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理解的数学课堂

2015-11-21江苏启东市寅阳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26200龚柳辉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5期
关键词:分母计数长度

江苏启东市寅阳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26200) 龚柳辉

构建基于理解的数学课堂

江苏启东市寅阳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26200) 龚柳辉

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来看,在心理上是否建立起有效的认知结构;二是从表现的角度看,是否能根据定义举出恰当的例子、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所学概念的理解等。因此,教师要以关联式方法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去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好数学。

数学课堂 理解 关联 类比

“通过学校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并能应用于数学以外的情境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一、基于理解

英国斯根普教授强调:“对于数学学习,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来看,在心理上是否建立起有效的认知结构;二是从表现的角度看,是否能根据定义举出恰当的例子、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所学概念的理解等。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为意义建构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面积公式作为关联性知识来教学,既要抓住面积的本质——平面图形所含的面积单位数,引导学生多次经历用面积单位去密铺长方形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渐积累用面积单位度量的经验,又要关注从“二维”度量到“一维”度量的转换,使学生可以借助长度来度量面积。当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后,教师可提出“为什么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用面积单位密铺图形的操作过程,实现从“一维”度量向“二维”度量的逆转换,沟通“面积”与“一共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单位的表象,强化对面积大小的直接感受,深刻理解面积的意义。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能够应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面积公式所蕴含的数学原理。

二、着眼关联

数学知识环环紧扣,不仅有纵向的联系,还有横向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着眼于数学教学的关联性,经常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正确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思考:“两个分数,它们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问题,将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自然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时,所学的知识才变得深刻,思维才能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我让学生先对和两个分数大小进行比较,然后改变其中一个分数的分母(如将改为),再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思考中,把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得出了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1)转化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比较,即取7和9的最小公倍数63作为公分母。(2)转化为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比较,即取4和5的最小公倍数20作为相同的分子。(3)转化为小数后比较大小。(4)借助中间分数来比较大小,因为,比多;同理,比多,因为,所以……这样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顺利地从知识的此岸到达彼岸。

三、注重类比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发展的。如果教师教学中注重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鼓励学生探究事物的本质联系,以思想方法统领内容体系,那么就会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特征,形成知识结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季国栋老师执教“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课时,借助十进制把计数单位和长度单位糅合在一起。在学生认识1毫米和知道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季老师将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放到台阶(如右图)上,让学生观察1毫米1毫米地生长,长到10毫米就上了一个台阶,产生新的单位,那就是厘米。然后季老师引导学生回想以前认数的时候,一个一个数,数满10个一就捆成一捆,相当于上一个新台阶,产生新的计数单位,那就是1个十;十个十个数,数满10个十就再上一个台阶,就是1个百。接着由计数单位推及长度单位,1厘米1厘米增长,推知达到10厘米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分米。在学生认识分米、知道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后,季老师将长度单位米也顺理成章地摆放在台阶上,再由长度单位推及计数单位,10个百就是1个千。这样一来一往,将长度单位和计数单位进行类比,沟通了计数单位和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毫米和分米。最后,在完成长度单位和计数单位两个台阶的构建之后,将两个台阶合二为一,利于学生获得整体关联性的数学知识。

总之,如果教师以关联式方法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去建构知识体系,就能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好数学。

(责编 蓝 天)

G623.5

A

1007-9068(2015)05-043

猜你喜欢

分母计数长度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古人计数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1米的长度
古代的计数方法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爱的长度
这样“计数”不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