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

2015-11-16侯典牧张丽琍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绩排名读研年收入

侯典牧,张丽琍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100101)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研究·

在校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

侯典牧,张丽琍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100101)

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0多所高校大学生就其择业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把工作稳定排在首位;首选的就业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部分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要有一定关联;期望的月薪集中在2500~5000元之间,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低收入家庭选择找工作的比例高,高收入家庭选择准备出国的比例高;愿到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总体趋势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下降;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更看重第一份工作对自我成长的价值,而低收入家庭的相对看重先自食其力;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高,成绩排名靠后的选择找工作的比例高。

女大学生;择业;就业;影响因素

一、前言

近年来,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少国内学者做了一些研究。但定量研究,即从男女大学生对比的角度进行大样本比较研究的较少。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环境问题、学校教育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择业倾向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性别视角,以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择业倾向的角度探讨分析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另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特点,拟选择少部分男大学生样本作为对比,同时,进一步探讨家庭资本、个体人力资本等因素与女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的问题涉及毕业后的打算、考研原因、选择单位的性质、就业的领域与地区、到基层就业意向、薪酬期望值、工作与专业匹配度的倾向、工作的目的等重要变量。为了分析家庭资本、个体人力资本对女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家庭收入水平作为家庭资本变量,女大学生在班内学习排名作为个体人力资本变量。为了凸显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特点选择了少部分男大学生样本做对比研究。

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至9月间,所有问卷由大学生访谈员亲自到北京各高校现场随机发放,并在大学生填写完毕后立即收回,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问卷的质量。该项调查涉及北京市30多所高校,共收到有效问卷1447份,调查对象的详细信息见表1,全部有效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表1 调查对象描述统计(n=1447)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在校女大学生择业倾向分析

1.毕业后的前途选择。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选择,主要有六选项途径:出国或准备出国、读研、找工作、考公务员、自主创业、求职考研两手准备。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找工作和读研,占总数的72.9%。男女生在毕业后打算上差异不太明显。

表2 毕业后的打算(女=843,男=588)

进一步对其中准备考研的学生考研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是大学生选择读研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有66.3%的女大学生出于此原因选择读研;排在第二位的是对学术感兴趣,占20.0%。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项上男生与女生差别较大,选择对学术感兴趣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第三位原因是作为就业压力过大的缓冲,占19.8%。

表3 选择考研的原因(最多选两项)(女=409,男=280)

2.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就业期望单位的性质男女大学生差异比较大,女生排在首位的是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占42.7%),而男生排在首位的是国营企业(占43.0%)。可见女生把工作稳定排在首位,男生既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又看重收入。调查显示,工作稳定仍然是大家就业上的首选,大学生对国有企业及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选择与这些单位拥有更大的工作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4)。

表4 就业期望选择单位性质(最多选两项)(女=825,男=575)

3.就业领域的选择。由表5可知,男女生最愿意去的领域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教科研部门、政府部门、商业外贸、金融证券。前两类部门工作稳定,后两类薪酬高。这与就业单位性质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把工作稳定排在就业的首位。另外,女生排在前五、六位的是服务业和新闻出版;而男生排在前五、六位的是IT与通讯业和制造业。总体性别比较来看,目前大学生首先看重稳定和收入,其次才考虑性别特长。这种就业理念会极大地限制其人力资源潜能的充分发挥。

表5 最愿意去的领域(最多选3项)(女=843,男=588)

4.就业地区选择。由表6可见,目前大学生首选的就业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其次是中等城市,农村、乡镇几乎无人问津。这主要是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造成的。另外,不可小觑的是,选择到国外就业的比例也高于到国内小城市就业的比例。

表6 就业地区的首选(女=840,男=588)

5.到基层就业意愿。由表7可知,虽然决心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非常低,但大学生中选择“有可能到基层就业”的人占一半以上,可见如果政府政策得力,还是可以吸引大部分人到基层就业的。

表7 是否愿意到基层就业(女=842,男=588)

6.专业和工作匹配需求。关于求职时专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有一定关联,不一定对口(见表8)。

表8 在求职时您认为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关系(女=839,男=587)

7.对薪酬期望值。由表9可知,总体来看,月薪1500元以下几乎是大学生们都不能接受的。目前大学生刚工作的月薪期望大部分集中在2500~5000元之间。男女生在高薪酬上的期望差异较大,期望6000元以上的女生只占9.2%,而男生则占21.5%。

8.工作目的及对第一份工作的态度。由表10可知,目前大学生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才是赚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调查数据揭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需求是高层次地实现自我价值,但这种价值追求会被工作稳定的首要选择所限制。

表9 期望刚工作的月薪(女=844,男=589)

表10 工作的目的(允许选2项)(女=839,男=587)

进一步对其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所持态度进行分析,由表11可知,当前大学生非常在意第一份工作对自己职业生涯成长的价值,尤其是女生,占39.1%,她们很在意第一份工作对自己职业之路的积极意义。这与工作目的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目前大学生非常看重工作对自我成长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

表11 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所持态度(女=839,男=587)

(二)家庭资本、人力资本与女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相关分析

1.家庭资本与女大学生就业意愿。本文通过调查女大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来间接判断女大学生的家庭资本,分析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关系。

(1)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前途选择。从表12我们可以看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选择找工作的比例最高,占45.6%;而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高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只有33.8%选择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而有35.0%的会选择出国或准备出国。女大学生毕业后的6种不同前途选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出国是成本最高的,需要有一定的家庭资本为基础;而找工作是成本最低的,还能带来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在人力资本提升方面,数据显示,中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高,高收入家庭的选择出国的比例高。

表12 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前途选择的分析(n=827)

(2)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意愿。从表13中可以看出,有可能到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总体趋势表现出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年收入8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选择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的比例最高,为10.6%。可见国家或地方制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应重点围绕中低家庭收入的大学生来设计。

表13 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分析

(3)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由表14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女大学生刚工作月收入4000元以上薪酬期望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

表14 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刚工作薪酬期望分析

(4)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态度。从表15总体趋势来看,家庭年收入高的学生更看重第一份工作对自己成长的价值,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相对看重先自食其力。

表15 家庭年收入与女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分析

2.人力资本与女大学生就业意愿。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女大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排名来间接判断女大学生的个人人力资本,分析女大学生成绩排名与就业意愿的关系。

(1)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前途选择。从表16中得出,专业成绩排名后50%的女大学生选择找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8.8%,成绩越好的女大学生找工作的比例就越小。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成绩排名前25%的女大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高,达到37.4%,可见成绩好的女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较高。相对来说成绩低的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最高(见表16、表17)。

表16 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前途选择分析

续表

(2)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如表17所示,成绩排名后50%的女大学生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高于成绩排名前50%的女大学生,而成绩排名前50%的学生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的比例高于成绩排名后50%的学生。目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进入难度大,民营企业进入难度小。内在揭示成绩好的学生在选择如意单位性质上更自信。

表17 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的分析

(3)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择业时是否要专业对口。表18显示,专业成绩排名前25%的女大学生更看重工作与专业的一致性。

表18 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择业时是否要专业对口

(4)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薪酬期望值。表19显示,女大学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与后25%的学生在5000元以上的薪酬期望上差别比较明显,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对薪酬期望值也高。

表19 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薪酬期望值分析

(5)成绩排名与工作的目的。由表20可见3个成绩组排在前三位的工作目的都是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但所选比例差别比较大,成绩前25%的女大学生的这3个比例分别为80.6%、41.7%、37%,成绩后50%的学生这3个方面的选择比例为73.4%、50.6%、44.3%。比较来看,成绩前25%的女大学生更看重实现自我价值,成绩后50%的女大学生比前者更看重赚钱和生存。

表20 成绩排名与女大学生工作目的分析

四、结论

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女大学生9个方面的择业倾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家庭资本和人力资本与女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一)择业倾向

大部分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找工作和读研,其中选择读研的大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从性别比较来看,目前大学生首先看重稳定和收入,其次才考虑性别特长。这种就业理念会极大地限制其人力资源潜能的充分发挥。目前虽然大学生首选的就业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但如果政府政策得力,还是可以吸引大部分尤其是家庭收入低的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要有一定的关联。刚就业期望的月薪大部分集中在2500~5000元之间。大学生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非常在意第一份工作对自己职业生涯成长的价值,但这种价值追求会被工作稳定的首要选择所限制。

(二)家庭资本、人力资本与择业倾向的关系

1.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选择找工作的比例最高;在人力资本提升方面,中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高,高收入家庭的选择出国的比例高。有可能到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总体趋势表现出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国家或地方制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应重点围绕中低家庭收入的大学生来设计。家庭年收入高的学生更看重第一份工作对自我成长的价值,而低收入家庭的女大学生相对看重先自食其力。

2.学校成绩排名越靠前的女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越高;成绩排名靠后的,选择找工作的比例高。成绩好的学生在选择如意单位性质上更自信。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对薪酬期望值也高,看重就业岗位与专业的一致性,同时更看重实现自我价值;成绩靠后的女大学生比前者更看重赚钱和生存。

An Analysis on the Tendency in the Occupational Selection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Based on the Survey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HOU Dian-mu,ZHANG Li-li
(China Women’s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By questionnaire method,the survey of the occupational sele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more than 3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indicates that mos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ake the stability in job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nd they prefer working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Most of them require a more or 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work and their majors with the expected monthly salaries from 2500 RMB to 5000 RMB,of whom the primary working objective is self-fulfillment.Mor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o work after graduation in low-income families,yet more intend to study abroad in high-income familie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nual income of family,the number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work in grassroots decreases.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income famil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growth in their first jobs,yet the ones in low-income families aim to earn their own livings according to their first jobs.The girls who do well in study and exams may mostly choose to pursue advanced studies,yet those who do not well enough in academic achievements may probably decide to work after gradua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occupational selection;employment;influence factor

C913.2

A

1008-6838(2015)01-0028-07

2014-12-01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北京市女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现状实证分析及战略研究”

侯典牧(1969-),男,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张丽琍(1962-),女,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创业学研究。

猜你喜欢

成绩排名读研年收入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中超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赛季初的资金投入和比赛表现与赛季末成绩排名的相关性研究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学生成绩排名还是继续公布为好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