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斌青的生命与艺术
——纪念福州楹联学会原会长卓斌青逝世四周年

2015-11-14曾光明

对联 2015年14期
关键词:福州市楹联福建省

□曾光明

2011年6月12日是福建楹联界德高望重的老者,自命为“平民艺术家”的卓斌青先生走完了短暂的人生,留下了永恒的艺术。在先生逝世四周年的日子里,我满怀敬仰与思念写就此文,与世人共同追忆这位用生命追求艺术的长者。

卓斌青,笔名冰清,号老白。1940年生,福建尤溪人,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学副校长、中共闽侯县县长、县委书记,福州市农委党委书记、福州市宗教局局长等职。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福建雪峰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楹联学会会长、福州市霞光画院院长、榕城十老书法沙龙成员等。曾举办过两次个人书法展,已出版冰清诗联集《霜叶》、冰清诗集《心雨》、《卓斌青书法集》、冰清对联集《艺海寻珠》、《七十寿辰诗联集》、卓斌青书法艺术与诗联作品《生命与艺术》等。

认识卓老师,是因“共同兴趣”加“缘分”。

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位集楹联、诗词、书法、篆刻为一身的艺术名家。同时也是福建楹联界的长者,他在退休后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楹联、诗词和书法的创作中,并将自己的文学修养融入日臻成熟的书法艺术中,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名望。

在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卓斌青》专题中,福建诗词界泰斗、全国书法名家,九十四岁高龄的赵玉林老师对他有几句十分贴切的评价:“斌青既会诗词又会楹联又会书法,并且都有相当的成就。当今写诗写联的人不少,但会写楹联人的不会做诗,会写诗的人不会做楹联。现在书法家很多,但书法家中能写诗联的不多;诗联家也很多,但诗联家会书法的也不多。所以斌青这个人就比较难得。他字也写得很好,非常成熟,自成一家,无论线条,间架、布白,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色。”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卓老都绝对是我的老师。我认识他时,原本还是一个对楹联一窍不通而只是对写字有一定兴趣的书法爱好者。尽管我与他的差距如此之大,但他从来都把我当作是有“共同兴趣”的好朋友。

人生际遇常讲“缘”。我是闽侯人,卓老又曾担任过闽侯县县长、县委书记,这是地缘。我们是十年前在雪峰寺认识的,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省楹联学会的年会上,这是佛缘。认识三年后才知道他与我的生日是同月同日,都是农历九月十九日,并且是人们传说中的观音诞之日,我与他整整相差十岁,这是人缘。这才叫“缘分”。我始终认他为我艺术道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艺术,而真正的艺术又将有永恒生命力。

艺术,改造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精神上的愉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最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的必然追求。艺术的价值表现在,她能促进社会和谐,让环境更加美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从退休到离去,艺术已成为卓老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他需要的不仅是对艺术的享受,更多的是对艺术的创造,他把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们,奉献给下一代。艺术已经与他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在他担任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福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期间,通过福建省楹联学会,先后发起了“福清石竹山海内外征联”、“福州旗山万佛寺海内外征联”、“屏山镇海楼海内外征联”,还有与相关部门合作的“三坊七巷海内外征联”、“福州茶亭公园征联”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明确的观点,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作品的生命力是艺术家生命的延续,艺术是所有艺术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过程。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卓老的诗联作品多为表达鲜明的真情实感之作,创作了一大批格律严谨、诗味浓郁的名句佳篇。2011年5月,在病重住院期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他一口气写下了《南湖颂》和《党旗下》两首诗。

在发现重病以来,卓老顽强地同疾病斗争,依然创作不辍,壮心不已;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不惧死神,奋力抗争,每天坚持写作1-2个小时,书写出自己创作的一百五十三首诗的书法作品。在卓老诗百首书法作品的落款中,他写道:“余罹痼疾病入膏肓,形容枯槁,然意志尚存,不惧死神,奋力抗衡,坦然面对,仍旧赋诗属对,挥毫泼墨,以度余生,经月余自书旧诗一百五十首,集成百幅书作。”他就是这样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也凭着自己的良心和对国粹的热爱,在向社会呼唤:国粹不能失,艺术要传承。他的这种品质、决定和行为是任何其他人所替代不了的。

一个人选择了什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没有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靠随波逐流而得到的。凡有价值的人生都是独创的。一个艺术家在创造一种作品的同时,就在创造自己的人生。有时我们觉得生活毫无意义,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一项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在空虚中,我们永远寻找不到意义。卓老,他选择了艺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的楹联、诗词、书法,在全国乃至海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是他的人生意义和艺术价值所在。

相比于人类历史,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艺术却是永恒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比人的生命具有更长的生命力。当我们在纪念卓老且又看到卓老的艺术佳作时,同时就会想到其名诗句:“一身正气千秋剑,两袖清风半榻书。”想到德高望重、平易近人、艺术造诣极深的长者——卓斌青。他永远在我们心中。

这就是卓老人生品质的永恒,艺术生命的永恒。

猜你喜欢

福州市楹联福建省
奇妙的梨子提琴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孔府的年节楹联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