同学之间缺乏凝聚力与合理的竞争力,协作精神、包容之心,有些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集体活动不积极、上课经常迟到、旷课,个别人甚至逃课,这些人里面其中包括有些系学生干部。在奖助学金与‘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毕业生的评定中,有些学生干部常常一哭二闹,托关系、找导员、找领导。这种行为在老师与广大学生中造成了比较坏的影响,也影响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法治观念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中学时代,学习任务占据了大部时间,大家没有充分的思想交流与游玩的时间,整天都处在忙碌的学习之中,缺乏相应的法制安全教育。对法制、安全、集体、爱国、奉献精神与意识比较模糊与淡薄。几年来,出现大学生盗窃、宿舍着火、同学之间群殴、意外伤亡等事件以及情感等极端问题的出现给班级管理与校园安全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学生的量化考评制度过细或过粗,让学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是一味的依靠班长等个别学生干部管理班级,只起到常规事务性的作用,根本没有起到真正管理班级的作用。在奖助学金、‘三好学生与优秀的评定中过分的偏向学生干部与个别人,依靠了少数人,忽略了大多数人,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干部推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对立面,人为制造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缺乏必要的人性化管理。一些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延续了中学的管理方式,说教多、批评多、鼓励少、甚至个别老师以领导者、管理者自居,高高在上,对学生说话缺乏平等性,行政性方式特别明显。现在的大学生渴望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能得到老师的支持与理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简单粗暴训斥性的管理方式常常挫伤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形式性的学生活动太多,让学生干部大部分课余时间忙于学生工作,甚至个别时候,连学生干部上课的时间都占用了。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有时把自己的正常工作都让学生干部做了,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干部学习无暇顾及,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干部失去了工作动力,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疲于应付。

三、大学生班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以学生为本,以管理制度为载体。确保教育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要充分放权调动、班主任、辅导员自主管理与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班级的积极性。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因材施教,教育管理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成才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发展的、自由的、独特的、复杂的生命个体。要把学生当做朋友看待,坚信所有的学生经过教育的作用都能成长成才。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班级管理中,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泾渭分明,师道之尊严,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中根深蒂固。学生和老师不能平等对话,尽管有些大学老师愿意和学生交流,但长期师威使学生养成了接受与敬而远之的习惯,不大愿意积极主动的与老师交流,尤其是在面对领导、班主任和辅导员时这种现象特别突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积极主动和学生交流,给他们一定的鼓励与肯定。

(二)要加强大学生班级组织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干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对班集体成员都有迁移默化的作用,优秀学生干部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班级组织建设非常重要,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关键,学生干部的选拔要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以大学生党员、性格活波开朗、积极上进、富有朝气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要严格按照大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原则。进一步完善班级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班级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就如同一盘散沙。要形成紧张团结、勤奋努力、和谐、尊师爱生、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就必须依靠好的班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的制定要客观公正合理,奖助惩制度的执行要公正、公平、人性化,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要有章可依、使管理目标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制度的制定要广泛的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权衡利弊、反复论证、要有科学性、教育性、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度的执行一定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树立制度管人、制度育人的教育观念。

(四)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对个人管理的班级学生要有一颗爱心与真心,要时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家庭、爱好与兴趣、特长等方面,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尽可能的帮助,不但要有诚心,而且要有诚意。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号召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关心、帮助、理解。积极举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求学生要爱护班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与班风,因此,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大学生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沟通桥梁,善于交流、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从不同方面来提高巩固班级的文化建设,只有一个班级集体有了强有力的班级文化生命力时,才能推动班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沈博.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探索.知识经济,?2015(10).

猜你喜欢

教育作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浅议有效发挥形势任务教育作用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