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辅导中的情感投入之我见

2015-11-17薛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导演艺术

薛飞

关键词:作文辅导 情感投入 艺术 导演

我们不能不承认,素质教育的提出,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也使语文课写作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材料和话题的铺天盖地,无限开放;另一方面,却是学生的目不暇接和教师的手忙脚乱。这就造成了一种学生写作难,教师的辅导更难的两难境地,这已成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呼唤“创新写作和绿色作文”。话题的多元性也以味着不确定性,教师的指导就显得空掉乏味,理论加经验也就成了作文的全部内涵;以不变应万变成为作文辅导的万能公式和不二法门。也造成学生不愿写作和教师指导犯难。有些学生竟提出让老师写范文,公然叫板。从而使作文辅导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为此,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如何来搞好我们的作文辅导,提高我们的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语文教师应该明确:作文辅导不是“技术”而是“艺术”

过去以往,我们大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重技能、技巧的训练、掌握,而忽视了文学的本质属性。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包括问题的选择、修辞的铸炼、手法的运用等在内的强化训练。这大大地造成了学生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作为文学作品的灵魂和生命的内容。使它被掩盖在形式的华美外衣下,学生的作品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标本,倘若我们教师对话题材料和学生作品进行简单的“拆卸”和“重组”,而是细细地品味,那就很有可能感染和打动学生,促使他们也同样用艺术和审美的方式,来解读材料,并由此产生创作的原动力。则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打动人,才能使学生的作品更具艺术震撼力。

二、语文教师的要明确:辅导教师不是“编剧”而是“导演”

假如我们将话题材料比作影视题材,那么,学生就是编剧和演员,教师应是出色的导演。一方面,教师自己要拥有大量的创作素材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他更要把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感悟全面而透切地传送给学生,并最终通过他们展现给读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调动他们的创作、演绎潜能,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以独特的方式演绎它。从而成功朔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完成自己的作品,最终为观众接受、喜爱。这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话题材材料的共同解读,实现与读者的交流。教师应逐步摆脱“一厢情愿”的讲解、指导和赏析,转型为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演绎。这样才能更深层地发觉话题材料的内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充满生盎然生机。让每一个学生用纸笔来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用文字来释义他们的生命体验,用至诚、至真、至爱来展现自我的真实。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作“至情至性”。这其中,教师的感情投入显得十分重要。总之,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就让我们教师的真情实感的涓涓细流不断注入作文辅导这半亩方塘之中,使这一鉴池水清彻澄碧,云影倒映,成为“创新写作”的不竭之源,成为语文教师中的“难老之泉”。

猜你喜欢

导演艺术
纸的艺术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