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地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评估——以河南省为例

2015-11-17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农田社会保障核算

杨 洁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46)

农业具有多种功能,这一观点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稻米文化”理念中被提出[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对农业的多种功能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根据谢小蓉[1]农业多功能研究综述,不同专家学者对农业多种功能的分类从两类到八类不等;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强调了其食物安全、环境外部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根据孙新章[2]的观点,农业的多功能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农产品生产功能;二是经济社会功能,其中的社会保障功能是中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的一个特殊功能;三是生态环境功能;四是文化休闲功能。李传雄[3]的观点与此类似,指出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和供给农产品、获得收入的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农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农业多种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概述

农田生态系统作为承载农业生产活动的地理空间系统,因农业自身功能的多样性而被赋予了不同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然而,在目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往往参照纯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和方法,没有考虑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尤其是忽略了农业社会保障功能。如肖玉、谢高地等[4]只对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包括吸收 CO2,释放O2、NH4、N2O和CO2四项功能及其所产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张丹、闵庆文等[5]对从江县传统稻鱼共生农田生态系统在提供初级产品、调节大气成分、保持土壤肥力、病虫草害控制、净化空气、水调节等的服务价值进行了综合计算;杨志新、郑大玮等[6]与张丹等[5]的研究类似,对北京郊区农田系统上述几种功能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所不同的是张丹等的研究区域是传统农业地区,农田、森林、草地多种类型生态系统交互共存,因此综合研究了三种类型生态系统以上诸方面当中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的价值;而杨志新等的研究只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而且分别研究了种植不同类型作物农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并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刘某承、张丹、李文华等[7],分别对青田县常规稻作和稻鱼共生两种不同农作模式在大气调节、营养物质保持、病虫草害控制、水量调节、观光旅游、水污染防治等生态服务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核算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产品提供经济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稻作要高于稻鱼共生方式,但是在综合考虑了生态服务价值之后,后者要远高于前者。赵荣钦、杨浩等[8]对农田生态系统在提供产品、原料、碳汇服务、改良土壤、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提供自然环境的美学、气体调节、土壤保持、养分循环等方面的服务价值进行了综合计算和评价;孙新章、周海林等[9]虽然从农业多种功能的角度综合考虑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价值,包括农产品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气体调节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环境净化等正功能和水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破坏等负功能,但是却只从提供养老保障的角度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量及其价值。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研究,除了基本的产品供给功能之外,更多是考虑其所发挥生态功能的服务价值,对其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的核算较少,即使有,也不够完全,这对于客观地评价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说,是有失公允的。

基于以上的文献梳理,及针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活动以粮食种植为主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的考虑,本文主要针对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二、粮地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功能内涵

社会保障功能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在提供基本的粮食产品以获取经济收入之外,还具备为地区及国家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吸纳农村隐性失业人群,提供就业保障;为农村地区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等多种社会保障功能。本研究主要考虑粮食安全、养老和就业三大社会保障功能。

三、粮地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核算方法

(一)粮食安全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VS1为保障粮食安全价值;QDZ为地区当年粮食总产量;QDX地区当年自身粮食需求量;QDB1粮食短缺地区当年粮食不足量;GDPti为从价当年年份起连续五年内粮食不能自给,但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的第i地区第t年的人均GDP;GDPtk为从评价当年年份起连续五年内粮食能够自给,但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第k地第t年的人均GDP;GDPtz为从评价当年份起连续五年内第t年全国人均GDP。

(二)养老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根据孙新章等人的研究,社会保障功能价值计算公式为:

VS2为社会保障价值;N2为保障的人数;M为城市最低社会保障标准;r为农村民在生活消费开支与城市居民消费开支的比值。

在养老保障服务价值计算时,本研究依然借鉴此计算公式,但对于式子中保障人数的内涵略作调整:养老保障的人数应为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的人口当中超过65岁以上的群体。

(三)就业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针对就业保障服务,借鉴孙新章[9]等人的研究,用保障人数与保障功能的价格乘积表示。根据就业保障功能的功能内涵,就业保障人数应该是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的人口当中15~64岁的群体。其价格用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来表示。因此,就业保障服务价值计算公式为:

VS3为就业保障价值;N3为就业保障人数;w为城市最低工资水平。

四、河南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服务价值评价[10]

(一)河南农田生态系统粮食安全保障服务价值核算

根据历年各地区粮食产量(中国2009—2014年统计年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和年末人口数(中国2014年统计年鉴表2~5分地区年末人口数),可以计算出各地区历年粮食短缺情况,进而判断地区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其计算方法为:历年年末人口数×400公斤/人/年,得到地区当年粮食理论需求量。计算结果与各地区当年粮食产量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历年各地区当年粮食实际产量和理论需求量之间的差额,从而判断该地区当年粮食是否能够达到自给。

根据全国及各地区历年人均GDP数据(中国2014年统计年鉴表1国内生产总值和表3-15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指数)可以求出2009—2013年各地区当年人均GDP与全国当年人均GDP的差额,从而判断该地区当年人均GDP是否超过当年全国人均GDP。

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方法结果分析,可以将全国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连续五年内粮食能够自给且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第二类:连续五年内粮食能够自给但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第三类:连续五年内粮食不能自给但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第四类:连续五年内粮食不能自给且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每类地区具体包括的地市(见表1)。

表1 地区划分及所含地市

根据粮食安全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粮食安全保障服务的价格为第三类地区在五年内的人均GDP均值与第二类地区在五年内的人均GDP均值差值再减去全国五年内的人均GDP均值的绝对值。根据表1的地区划分和全国及各地区人均GDP数据(中国2014年统计年鉴表3-1国内生产总值和表3-15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指数),可以算出第二类地区在五年内人均GDP均值为28925元/人,第三类地区在五年内人均GDP的均值为66189元/人;全国五年内人均GDP均值为34238元/人。因此,近几年来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的价格应为3026元/人。

根据河南各年粮食超出自给量部分,可以计算各年河南粮食超出部分供养的人数和占历年全国各地区粮食短缺总量的比例,进一步计算各年河南省粮食保障功能服务的价值。

粮食安全保障服务价值核算相关指标(见下页表2)。

(二)河南农田生态系统养老保障服务价值核算

根据上文所述养老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养老保障人数等相关数据可以从河南省历年统计年鉴获得。另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低保标准各不相同,本文以河南省会郑州市2013年低保标准为准(根据河南省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自2013年1月1日起,郑州市低保标准为480元/人/月)。养老保障服务价值核算相关指标(见表2)。

(三)河南农田生态系统就业保障服务价值核算

根据上文所述就业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就业保障人数可以从河南省历年统计年鉴获得。而就业保障价格数据,根据河南省人社厅公布的河南最低工资标准,2014年7月起一类行政区最低工资水平为1400元/月,二类行政区为1250元/月,三类为1100元/月。由于农业整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里以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水平作为提供就业保障服务的价格水平;就业保障服务价值核算相关指标(见表2)。

表2 河南粮地农田生态系统2008—2013年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评价指标汇总

五、总结

根据以上统计、计算数据和分析评价方法,河南省粮地农田生态系统2008—2013年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价值(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2008—2013年河南省粮地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价值均高达2700亿元以上,在2008年达到3023.13×108元,为历年最高。其中就业保障服务价值在三大类社会保障服务中所占比重最高,历年均达到84%以上,但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其次是粮食安全保障服务,所占比重为7%~12%,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养老保障所占比重较低,历年所占比重均在4%左右,所占比重没有太大变化。

表3 河南省2009—2013年粮地农田生态系统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价值(亿元)

六、不足之处

本研究没有完全考虑粮地农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价值,如最常规的产品供给服务、各项生态调节服务等;更没有对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与上述两大类服务价值大小进行比较。只是突出了粮地农田生态系统在社会保障服务功能方面提供服务的价值核算。尤其是粮食安全保障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为笔者探索设计,不知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还望相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谢小蓉.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1,(21):209-213.

[2]孙新章.新中国六十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71-75.

[3]李传雄.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J].经济问题,2008,(19):87-89.

[4]肖玉,谢高地,鲁春霞,丁贤忠,吕耀.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5):617-623.

[5]张丹,闵庆文,成升魁,刘某承,肖玉,等.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9,(1):31-37.

[6]杨志新,郑大玮,李文化.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4):565-571.

[7]刘某承,张丹,李文华.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164-169.

[8]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杨浩.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4):267-270.

[9]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极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54-60.

[10]李文华,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5-197.

猜你喜欢

农田社会保障核算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黑板像农田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