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3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015-11-18冀敏邵丹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受血者制剂红细胞

冀敏 邵丹

(1.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中心血站 河南 安阳 455000)

输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受血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剂过程中、输注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1]。输血不良反应是影响临床输血安全,困扰输血界的一个大问题[2]。针对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国内文献大多数是围绕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输注成分血种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3-5],并未涉及到输血不良反应的首发不适症状、发生时间及处置缓解的临床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安阳地区某医院21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病历档案,统计了受血者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第一不适症状的表现、第一不适症状出现的时间、发现第一不适症状的人员类型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第一时间医护人员采取的处置方法,为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及采取有效处置方法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安阳地区某家医疗机构临床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3种血液成分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病历档案213例,年龄3~81 岁,分部于内科、妇科、产科、骨科、消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普外科等科室,所有受血者的生育史、输血史、输血次数、输血不良反应第一不适症状、发现第一不适症状后的处置方法、出现第一不适症状的时间及输血量,第一个发现不良反应的人员类型及不良反应消失时间等病史均记录完整(档案记录不完整者未统计在内)。

1.2 病例资料的获取 按照卫生部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发血时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临床医护人员严密观察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受血者情况,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由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并立即通知输血科,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与患者血样连同未输完的血液制剂送回输血科。输血科根据收集到的由临床医护人员逐项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有关核对和处理,并登记整理资料。

1.3 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 发热反应:输血开始至2 h 内体温升高1℃以上,出现畏寒、发热、出汗,部分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头痛等,血压无变化;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般不发热,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溶血反应: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出现寒战、高热、腰背剧痛、面部发红、尿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或全麻状态下,手术中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患者发生无法解释的血压下降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 软件,定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不适症状 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第一不适症状主要为荨麻疹,且血浆所致输血不良反应占比最高(55.87%)。见表1。

表1 3 种血液成分输注后出现第一不适症状类型分析[n(%)]

2.2 第一不适症状出现时间 3 种血液成分输注后第一不适症状出现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与血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与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与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血浆输注后第一不适症状主要发生在整个输血过程中及输血结束后24 h 内,无时间特征;血小板输注后第一不适症状主要发生在30 min以后即输注结束后24 h 以内。见表2。

表2 3 种血液成分输注后出现第一不适症状的时间分析[n(%)]

2.3 第一不适症状发现人员类型、处理措施分析21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发现第一不适症状的人员210例(98.59%)是受血者本人或受血者家属,3例(1.41%)是医护人员主动巡诊发现。211例(99.06%)的临床医护人员采取的第一处置方法是立即停止输血,仅2例(0.94%)的医护人员采取减慢输血速度,对症治疗的处置方法。

3 讨论

发热是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77.93%的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症状多表现为荨麻疹,可能是由于临床输血实践中常常在输血前应用退热药预防发热性输血反应,从而掩盖了一部分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血浆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血液制剂,我们将血浆类的血液制剂定为输血高危血液制剂;其他多个文献也显示具有输血史、妊娠史的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高[6-8],我们将此类受血者定为输血不良反应高危人群;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高危血液制剂输注时更应加强输血巡诊,密切观察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根据第一不适症状的发生比例及主要表现症状协助指导输血巡诊工作。

血小板输注速度要快(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一般为80~100 滴/min,1 个机采血小板治疗量(250±25)ml,应在30 min 左右输完,以迅速达到1 个止血水平[9]。本研究结果显示输注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中79.31%的第一不适症状发生在血小板输注30 min 以后,提示血小板输注完毕之后仍应密切观察受血者体征变化,预防血小板输注完毕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输注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受血者和献血者自身因素、受血者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及血浆蛋白含量无关,导致输注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异源血浆蛋白的输入[10]。对已经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而需要再次输注血小板的受血者应选择洗涤血小板,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者,应主张采用HLA 配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是否需要停止或暂停输血应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受血者的病情决定。输注红细胞制剂时可在症状控制后继续输注,输注血小板制剂时应根据反应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轻度反应只需暂停或减慢输注速度,再用退热药、抗过敏药治疗控制症状;中、重度反应者应根据病情、血液制剂种类、保存时间慎重考虑,如决定继续输注,应先用药治疗控制后再输注;中、重度反应者不宜继续输注时还应给受血者退热、抗过敏及支持疗法;重度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输注并保持静脉通道畅通。本研究结果显示,99.06%采取的第一处置方法是立即停止输注,仅0.94%采取减慢输注速度、对症治疗的处置方法。应加强普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知识,提升医疗人员应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能力,提高临床输血效果,减少血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住院即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理论上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医护人员巡诊发现,但现实工作中因诸多因素,医院方面往往做得不够到位,21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仅有1.41%是由医护人员主动巡诊发现,说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综上所述,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制剂时,应准确掌握常见不适症状的首发表现形式,加强输血巡诊工作,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置方法,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1] 席惠君,叶萍.临床输血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9-158.

[2] 刘景汉,兰炯采.临床输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7-425.

[3] 赵晓姬,方华,李长琴,等.9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1,24(2):93-95.

[4] 卿文衡,唐业华,吴华.58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学与检验,2010,7(21):2386-2388.

[5] 杨芳年,郭玉嵩,林天平,等.113例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915-916.

[6] 杜红梅,何天辉,赵民霞,等.48例非传染性输血反应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10-11.

[7] 孟庆艳,李聚林,陈贤华,等.15002例受血者中输血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72-573.

[8] 杨秀华,吴瑜霞,黄建云,等.某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2):113-115.

[9] 赵存英,张振惠,黄泽民,等.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护理质量控制[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4,16(1):49-50.

[10] 刘赴平,何子毅,祁妙华,等.单采血小板输注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5):701-704.

猜你喜欢

受血者制剂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