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写作行动方案研究

2015-11-18刘洁

老区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手册英语专业习作

刘洁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写作行动方案研究

刘洁

[提要]文章是针对思辨能力缺失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影响进行的为期二个学期的行动研究报告。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写作内容单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现象,传统的写作模式已不能适应英语写作要求,思辨能力培养被众多的外语研究者所重视。研究采用英语写作手册、网络平台、多元反馈模式等形式,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能力。

思辨缺失;行动研究;英语写作手册

一、引言

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课训练都是在“识记”和“理解”层面展开,而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的应用、分析和评价阶段,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不足,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被称之为“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文秋芳等,2006)。越来越多的英语界专家认识到,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思辨缺失症”。英语专业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有效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英语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英语写作课程之中,是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七个基本环节:即构思、定题、立意、取材、布局、反馈和修改,教师应该在各个阶段有重点地培养读者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构思到立意阶段反馈到修改培养读者意识;布局到表述阶段是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反馈到修改阶段的目标是增强读者意识,提高思辨能力。基于多元反馈模式的教学是拓展提升学生读者意识和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分析

笔者从事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已有近十年,该校在改制之前是成人本科教育学院,承担在职教师的继续学历教育,由于成人学生的特点:学习动机明确,主动参与性强,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有自我的价值观,学习目的明确,记忆力减弱但是逻辑性增强等特点,成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试学习模式较明显,因此在写作课堂中采用的成果写作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作文内容普遍有一定的深度,对问题的研究较透彻,深受学生的一致好评。随着该校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生源转变为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90后的特点,表现为:个性明显,价值观多元化,学习主动性不强,功利性行为多等,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明显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代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课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写作内容单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写作时思路不够开阔,常常找不到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容易出现辞藻堆砌,句式结构单一,变化不多,没有创意,不会自我修改作文等现象非常明显。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不足,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被称之为“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文秋芳等,2006)。

针对以上英语写作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本课程组进行了反思和讨论,了解和学习了行动研究法,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写作课进行观察和反思,做出了改进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努力,制定了关于依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写作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方案,该研究从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共持续一学年。

三、行动研究方案

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习作中的“思辨缺失”现象,本课程组提出了创新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改善思辨缺失现象的几点建议,对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研究。

英语写作,特别是专业英语写作,应注意文章的语篇模式,在专业四、八级考试中,也将内容放在最重要的考核要点,占分值的50%,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应该侧重学生写作内容的训练。由于学生对自己没有总体规划,没有养成对身边的事情和任务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对自己的习作没有修改和重写的做法,往往是教师批改之后,看看评语就作为写作任务的结束。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写前阶段的头脑风暴和撰写提纲是有效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写后阶段的自我评价、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更是可以帮助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习作,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这一系列的写作过程时,应该全程监控自己的过程,并且不断地反思、分析,在提高写作的同时,完成了思辨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写作的过程的记录,建立学生的个人写作档案,将学生的写作过程全面地记录下来。手册共分三大模块,包括写前过程的头脑风暴、收集信息、列提纲;写作过程的初稿、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阅;写作后的修改稿和定稿等等,一系列完成的写作记录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可以对整个写作过程有个清晰的了解,对自己的习作不断地回顾与反思,同时参照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从构思、结构、语气、逻辑关系和篇章的连贯性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表1 写作手册实施时间安排表

四、观察与调整方案

每次作文的完成时间为四周,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之后,本课程组成员发现,多数学生对于写作手册的使用表现出积极态度,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多数同学能积极参与,但是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有限,学生仍然认为教师具有权威性,因此小组讨论的效果并不理想,写作过程耗时长,现有的写作课堂时间远远不够,虽然有要求利用课余完成,效果却不佳,有少数同学对于多稿修改有排斥,不愿一稿再稿的修改。针对此现象,本课程组调整了写作过程,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在写作之前进行了小组讨论反馈培训,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小组反馈的目的和做法,邀请了本课程组及省级精品课程组成员共8位老师参与到实践当中,要求教师在面对面的反馈中能一对一指导习作,同时要求将讨论过程记录下来,以备学生积累可供修改作文时参考的反馈意见。英语写作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将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完成平时习作以及期末考试都纳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作业成绩占写作总评的50%(作文的评分标准参照专业八级考试的要求,内容占60%(其中论点明确性,论据的逻辑性及论证的透彻性各占20%);语言表达占20%,组织结构占10%)。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和完成写作手册占30%,期末考试占20%。

五、总结

了解在行动研究实施后学生在写作水平、学习态度、写作能力的状况,本课程组采用了问卷调查、学生写作手册的记录和网络平台写作考评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变化,同时教师通过学生课堂观察和反思来总结反思自身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的变化。

通过本次行动研究实践,课程组发现:

1.设定真实性写作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英语写作课程中,设定选择真实的写作任务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考虑选择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因此解决问题。由于写作任务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联,学生往往表现得“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生的信息储备,对困难和问题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学生会更乐于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以帮助学生重视感知、反思与领悟能力,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同伴反馈与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思辨能力

同伴反馈是过程英语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反馈模式可以在学生中培养一种读者意识。同伴的反馈将帮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习作;使得学生成为一名独立的作者,并且培养学生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文章,学生可以养成以读者的身份看待自己习作的习惯,培养写作批判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坦诚,当面指出对方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之后进行文章的修改,将传统的“教师修改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和学习过程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反思互动、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且在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因为年龄相符,学生们将更能激发写作的火花,达到培养思辨能力的效果。

3.建立学生个人写作手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分析能力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学生个人写作手册的实施将学生的写作过程记录下来,写前阶段的头脑风暴和撰写提纲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写后阶段的自我评价、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更是可以帮助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习作,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这一系列的写作过程时,应该全程监控自己的过程,并且不断地反思、分析,在提高写作的同时,完成了思辨能力的培养。

[1]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The Delphi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Research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Prepared for the Committeeon Pre-college Philosophy[D].ERICDoc No Ed 35423,1990.

[2]Paul,R.Critical Thinking:How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a Rapidly ChangingWorld[M].SantaRosa,CA:Foundation forCriticalThinking,1995.

[3]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4]徐昉,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多视角理论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11(2).

[5]文秋芳,论述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6]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7]何其莘.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8]胡文仲.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再思考[J].北京:外语界,2008,(5).

[9]李莉文,试析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J]北京:中国外语,2010,(6).

刘洁(1978—),女,南昌师范学院外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江西南昌330032)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研究项目“依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英语写作教学改革”(12YY10),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院级课题“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12JY01),南昌师范学院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责任编辑:刘忠林]

猜你喜欢

手册英语专业习作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习作展示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