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策·赵策》与《史记》相关部分语法比较研究

2015-11-17余碧莹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战国策补语史记

余碧莹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战国策·赵策》与《史记》相关部分语法比较研究

余碧莹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也称《短长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对于研究古代汉语具有重要的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司马迁采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几乎遍及先秦的经书、子书和史书,其中,尤以采录《战国策》的资料为最多。《史记》的语言艺术精湛,司马迁将史料中艰涩难懂的语句,改写成汉代通行的语言,使古文变得浅显流畅,因此将《史记》与《战国策》进行对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下面我们将会对《战国策》和《史记》内容相同的部分进行对照和分析,由于这两本书,特别是《史记》的篇幅浩大,因此,我们只能做些抽样统计,希望能起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作用。

1 句子成分的比较分析

一个句子主要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组成,在这里对其一一进行比较。

主语。《战国策》和《史记》对照分析发现,《战国策》中将主语补出的情况稍多。例:

《战》: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史》:面相见而口相结,请案兵无攻。

宾语。对照分析发现,《史记》中出现的宾语也越多,例:

《战》:秦不听,楼缓必怨公。

《史》: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

定语。在定语的比较中,《史记》中出现定语的情况稍多,例:

《战》:太后之色少解。

《史》:太后不和之色少解。

补语。在补语的比较中,《史记》中出现补语的情况稍多,例:

《战》:卒释之。

《史》:卒醳去之。

状语。在状语的比较中,《史记》中出现状语的情况稍多,例:

《战》:请无急秦王。

《史》:请为公毋急秦

结合以上例句分析可知,《史记》在描述与《战国策》相同的史实时,常将《战国策》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出,使得句子的成分更加完备。

2 语气词的比较分析

《战国策》和《史记》当中都使用了大量的语气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语气词“夫”、“矣”、“也”进行分析和比较。

以“夫”作为开头的语气词,《战国策》中并没有出现“夫”开头的语气词,《史记》当中则有出现“夫”语气词的现象。例:

《战》: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

《史》: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

“矣”作为结尾的语气词,“矣”作为句末语气词,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出现的频率基本相等,例:

《战》:大王收率天下以傧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

《史》:大王收率天下以宾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

“也”作为结尾的语气词,在《史记》中出现的频率要比《战国策》中出现的频率要高,例:

《战》:与人问之,果豫让。

《史》: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从上面的例句分析可看出,《史记》中对于语气词的运用更加多样复杂,而《战国策》中对于语气词的运用则稍微单一。

3 用法特例

“之”在《战国策》和《史记》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本文针对“之”在两书当中的语法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之”在两书中主要担当的成分有两种,一是出现在“主语· ‘之’·谓语”结构当中,而是出现在句子当中,“之”代替宾语的成分,为了分析“之”字的语法作文,本文把《战国策》和《史记》相同史实当中出现“之”的情况找出来。例子如下:

“主语· ‘之’·谓语”结构,从分析可看出,在《史记》中出现的频率稍多,如下:

例1

《战》: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史》: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

例2

《战》:吾所谓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史》: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之”代替宾语,在《史记》中出现的频率稍高,如下:

例1

《战》: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

《史》: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

例2

《战》:“先生助赵奈何?”

《史》:先生助之将柰何?

4 结语

从《战国策》到《史记》,句子成分进一步完备,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通过对《战国策》和《史记》中的语气词的分析比较中发现,从《战国策》到《史记》语气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之”在两书中构成“主语·‘之’···谓语”结构和“之”代替宾语的用法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而”出现在句子中间,表承接作用以及“是”和“者”在《战国策》和《史记》中表判断用法,两者出现的频率也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另外,《史记》中“於”经常直接与动词连在一起,构成了《史记》补语的一大特色。在《马氏通论》中也曾提到这一点。综上所述,从两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发展由简到繁的大趋势。

余碧莹(1991-),女,汉,广东,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I242.4

A

1672-5832(2015)12-0043-01

猜你喜欢

战国策补语史记
高枕无忧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