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哮喘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11-22常汉华

护理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过渡期出院入院

常汉华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及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1],是我国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1]。积极控制疾病发作,降低病人入院次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是目前护理哮喘的主要目标[2]。过渡期护理模式是指病人诊疗及康复期间为了确保过渡期护理工作连续及协调而采取的护理行为,其工作重点在于关注病人需求,帮助病人管理疾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3]。哮喘病人从急性发作期进入康复稳定期一般需要4周~8周,在这个阶段坚持以家庭或社区基础的护理康复对促进哮喘急性期病人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4]。本研究将对急性哮喘发作期病人应用过渡期护理干预,并探讨其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首诊病人;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2008年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③病人符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09版诊断标准中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的诊断标准;④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近1个月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8岁~78岁(52.3岁±3.4岁),病程1年~5年(2.8年±0.3年)。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18岁~75岁(53.2岁±2.8岁),病程1年~6年(3.2年±0.5年)。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对其行常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锻炼及合理作息,出院后嘱咐病人定期到门诊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病人住院期间向病人及其家属强化疾病指导及进行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包括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观察、疾病自我管理及家庭康复方法。②向病人及其家属定期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哮喘急性发作期防治指南》,让病人及其家属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有所了解。③住院期间为病人及其家属至少举办3次在场健康指导,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④出院后病人仍进行肺功能康复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并要求病人家属监督病人康复训练情况。出院后每周对病人随访1次,每次15min~20min,并记录通话内容。4周后护理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访视,评价病人康复训练情况。8周后再次对病人进行访视。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出院后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发作时间间隔情况。②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5]:该表为自评量表,由 Mishel发展,本研究采用由金晓燕等翻译及修订的量表,量表共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不明确性(13个题目)、复杂性(7个条目)、信息缺乏(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共32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分(非常不同意)~5分(非常同意),总分范围为32分~160分,分值越高,不确定感越显著。③生存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BREF)[6]对病人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共包含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领域。

1.4 评价方法 在征得病人本人同意后,向病人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及出院8周后向病人发放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并向病人讲述问卷填写方法,让其独立完成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本次分别向两组病人发放问卷53份,有效回收5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出院后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发作时间间隔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出院后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发作时间间隔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出院后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发作时间间隔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次 次d观察组53 2.12±0.58 1.01±0.45 4.12±0.36对照组 53 4.25±0.78 3.75±0.52 2.48±0.75 t值 -4.025 -3.456 4.278 P 0.002 0.012 0.000急性发作 再次入院 发作时间间隔

2.2 两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不明确性 复杂性 信息缺乏 不可预测性 总评分观察组 53 25.12±4.36 17.23±2.12 7.32±1.98 7.86±1.56 52.55±4.25对照组 53 30.85±3.12 20.85±2.18 12.12±2.02 11.85±2.22 78.95±5.98 t值 -9.458 -8.452 -7.556 -8.336 -7.9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 总评分干预前 观察组 53 10.45±4.85 10.45±5.12 10.29±2.45 11.14±2.45 42.12±5.45对照组 53 10.36±3.98 10.26±4.36 10.39±3.12 11.38±2.62 41.98±5.63 t值 0.285 0.398 -0.412 -0.411 0.389 P 0.712 0.613 0.598 0.342 0.812干预后 观察组 53 15.12±2.12 17.68±2.56 17.12±2.89 18.02±3.18 54.12±5.86对照组 53 12.98±2.45 13.39±2.41 13.76±3.02 14.98±3.52 48.67±4.28 t值 3.985 4.258 4.385 4.128 4.382 P 0.008 0.012 0.008 0.018 0.005

3 讨论

哮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12年举办的全国慢性疾病管理大会提出,慢性疾病的关键是遏制慢性疾病流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通过建立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以专业机构为指导及以社会广泛参与为特点的预防控制局面[7]。过渡期护理的管理方法与慢性疾病管理大会强调的内容一致,因此对慢性疾病病人应用过渡期护理可提高慢性疾病病人管理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6]。

过渡期护理可为病人提高针对性护理,提高病人护理管理质量。卜志华等[8]研究也认为,过渡期护理有利于提高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病人出院后再次入院的风险,减少病人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哮喘病人实施过渡期护理,通过护理发现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发作时间间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与徐淑华等[9]一致。鞠贞会等[10]认为,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可影响其康复治疗的信心,不确定感病人越高的病人其治疗依从性及治疗信心越低。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及总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与耿利琼[11]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而表明过渡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哮喘病人不确定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其原因可能与如下两点有关:一方面哮喘病人本身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水平缺乏认知及了解,通过过渡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因此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及了解[12];另一方面哮喘病人还需要面对经济状况、功能损伤、康复效果、治疗后复发、社会定位等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而过渡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病人入院次数,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因此,提高了病人治疗信心及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13]。

综上所述,过渡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急性发作期病人出院后再次入院次数,降低病人不确定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1] 李娟,刘彦章,胡亮,等.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42-43.

[2] 蓝莹.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1-1293.

[3] 邬青,薛小玲,赵鑫,等.冠心病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31-1933.

[4] 陈沁,曾丽智,赵东琼,等.过渡期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家属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24):3833-3835.

[5] 高国贞,王少玲,陈汉英,等.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建立的循证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16-18.

[6] 卿利敏,席明霞,莫文娟,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自护行为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65-967.

[7] 曾丽智,陈沁,刘辉,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对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1B):3637-3639.

[8] 卜志华,刘丽,周丽丽,等.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45-548.

[9] 徐淑华,孙静,王芳,等.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普通病区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3(21):42-44.

[10] 鞠贞会,王吉勇,王艳萍,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43-246.

[11] 耿利琼.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6C):1716-1718.

[12] 吴晓冰,邓妙贞,李桂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19-22.

[13] 周明.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18-19.

猜你喜欢

过渡期出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农业农村部延长宠物饲料标签转换过渡期6个月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