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艺晖厦大硕士回炉读大专

2015-11-19洪乐

福建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针灸医学同学

本刊记者 洪乐

吴艺晖只是一个普通人,却是一个追梦者。她的梦想普通而坚定——要当一名中医。为此,三年前她不畏非议,以985高校硕士毕业生的身份,回炉读大专。

2015年7月,40岁的吴艺晖在毕业典礼上领到医学专科毕业证书。而且,她不单梦想初步实现,还获得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三丰收。

180度转弯

吴艺晖祖籍泉州,在厦门长大,生长在一个医生家庭。她的父亲吴家庆,是厦门市中医院一位知名的中医针灸医师,师从针灸专家陈应龙,母亲则是一名妇科医生。吴艺晖还有一个哥哥,父亲原想让哥哥子承父业,但是每个人兴趣不同,他只是跟着父亲学了推拿。因此,父亲想让吴艺晖继承自己的针灸技术。

然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轻易获取,也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时期,吴艺晖认为行医是一份苦差事,收入低而且责任大。父母都是医生,平日里工作繁忙,总是不在家,从小吴艺晖便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些抗拒。因此,18岁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没有听从父母让她报考医科的意愿,而是选择了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但是,梦想的来临,让原先的道路都被推翻,给她的人生带来180度的大转折。

2004年的一天,有一对姐弟来到吴家庆的诊室。姐姐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无法行走,弟弟出现了脑瘫的病状,在求医遇上死胡同的情况下,他们找到了吴家庆。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奇迹发生了,脑瘫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父母很感激,特意带着孩子登门感谢。

吴艺晖,1975年生,祖籍泉州,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厦门大学,为了取得执业医师证,继承父亲针灸衣钵,2012年她回炉读大专,2015年7月再一次大学毕业。

吴艺晖被打动了:“那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怎么能因为后继无人而失传呢?”一颗从医梦的种子从此驻扎在了吴艺晖的心里。

在同父亲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她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下了辞职回家学医的决心。那时,她每月工资4000元,已经是“白领”一族了。要不是亲眼看到针灸带给患者的改变,也许她的一生就会那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了。

在他人诧异的眼神中,吴艺晖递交了辞呈,回家跟着父亲学起了针灸。

“那个时候真的是心惊肉跳,整个人都非常紧张,全身都出了汗。”这是吴艺晖第一次试针的心境。

不过,一个对针灸事业下了那么大决心的女孩,有什么事难得倒她呢?慢慢地,对那一根根细针,吴艺晖驾轻就熟了。

一波三折学医路

因为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的知识,与医学八竿子打不着,为了在临床时,有理论知识作后垫,也为了自己能在医学道路走得更远,吴艺晖又下了一个决心。她决定考研,目标是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然而,这个过程同样艰难。由于吴艺晖原先念的是文科,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理科,跨度太大,第一年考研,她没有考上。不过,第二年她就顺利成为厦大的硕士生,还拿到了公费资格,成为她的导师首次招收的文科生。

2009年,34岁的吴艺晖研究生毕业,然而此时她发现自己依然没法取得执业医师证。按照有关规定,要想取得执业医师证,就得系统地接受三至五年的全日制医学专业教育。

这对于吴艺晖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抉择。是再次参加高考上医学院校,还是将医学梦停留在半路,止步不前?一个硕士生选择回炉高考,其他人会不会用异样的眼神看她?年龄不饶人,将三年时光继续花在求学道路上,值得吗?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前,吴艺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父亲最了解我,他自始至终都非常支持我的选择,期待我继承针灸。”父亲的支持,对针灸梦想追求的炙热,使吴艺晖快速调整自己,进入了高考复习状态。

高考报名时的场景,带有喜剧感。由于距离上一次高考时间已久,吴艺晖找不到自己的高中毕业证了,于是带上了本科和硕士证书。

招考老师纳闷地问:“你是来凑热闹的吧!不能这么开玩笑的。”

“我就是来报名,我就是要参加高考。”察觉到吴艺晖的认真,招考老师的表情由纳闷变成了目瞪口呆。

吴艺晖再次参加高考,总分是386分。尽管这个分数比起上次高考时不算高,但是准备时间短、专业跨度大,吴艺晖已经尽力了。

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最终成为该校建校以来学历最高的新生,一时引起广泛关注。

收获满满的三年

刚上完课,吴艺晖(右)与同学一同走出教室。

从厦大的研究生到卫生职业学院的大专生,面对这样的落差,人们可能多少会些失落。而吴艺晖对这次回炉重读的学院的评价是:“校园环境也不错,虽然小了点,但是被浓浓的人情味包围着,很有温馨之感。”

一辆单车,夹着书本,就这样,吴艺晖再次开启了学生模式。“每天除了上课,下课上上网,基本过着学校、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5点起床,练瑜伽,给自己煮粥,顺便看书,温习功课。晚上到操场跑跑步,回到宿舍和舍管阿姨聊聊天,八九点就睡了。当然,有时也出去逛逛街。”这大致就是吴艺晖一天的生活。她将自己的校园生活形容成“单纯又快乐”。

短发齐整,双眸明亮,鼻梁架一副眼镜,这股知性范儿,使得的“70后”的她身处一群“90后”同学中,一点都没有突兀感。虽然年龄差距大,但吴艺晖却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同学们都亲切地管她叫姐。

“平时我上课的时候也会跟他们一起探讨一些专业课上的问题。”因为有医学基础,她的专业课学得比其他同学好,大家遇上不懂的问题请教时,她都认真地帮大家答疑。

在学校期间,吴艺晖充分利用自己懂中医的优势服务大家。平时,她帮同学把脉,从中医的角度提出建议。由于经常给舍管阿姨把脉,传授养身知识,一位阿姨还认吴艺晖做干女儿,当班的时候,总会叫干女儿到她那儿吃饭。

大学同窗的情谊是宝贵的,今年毕业的吴艺晖对这些“90后”同学充满了不舍之情。“过去,大家一起学习作战,一起分享故事,一起外出逛街,毫无隔阂。”

这三年,吴艺晖收获了满满的友情。

在学习上,吴艺晖也没落后。她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每学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在最后一个学期中,吴艺晖又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并且获得了优秀毕业生、优秀实习生实习队长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吴艺晖还收获了迟来的爱情。大专一年级下学期时,她的初中同学邱辉陪同父亲来找吴艺晖的父亲治疗,在之前,两人已经多年没有联系了。一年后,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现在两人感情稳定,也有了结婚的打算。

“中医很深奥,要学到真本领,毕竟未来赚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要名正言顺地行医,就得一步一步来,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医者的自我历练

既兴奋,又忐忑,这是吴艺晖拿到医学专科证书毕业那一刻的心情。吴艺晖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吴艺晖说,三年的学习,自己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很大的补充,“我临床上有些经验了,在学校里主要学习理论知识,临床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从去年5月起,吴艺晖就开始实习了,在医院的科室里,她接触到了西医的临床实践。作为一个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她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

很多人认为中医和西医是格格不入的。可是,吴艺晖却以另一种视角将两者相结合。从中医的角度,吴艺晖整体性地去思考人体病症。同时,从西医的角度,她对人体骨骼的形成、肌肉的走向等进行思考,从细微和宏观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疾病病理、病症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能使思维更加完善。”

在西医和中医之间,出于父辈的影响,吴艺晖还是喜欢中医多些。

“中医很深奥,要学到真本领,毕竟未来赚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要名正言顺地行医,就得一步一步来,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吴艺晖认真地说,她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医学,就要一生为之努力。

吴艺晖的打算是回家后先继承父亲的中医事业,开设以针灸为特色的门诊。“我希望能用最少的成本,去帮助更多的人。”

此外,她还继续努力着,准备在今年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对于更长远的计划,吴艺晖说:“等门诊上了轨道,让自己再沉淀几十年,想开个‘国学班’,培养孩子中医知识。”

猜你喜欢

针灸医学同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