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高校协同创新探析

2015-11-19张茜

天津经济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区域

◎文/张茜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高校协同创新探析

◎文/张茜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高校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情境、协同创新内涵及高校协同发展现状,梳理京津冀一体化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战略协同、组织创新,促成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共享与整合,探索建立高校协同发展的机制,提出完善京津冀农业高校协同创新的建议,进而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

京津冀一体化;高校;协同创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始于一域却剑指全局,迫切需要进行政策对接、产业整合。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结合点,在科技创新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和实现区域内教育、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机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

一、京津冀一体化与高校协同创新

(一)京津冀一体化助推高校协同创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从根本上为高校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鼓励和支持各高校突破地域、主体的限制,深入落实区域驱动的发展战略,融入协同创新的环境,探索学校自身特色与协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路径,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强校际、校所、校企合作,合力解决科研难题,联合培养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向高水平的大学迈进,提高办学质量,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二)协同创新支撑和引领京津冀一体化

区域发展,文化先行。京津冀高校科技资源丰富,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多,但是科技资源相对分散,三地水平差异比较大,创新协同不够。高校协同创新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多方合作,促进和实现区域内教育、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联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合作研究的平台,乃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群,最终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推进京津冀经济的创新发展。三地高校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点,为京津冀一体化实现途径提供了借鉴。

二、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和“2011”计划发展战略下,三地高校进行了有益地实践,如: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联合成立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三校联合成立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京津冀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京津冀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等;中国农大等三地农业院所联合成立“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如下特征:

(一)主体多元,条件优越

从京津冀三地主体资源来看,除政府主体外,还包括其他14个部委主管部门,共17个办学主体,更是涵盖了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大中小型企业众多,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为高校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二)资源不均,共享有待优化

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上来看,高校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交叉分布,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首先表现为省(直辖市)间的分布不均衡,京津地区高校密集,京津冀北部和南部的边缘地带高校匮乏,其次表现为省(直辖市)内的分布不均衡,高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从资源共享上看,尚未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迫切地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深入合作,谋求更好的发展。

(三)渐进发展,协同有待深化

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地方教育政策的保护,从某些层面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梯度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从某一学科来看,协同发展迅速,但从整个高校体系来看,协同创新呈现渐进发展的态势。

从协同范围来看,三地的地缘,使得三地在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方面存在着均质化的发展趋势,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不明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协同中没有优势,自身缺乏参与协同的动力。另一方面,从协同方式上来看,流于形式,实质性合作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教师合作项目、参加学术交流等,没有涉及到实质的联合培养学生,或者说联合科研平台、研发中心的建立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从政策层面建立有效的专家资源交换、科技资源共享等体制机制以及创新战略联盟,深入推进三地协同创新。从总体上来看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

图:京津冀农业高校协同创新路线图

三、高校协同创新的建议

在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中,探讨高校协同创新,需要京津冀有自上而下的发展战略,促成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跨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与自由流动,即实现高校协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组织创新和资源整合。

(一)战略协同

制定京津冀三地的高等教育战略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消除政策障碍。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三地高校建立和完善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完备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标准,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主动参与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于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调整,鼓励北京的部分高校向河北等周边地区外移,廊坊、保定等地做好承接工作,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以此实现跨区域的深度合作,减少同构竞争压力,减少资源重置、浪费现象,实现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带动其他的发展。

(二)组织创新

高校要理清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方深化合作,建立高效内部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学科优化,形成科技发展合力。对外协同创新,努力搭建各学科、科研难题的协同网络,“由点连线成网线面”,与其他院校、企业、研究机构、地方多方合作,并谋求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科技研发、产学研协同展开合作,参与国际合作协同,通过组织模式、结构创新支撑高校协同发展,盘活教育网络。

从区域人力资本上来看,主要包括研发人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专业的服务人员,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促成先进技术和高效生产。团队有效的将独立的个体转化为整体实力,科研团队是科研与创新的结合体,创新是团队的本质特征,科研是团队的主要任务,科研团队是实现学术创新的组织创新模式,也是实现高校协同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协同创新的科研团队应是综合多学科优势,集中优势力量建立合作创新网络,系统性、规模化地开展国家亟需、重大战略性科研任务。通过建立结构合理的组织队伍与灵活高效的机制,促进跨学科、跨区域的融合,破解科研难题,促成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融合,提升科研实力,助推高校协同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资源共享

京津冀地区具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应在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从教育外部环境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显著的资金、人才和科技优势;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制造业发展,港口城市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京津两地对人才、资金、科技吸引力显著。河北省地域辽阔,可以满足高校发展的地理条件,但从吸引力上看,科技、人才、资金尚待优化。从教育的内部环境来看,高校研发中心、科研基地的发展亟待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自然、社会资源。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京津冀高校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对于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整合、互用,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人才、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形成区域间的资源优势互补,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与支撑。

通过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完善体制机制,为协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组织结构的创新与优化,增添协同发展的内部动力,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为协同创造条件,促使高校在众多学科、学术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创新进一步的驱动发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并向市场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推动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2]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3]钱秀菊,孟宪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2):116-117,137.

[4]祁娟.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模式与运行机制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5).

责任编辑:孟力

F127

A

1006-1255-(2015)11-0011-03

2014年度天津农学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青年哲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4S01

张茜(1987—),天津农学院科技处。邮编:300384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区域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分割区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