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纤维瘤病挤压脊髓致偏瘫1例

2015-11-23金凤艳张哲成

中国肿瘤临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枢性肌力偏瘫

金凤艳 张哲成

·病例报告与分析·

神经纤维瘤病挤压脊髓致偏瘫1例

金凤艳 张哲成

神经纤维瘤 脊髓 偏瘫

患者,男,23岁,因“全身色斑、纤维瘤9年,渐进性右肢活动不利半年加重4个月”入院。患者于2003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四肢皮肤牛奶咖啡斑,伴散在纤维软瘤,1~6 cm,质软,无压痛,无瘙痒,并逐渐增多。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便,进行性加重,头部MRI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1个月间断出现头晕,偶有头痛,间断服用止痛药,于2012年12月收入本院。既往史:CO中毒史22年,自幼智能障碍,发现听力下降1年余。家族史:祖母、母亲、大姨自30多岁出现全身散在牛奶咖啡斑、纤维软瘤,小姨自30多岁出现脊柱侧弯。查体:神清,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可,左肢腱反射(++++),右肢腱反射(+),右侧肢体感觉减退,右侧共济欠稳准,双巴氏征(+)。入院检查:颈段MRI+强化:寰枢关节间隙水平跨右侧椎间孔生长的肿块,神经源性肿瘤病挤压脊髓;(肿块下方层面)脊髓外硬膜下异常短T1信号影;C3/4水平颈部皮下软组织内结节,明显强化(图1)。双下肢SEP提示T12以上中枢性损害,双上肢SEP提示C7以上中枢性损害;双下肢MEP提示L4以上中枢性损害,双上肢MEP提示C7以上中枢性损害;双侧BAEP提示听觉传导通路中枢性损害。对症治疗后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后未行任何治疗。随访至今症状加重不能自理卧床。

图1 颈段MRI+强化:脊髓受压的不同层面Figure 1Cervical MRI+strengthening:different levels of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小结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为一种广泛累及中、外胚层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发病倾向,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根据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的定位不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将其分为NF-Ⅰ和NF-Ⅱ两型。NF-Ⅰ较常见,约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0%,发病率大约为1:2 500~1:3 300活产儿[1],有不同的6种类型,常见的为2个独立的类型,分别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亦称Von Reckling-hausen病)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

临床症状:1)皮肤色素沉着:为最早期表现,出生时已存在,又称牛奶咖啡斑(café au lait spots),好发于躯干。诊断本病需有6个以上的牛奶咖啡斑,且青春期前直径超过5 mm,青春期后直径超过15 mm方可诊断。腋窝及腹股沟区雀斑也是本病皮肤损害特征之一。2)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皮肤纤维瘤及纤维软瘤主要分布于躯干、面部,脑神经纤维瘤以一侧或双侧听神经纤维瘤最常见,其次为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部分累及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干。若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伴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过度增生称为丛状神经纤维瘤,即使单发亦有诊断价值。3)眼部损害:裂隙灯下见虹膜上粟粒状、棕黄色圆形小结节,称为Lisch结节,又称虹膜错构瘤,为本病特征表现之一。眼底可见灰白色肿瘤或视神经胶质瘤。4)骨骼改变: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肿瘤直接压迫两类。5)其他:内脏症状由生长于胸腹盆腔内的神经纤维瘤压迫引起。6)合并有其它先天性疾病。本病例符合美国卫生协会有关诊断标准[2],有家族遗传史,有皮肤牛奶咖啡斑并伴有脊髓受压症状,属于混合性神经纤维瘤病,与郭晓远等[3]所述一致。总之,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变范围广泛,影像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4]。

1Yohay KH.The genetic and molecular mthogenesis of NFland NF2[J].Semin Pediatr Neurol,2006,13(1):21-26.

2Li HZ,Liu HY.CT,MRI features and the diagnosis for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I[J].Jilin Medical Journal,2012,33(23):5035.[李会珍,刘海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和诊断[J].吉林医学,2012,33(23):5035]

3Guo XY,Wang XH,Yang TM,et al.MRI diagnosis of 26 cases of spinal neurofibromatosis[J].Jiangsu Med J,2011,37(16):1967-1968.[郭晓远,王锡海,杨天明,等.26例椎管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诊断[J].江苏医药,2011,37(16):1967-1968.

4Zhu YC,Wang JL,Wu ZJ,et al.Invasive plexiform neurofibromas:report of one case[J].Chin Clin Med Imaging,2012,23(6):451-452.[朱玉春,王建良,吴志娟,等.邓志勇侵袭型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6):451-452.]

(2014-11-24收稿)(2015-01-05修回)

(编辑:郑莉)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98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天津市300170)

金凤艳jinfengyan66@sohu.com

金凤艳专业方向为神经内科相关疾病诊治。

E-mail:jinfengyan66@sohu.com

猜你喜欢

中枢性肌力偏瘫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评价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