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5年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策略
——以《民族文学》刊登诗歌为例

2015-11-14杨新友

新文学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诗人

◆ 杨新友

1985年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策略

——以《民族文学》刊登诗歌为例

◆ 杨新友

1985年,对于民族诗歌来说注定是平凡然而又非比寻常的一年。相较于文坛掀起的“方法年”讨论热潮、寻根文学、先锋文学风行正酣以及诗坛“北岛、舒婷的时代已经pass!”、“pass北岛”、“打倒北岛”等第三代诗人口号甚嚣尘上的喧哗、聒噪场面,民族诗歌领域似乎安静和平和很多。没有激进的诗歌主张,也没有激烈的诗学纷争,更无“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诗歌流派、团体频繁更迭现象,民族诗歌保持一贯的节奏和步伐,在艺术道路上从容、自如前行。与民族诗歌呈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这一年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同样可以用平凡、安然二词来描述和概括。但是1985年对于民族诗歌创作和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而言,又绝非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平凡、平淡、无所作为,相反,1985年之于民族诗歌创作、发表及传播是如此重要、突出,是民族诗歌史上无法避开的承前启后、不可小觑的一年,值得广大诗人、读者及研究者在三十年后予以再观和重新审视、解读。本文拟以《民族文学》1985年刊登诗歌为例,进行具体剖析。

一、《民族文学》创刊之初的诗歌发表及传播概况

按照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解释,传播至少包括三个要素:信息、信源和信宿。刊物作为连接信息和信宿的重要信源和传播媒介,在文学传播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民族文学》作为中国作协主管、主办的唯一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其创刊缘起正是基于更好、更有效地传播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等目的预期而考虑的。诚如周扬在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指出的“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壮大少数民族文学队伍,有必要按照需要和可能出版介绍和传播各民族的文艺书刊,一方面发表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汉族文学之间,进行互相翻译和介绍的工作”那样,《民族文学》的创刊对少数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显然将产生不可预计和估量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如此。从1981年1月《民族文学》正式创刊到同年12月第6期出版,刊物共发表少数民族诗歌(包括散文诗)85首(组、束),平均每期发表14首,其中少数民族语言诗歌翻译发表10首,首次展示了《民族文学》作为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发表及传播民族诗歌的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截至1984年12月总第40期出版,《民族文学》共发表少数民族诗歌(包括散文诗、古典诗歌)538首(组、束),含108首翻译诗,进一步夯实和奠定了《民族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刊登民族诗歌的“国字级”地位,其民族诗歌发表和传播的影响更为广阔、深沉,许多少数民族作者把能在《民族文学》发表个人诗歌作品视为荣耀的诗歌梦想。是什么决定了《民族文学》创刊之初就如此青睐、重视诗歌的发表及传播?在1985年“上承庆祝建国35周年下启《民族文学》创刊五周年”之际,《民族文学》将采取什么样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继续行之有效地助推少数民族诗歌的发展前行,尽心呵护着民族诗歌这一方神圣的精神家园?在“饿死诗人”、“诗往何处去”及“诗歌刊物如何引领诗歌的风潮”的今天,认真回视并探察《民族文学》1985年成功实施的民族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无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启示。

二、1985年《民族文学》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

步入1985年,作为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民族文学》的工作任务似乎并不轻松。创刊四年来,《民族文学》刊发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刊物的质量、知名度及传播影响力稳步提升,同时得到了上级领导、主管部门、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如何在已取得成绩尤其是在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专号(1984年第9期)和“诗歌散文”专号( 1984年第10期)办刊实绩的基础上,以贯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四次全国作代会”)精神和迎接1986年《民族文学》创刊五周年为契机,重点做好1985年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在内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发表及传播工作,不断开创《民族文学》工作新局面,显得尤为紧迫与突出。为有效应对并力促1985年民族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学》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

首先,依托新的编委会班子组建,助推民族诗歌刊发及传播。在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民委”)的关怀下,《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1月5日在京举行,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唐达成代表中国作协向新一届编委会成员颁发了聘任证书。第二届编委会共有成员17名,分别是扎拉嘎胡(蒙古族)、王玉胡(汉族)、白崇人(回族)、伍略(苗族)、关沫南(满族)、库尔班阿里(哈萨克族)、玛拉沁夫(蒙古族)、李乔(彝族)、周民震(壮族)、金哲(朝鲜族)、高深(回族)、益希单增(藏族)、殷海山(汉族)、特·达木林(蒙古族)、晓雪(白族)、铁衣甫江(维吾尔族)、彭荆风(汉族)。玛拉沁夫担任主编,金哲、白崇人担任副主编。与过去以老作家陈企霞担任主编、玛拉沁夫任副主编的《民族文学》第一届编委会相比,第二届编委会阵容更加强大。编委会成员由原来的16人上升到17人,新增1人,同时增加副主编1名。在第二届编委会成员的民族分布方面,汉族3人,占17.6%,比第一届编委会的汉族成员4人减少1人;少数民族14人,占82.4%,比第一届编委会的少数民族成员增加2人,分别新增蒙古族1人和回族1人;少数民族族别数12保持不变,但随着苗族诗人伍略新加入第二届编委会,已由苗族接替了第一届编委京族作家李英敏所代表的京族位置。通过对两届编委会班子作出上述比较分析,可发现在第二届编委会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编委成员比例呈上升趋势,理应视为《民族文学》1985年继续加强和推进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表及传播工作的一种表征。若进而再加以细致比较分析,甚至可发现在1981年第1期《民族文学》创刊号登载的编委会15名(编委李英敏的名字出现于1981年第3期《民族文学》)成员名单中,诗人仅有4名(任晓远、库尔班阿里、晓雪、铁衣甫江),占26.7%;而在1985年第3期《民族文学》首次公布的第二届编委会17名成员名单中,诗人有6名,占35.3%,较第一届编委会班子诗人所占的比例上升了8.6%,况且《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副主编金哲本人就是朝鲜族现代诗人。以上例证无不有力地说明了在《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班子成员中诗人的比重逐渐加强,从某种意义上昭示了《民族文学》继续把加强和推进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工作作为1985年及今后时期的重点工作予以组织实施的事实。

此外,在《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主编玛拉沁夫聘任了编辑部领导成员,韩昌熙(朝鲜族)任编辑部主任,那家伦(白族)、王文平(汉族)任编辑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韩昌熙本人其实也是朝鲜族诗人。根据工作的需要,1985年下半年《民族文学》杂志社内部分设三个编辑室,韩昌熙担任第二编辑室主任,蒙古族诗人查干担任该编辑室副主任,由此可看出,第二编辑室主要是具体负责做好《民族文学》少数民族诗歌的编辑、发表及传播工作。综上所述,《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班子的组建及杂志社1985年下半年新的内设机构的调整,在无形中极大地助推了《民族文学》民族诗歌的发表及传播工作,不啻为《民族文学》在1985年率先付诸实践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

其次,创新民族诗歌编辑策划,搞好民族诗歌刊发及传播。在《民族文学》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唐达成嘱托并寄望新一届编委会努力贯彻中央提出的“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精神,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年初,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在听取《民族文学》工作汇报时指出:“刊物的编者,也应该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千方百计把刊物办好,使民族文学事业更加茁壮成长。”根据中国作协领导和国家民委领导的上述工作指示及要求,1985年《民族文学》在具体策划、编辑、刊发及传播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方面可谓用力甚勤,用心良苦,成效卓著。

在诗歌发表数量及诗人介绍方面,从《民族文学》1985年第1期到1985年第12期,全年累计发表少数民族诗歌191首(组),这一年是《民族文学》创刊以来发表民族诗歌总数最多的一年,平均每期发表16首(组),其中少数民族语言诗歌翻译发表合计28首,刊发诗歌涉及我国27个少数民族的99名诗人和作者,甚至包括了裕固族、景颇族、达斡尔族、门巴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9个人口较少(总人口在30万以下的民族)民族的多名作者在内。“作家介绍”栏目自1985年第1期起陆续刊发了对诗人汪玉良(东乡族)、包玉堂(仫佬族)、饶阶巴桑(藏族)、夏侃·沃阿勒巴依(哈萨克族)、马瑞麟(回族)等5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成就进行专题介绍的文章,诗人比例占到该栏目同年所推介作家的63%,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民族诗歌在1985年《民族文学》的作品刊发及传播工作中占有的不轻的分量。

在诗歌版面和栏目设置方面,《民族文学》全年12期除了第10期为中篇小说专号之外,其余11期均相应刊发民族诗歌。令人惊叹的是,1985年第8期诗歌版面首次设置以“大学生诗页”为栏目名的诗歌专栏,共计发表了包括回族、藏族、景颇族、蒙古族、壮族、彝族、苗族、朝鲜族、侗族、达斡尔族、布依族、满族12个少数民族的16名大学生诗人的23首(组)民族诗歌作品,体现了《民族文学》对19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诗歌”风潮的切实关注,这对《民族文学》1985年及以前的诗歌刊发及传播策略来说无异于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1985年第12期增设“外国少数民族诗人作品选”栏目,分别发表了墨西哥、智利、黎巴嫩三国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这是《民族文学》1981年1月创刊以来首次以专栏的形式集中介绍外国少数民族诗歌作品,是《民族文学》1985年诗歌刊发及传播策略又一新的重要尝试。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和第10期接连推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专号”和“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专号”,对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年来的文学成就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年以来的文学成就分别作了全面、深入的集中介绍,刊发了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少数民族诗人的数量丰富的诗歌作品,西藏和新疆两地的诗歌创作风貌是“如此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在这些诗歌作品中,既有出自现代诗人创作的优秀诗篇,也有属于民族民间诗歌的经典佳构,可谓流光溢彩,琳琅满目。“西藏专号”和“新疆专号”的编辑出版共同为全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神秘莫测的西藏文学世界和充满浓郁边疆气息的新疆文学世界的窥探窗口,为隆重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献上了一份意义独显、弥足珍贵的文学大礼。正如《民族文学》编者所言:“在《民族文学》,这还是第一次。”其实更是一场由《民族文学》精心组织实施、充满积极意义的关涉藏族和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诗歌及其他体裁文学创作的发表及传播策略。

1985年《民族文学》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一如既往地搭乘了同年的民族文学笔会之便,不失时机地逐步提升民族诗歌的质量及影响。这一年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少数民族文学笔会于1985年6月28日在烟台召开,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直属单位十八个民族的五十多位作家、作者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宣部副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应邀作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当前的文艺形势和党的文艺政策,鼓励少数民族作家及作者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用“民族的特征、民族的形式”创作出“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的、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文艺作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赛福鼎·艾则孜接见了部分作家,对《民族文学》创刊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举办民族文学笔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包括民族诗歌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认为,《民族文学》的创刊使得“中国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刊物”;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民族团结题材的作品应当更多一些;少数民族作家还要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走走,一个作家的眼界要开阔。1985年烟台民族文学笔会的召开以及上述两位领导的讲话,在某种意义上对指导并促进参会少数民族作家、作者的民族诗歌创作及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学》1985年刊登的民族诗歌质量起到了积极实际的作用和影响,其产生的意义值得关注和探思。

三、1985年《民族文学》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的启示

文学是一条流淌不息的长河,三十年过去了,当我们从诗歌史视野出发再度回溯和解读民族诗歌发展意义上的1985年,惊喜地发现1985年的民族诗歌整体风调为平凡但不平庸、平静但不喧嚣、平淡但不浮华,相反,其诗学蕴含是如此的丰富和突出。作为民族诗歌发表及传播的“国字级”重要窗口——《民族文学》在1985年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无疑值得尤其关注和不容忽视。时至今日,对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诗歌及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繁荣和有效传播,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诗学启示。

民族诗歌的刊发及传播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引导。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滞后,虽有着足以令人骄傲的民族民间文学,但是作家文学却相当薄弱,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助推少数民族文学及民族诗歌的起步、成长。新时期以来,随着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文学及民族诗歌的发展势头良好,民族文学创作园地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1980年7月由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创办全国第一个专门刊登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文学刊物《民族文学》,为少数民族作家发表包括诗歌及其他样式在内的文学作品提供“一个全国性的园地”。《民族文学》于1981年1月正式创刊。是年12月30日,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发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举办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等事宜亦相继开展。透析1985年《民族文学》的诗歌发表及传播策略,无论是依托新的编委会班子组建和创新民族诗歌编辑策划还是借民族文学笔会之便与刊载多种大小评奖启事等方面,其策略开展实施的背后无不与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引导和支持有着紧密的联系。

注释:

①舒婷:《潮水已经漫到脚下》,《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2期。

②转引自《民族文学》创刊词,《民族文学》1981年第1期。

③伊沙:《饿死诗人》,《诗刊》1993年第8期。

④孙琴安:《诗往何处去?》,《文艺报》2006年2月23日。

⑤舒晋瑜:《诗歌刊物如何引领诗歌的风潮》,《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15日。

⑥本刊记者:《本刊负责人向国家民委领导汇报工作 杨静仁同志对民族文学事业作了讲话》,《民族文学》1985年第5期。

⑦《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者的话》,《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⑧《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者的话》,《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⑨《民族文学》杂志社:《创刊词》,《民族文学》1981年第1期。

⑩铁衣甫江:《喜庆的开端——献给维吾尔自治区三十周年大庆》,《民族文学》1985年第10期。

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安顺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诗人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诗人”老爸
愤怒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