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015-11-24于惠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于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是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当前,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严重的问题,笔者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对此进行探析,找出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阅读教学流于程式化,甚至形式化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学语文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感知和领悟,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促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及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的语文阅读教育只是盲目去完成教学大纲及学校留给的任务,甚至敷衍了事。在教学中,对阅读内容也是在大概地阅读后对其进行程式化的“肢解”处理。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所进行的就是老师对一个对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学生拿过来接受的“填鸭”方式。这种旧有的程式化教学产生的不良后果很多,学生没有被引导来进行深层的、真正的阅读,阅读行为也受到全面的控制。

1.2 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为学生尽可能创设各种主动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主动权,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文本不只是文字的堆砌,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信息。文本向我们展现的是另一个主体的思考与情感体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并不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而是教师代替学生体验和思考,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及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都受到了直接的约束和抑制。学生在阅读中并没有得到来自主体内在的感受和领悟,没有与文本本身产生对话和交流,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在阅读教育中得到提升,甚至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是与新教改方案对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所提出的宗旨所严重背离的。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针对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2.1 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阅读教育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前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没有凸显出来,没有认识到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阅读教学有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作用,阅读更是学生通往知识和进步的阶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得到心灵、情感和思维上的享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厚积而薄发的方式最适合阅读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的。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伴随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这就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兴趣的促进中加以方法的指导,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促成其阅读习惯,才是从根本上实现阅读教学目的所在。

教师应给予学生以引导,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文学名著。在学生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进行主动阅读。学生只有主动喜欢阅读、多读多悟才能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方式的引导,有效指导将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下,与同学一起探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解读文本应在解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实现一个情感熏陶、思想启迪以及审美乐趣的目的,并实现一个自我的重新构建,使其充分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自我成长的心理和思想体验。

2.3 采用“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

所谓“对话”,正如巴赫金所说的,“只要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具有‘同情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也应当看成是对话。” “语文教学的‘对话既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作者的对话,也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阅读除了在教学课堂上是以一种集体的方式来进行,更多的是学生自身来完成的独立活动,是其在学习过程乃至一生中,所要进行的一项智力活动。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才能更为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对文本的深层阅读呢?笔者认为,这里尤其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中,教师应指引学生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接收者,更要发挥主体性来进行思考和提问,与作者及文本来进行沟通和交流。譬如,对作者本身的观点进行思考、提问,对作者所描述的情感感受进行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联想,同时将这种感受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这种与作者和文本本身的“对话”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发掘其批判及创新能力,实现其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阅读后的思考书写中,会自然模仿文本中的书写方式和优美的词句,这样“以读带写——以写带读”,来实现学生阅读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即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次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结合适当的点拨。泛读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有目的再进行深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使他们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在对话中充分看到不同的阅读视角及不同的情感体验。“对话”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对话中,教师也可以自然地实现引导学生深读和精读的目的,以一种平等的方式来一起品读文章的重点段落、好的词句;在对话中一起感悟、分析文本中的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任务来加以重视。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和改进,真正践行新课改中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海艳.初中语文阅读学案教学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李英.中学语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刘海艳.初中语文阅读学案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4]岳友熙.追寻诗意的栖居:现代性与审美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9.

[5]杨农.“终身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