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高级英语翻转课堂改革探索

2015-11-17朱凤梅

职教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技能

□朱凤梅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高级英语翻转课堂改革探索

□朱凤梅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日趋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翻转课堂的探索行列。但是,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要不要翻转”、“翻转多少”和“如何翻转”无疑是教师们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高级英语课程的翻转实践,探讨英语技能类课程的翻转可行性,认为高级英语课程在翻转的量度合理的前提下,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重输出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翻转课堂;高级英语;输出驱动

在高等教育界,2012年被称为慕课(MOOC)元年,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Udasity,edX)出现。从开放课程到微课再到慕课,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教育的挑战日趋显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翻转课堂是慕课背景下,有效利用数字资源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教学方式。面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有一部分人持怀疑的态度,消极认为课堂翻转了,教师的作用还如何体现;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在所授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但是,翻转课堂的可适用性问题应该是我们首要需要思考的,而翻转的量度和翻转的具体方式也是翻转课堂改革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本文基于高级英语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探讨英语技能类课程“要不要翻转”。在此前提下,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实证讨论课程该“翻转多少”和“如何翻转”。通过研究,旨在为英语类课程的进一步翻转改革尝试提供经验借鉴。

一、“翻转课堂”的兴起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解决学生经常因为天气或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而落下很多课程以致于跟不上教师上课步调的问题,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过程以及教师讲课的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借此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1]。此后,这种做法通过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办的可汗学院得以进一步实践,而“翻转课堂”也逐渐成为全球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加拿大《环球邮报》将其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在翻转课堂日渐兴起的过程中,国内的学者对翻转课堂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应用上的探索。笔者以“翻转课堂”为篇名关键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找到1631篇相关论文,其中核心类期刊257篇。而以“翻转课堂”和“英语”为篇名关键词检索到的276篇相关论文中只有6篇发表于2013年,2014和201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74篇和196篇,呈显著的增长。并且,研究的方向也有从理论介绍向具体应用策略转化的趋势。足见,翻转课堂理念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充分的关注。

二、要不要“翻转”

虽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拿来主义”。能否适用“翻转”取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及其对“翻转”形式的接受度。撇开这些因素盲目“翻转”,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代价。由此,笔者以高级英语为例探讨英语类课程要不要“翻转”,“翻转”能否助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英语类课程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规定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2]。与2000版相比,培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取代了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很可能意味着英语专业凸显语言技能教学的思想[3]。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依赖过去几十年的 “填鸭式”教学方式,大量的学生只能说“哑巴英语”。而要通过课程教学达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英语类课程目标的理想达标,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文秋芳教授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假设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二是就教学目标而言,培养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说、写、译表达性技能为显性考核目标,听、读接受性技能仅为隐性目标;根据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可以从说、写、译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输出技能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4]。

《高级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语言技能课程肩负着提升学生有效语言输出能力的重任。但是,就如很多其他的英语技能课一样,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短短的45分钟内又能有多少时间真正的练习输出呢?“翻转课堂”的理念契合于输出驱动目的下的英语技能类课程目标,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重构了传统教学的结构和方式。通过课堂翻转,使学生充分的利用课外学习时间,为学生争取更多课堂操练时间,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落实“学习者为中心”及“输出驱动下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增加学生主动输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达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

虽然理论上“翻转课堂”能助力高级英语课程达成促进学生输出的目标,但是学生对这一新兴教学法的接受和认同也是“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实行的重要决定因素。让英语专业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课前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上,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笔者在实行“翻转课堂”的170名学生中做了期中和期末两次调查,定性的收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反馈。在包含9个对“翻转课堂”评价的期中调查中,只有6.18%的学生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无异,使其感到倦怠,或是倾向传统课堂。而11.7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24.07%表示 “翻转课堂”让他们在课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各有17.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让他们摆脱了传统课堂中枯燥的词汇讲解和学习环节,课堂的活动让他们有效的训练了语言技能;各有11.73%的学生表示他们表达的几率较传统课堂有所增加并期待下一次的“翻转”。

期末采用的五级量化问卷表进一步清晰地反映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在满意度调查项目中的四个细分项(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对教学视频等网络课程资源的满意度、对老师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及对翻转教师的教学环境的满意度)中选择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比例分别为93.88%,93.88%,97.96%和100%。91.84%的学生表示希望在以后课程中继续采用这种模式学习并会推荐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给其他老师和同学。

综上所述,在高级英语课程这样的英语技能课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有利于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提供输出的机会,符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良好的设计和完备的设施也能让学生克服对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恐惧,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欢迎“翻转”的形式。

三、“翻转”多少

在明确了“翻转课堂”在英语技能课中的可行性后,教师应根据课程类别和内容考证“翻转的”度和量。是全部“翻转”,把所有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课程,或称“微课”,供学生课外网上学习,然后经过一定的交互后,在见面课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内化和提升?还是部分“翻转”,将一些适合通过录制视频的知识点抽离出来,交由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通过课堂展示完成内化,而一部分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留由教师在传统课堂上进行精讲,让学生精练,综合两部分达到教学的效果?

要回答这一问题,不得不回归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前文提到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语言技能,因此,输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没有足量的输入又何来高质量的输出?仅凭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视频和线上讨论,很多较难的语言点还是不能为学生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其次,现实中,学习英语的学生都还面临英语等级考试任务。笔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语法、语言点的反复练习和掌握。另外,教材内容的差异也需要教师考虑哪部分内容适合“翻转”,哪部分内容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更佳。因此,笔者认为英语技能类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尝试中适宜采用部分“翻转”的方式。

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第一学期的教学中,笔者和课程组教师根据文本特点,选取了主题涉及美国文化、历史的3个单元作为“翻转”尝试的“试验田”。其余关于行刑、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等单元采用的是精讲精练的方法。在“翻转”的试点单元中,课程组教师发现文本处理不可或缺。因此,中期做出了调整,每个单元安排2次“翻转”见面课,同时,安排1次文本难点处理课。所以,高级英语I的“部分翻转”课时安排见表1:

表1 高级英语I的“部分翻转”课时安排

综上,高级英语课程“翻转”尝试采用的方式可以被概括为 “部分单元翻转+翻转单元中的部分翻转”。事实证明,采用这样的灵活方式,能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促成更多的有效输出。

四、如何“翻转”

关于如何“翻转”,国外的教育者在教育思想、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方面都做过很多的尝试,具体方法因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而异,如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老师在教英语、科学和技术课时,并不是在每节课中都使用翻转教学。她采取的翻转教学形式不是每晚都分配给学生教学视频,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通常分发给学生的是一些用于建立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的简短片段,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新的信息时才使用翻转模式[5][6]。国内在这方面的尝试主要集中在2013和2014年,热衷“翻转课堂”的教师们[6][7][8][9]在所授的英语技能课中应用这一新兴的教学法,并讨论了“翻转课堂”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但是,笔者在已有文章中找到的具体“翻转”的课堂组织方式不够丰富,下面就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探讨英语技能课运用“翻转”的基本模式和具体课堂组织方式,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翻转”基本模式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10](见图1)。

图1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图

高级英语课程组借鉴Robert教授图形,根据课程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了课程翻转示意图(见图2)。

图2 高级英语课程翻转示意图

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输出”为目的,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教学方法。“翻转”部分选取课程内容和主题较为生动的单元,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分课前-课中-课后,使学生完成对词汇的掌握,文章大意的了解;进而在课堂中主要开展学生为中心的词汇测验、主题陈述、翻译、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扎实掌握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完成后通过课程网站进行学生掌握情况的检测,鼓励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赛、英语沙龙等实践活动,同时进行效果评价和反思,以助后续翻转课堂更好地开展。

(二)“翻转”的具体课堂组织形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部分在于形式翻转(学生完成视频观看和在线互动)后,在有限的课堂中,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和输出。高级英语课程以文本为依托,通过教师反复研讨和推敲,设计了丰富的“翻转”课堂见面课的组织形式。以下是课程组在部分“翻转”单元中几个有特色的课堂设计:

1.“找茬”游戏。How America Lives一文是James Albert Michener 20世纪80年代作品,反映当时美国社会与50、60年代社会对比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单元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文本讲解和分析进行视频录制,由学生进行线下学习,同时进行线上提问,见面课主要进行“找茬”游戏(分小组分角度找出文本描述的美国社会生活状态与现今社会的出入)、深度讨论及测试。课后为学生提供《透视美国》纪录片,使学生更加深度的了解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具体课堂活动安排见图3(以第一小节为例):

在找茬游戏中,学生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辩论、角色扮演、Talk Show等等,学生享受表达英语和表演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组教师就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采访了三位美籍人士,在学生的“找茬游戏”结束后为大家提供最真实的美国现状信息,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2.全班大型游戏。笔者教授的高级英语课程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课程内容模块化改革,即课程组根据课文主题将所授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以使学生更深好的理解相关主题,并能做更为深入的讨论。如The Fourth of July、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两个单元和The Struggle to Be an All-American Girl、How America Lives两个单元被模块成了美国历史和美国人生活方式两个模块。在课程“翻转”后,课程组教师根据两个主题设计了两个全班的大型游戏,学生课前准备,教师线下辅导,每个游戏2个课时课堂完成。以第二模块为例,课程组设计了To Be Back or Not游戏,情景设定美籍二代华人Peter在美国拥有不错工作的,但其留美求学的中国女朋友学成归国。全班其他同学被设定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如Peter父母和朋友等。在游戏中,Peter需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关于他回国还是留在美国的大讨论,每一位同学需要给予自己的角色表达观点,试图达成说服他留下或是回中国的目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还能发现如自己存在着中式思维这样的问题。

图3 “翻转”的具体课堂活动安排图

3.大嘴巴说英语。习惯传统教学方式的英语专业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主动开口说英语。而主题陈述(present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又是“翻转”课堂中最常用的方式,因此,改革之初,课程组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大嘴巴工程,即在每一个需要学生开口,老师做听众的环节标注一张红色的大嘴。久而久之,学生一看见到红色大嘴标志,就自觉的张嘴说英语了。

所谓教无定法,只要用心,教师在每个“翻转”的单元应该都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既有趣味性,又能促成学生高质量语言输出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高级英语翻转课堂尝试,关于翻转课堂的三个基本问题得以较好的回答。首先,在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提升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目标,因此,翻转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翻转的度量要适当控制,每个单元安排两次翻转,两次文本处理的“部分翻转”形式较为适合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同时,翻转的形式应根据文本和主题的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Bergmann,J.&A.Sams.Flipping the Classroom [M].San Bruno:Tech&Learning.2012:42-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Z].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9.

[3]常俊跃,等.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6):933-940.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5]王红,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6]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7]潘月明,王昌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践——以《最新流行英语口语》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6-440.

[8]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9]龚红霞.试析“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部分实践和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4(9):239-241.

责任编辑 时红兵

朱凤梅(1981-),女,浙江桐乡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高级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编号:kg2015479),主持人:朱凤梅;2015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课程项目式翻转课堂研究”(编号:G15JY-13),主持人:王琦。

G712

A

1001-7518(2015)32-0067-05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技能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