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孟子的修养学说及其现代意义

2015-11-12刘聪杰

关键词:修养孟子人性

刘聪杰

摘 要:孟子的修养学说的理论起点为其心性学说,心性学说主要基于对人性向善的基本判断,围绕人道思诚,人路行义,最终指向仁人仁政。修养学说的核心是尽心知性,内容包括了修和养两方面内容,“修”就是学习、反省;而“养”要养心、养气。这一理论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重要理论指導。

关键词:孟子;修养;人性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19-02

孟子名轲(公元前372—289),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学大师,世称亚圣。孟子思想广博精深,是儒学心学系统的开创者。孟子以性善论为理论起点,以修身和养气为方法途径,以施行仁政为最后归宿的一整套修养学说影响后世两千多年,在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自强不息、好善恶恶的文化心理发挥了奠基性作用。

一、孟子修养学说的理论起点

孟子身处攻战杀伐、纷纷扰扰战国乱世,亲见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上下交征利,臣弑君、子弑父的种种乱象,痛定思痛后,指出人性向善、人道思诚、人之安宅在施仁、人之正路在行义。

(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就好比水,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人性没有不向善的。孟子还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意指水是因势才改变向下的本性,人的为不善也是因势使然,或者也可以称作:“人性向善,其不善者,伪也”,这正好与荀子观点截然相反。孟子讲人性善不是空谈,而是源于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孟子举了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来说明:“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这种不忍他人受伤害的恻隐之心是先于个人利害计较的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就是仁爱的起点和来源。人还有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现实世界中“仁、义、礼、智”四德的起点和来源,人之有四端就像人之有四肢一样,没有四端,就失去四肢,就是非人。那么,既然人有善端,为何现实中却充满丑恶?孟子以为人性之善端,就好像初生的嫩芽,极其娇弱,只有不断扩充,才能生发出善行。“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以为“诚”是人的天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思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因此与人相处就要时时、处处讲求诚信。孟子讲:“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孟子从自身出发,论述了从待己、事亲、交友、奉上到治民这一系列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其核心就是真诚。孟子以为人与人交往,首先要明善诚身,之后才能悦于亲、信于友、获于上,最后才得治民,而“民可得而治”,可以说是孟子的理想,而“诚”则是达到这一理想的一把钥匙。

(三)“仁,人之安宅也”。“仁”就是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个体的最高道德标准,而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思想,把“仁”作为治国的方针。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这里“仁”与“不仁”成为国家兴亡的主要原因。国君好仁,则天下无敌,国兴民安;国君不仁,则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国破家亡。

(四)“义,人之正路也”。孟子以为“义”就是人生的正道。何为“义”?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所谓羞恶之心,也就是有羞耻感。孟子:“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穿踰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也就是说“义”是按照人本性中的固有的羞耻感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义”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取向。因此孟子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可见在孟子那里,一切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仁”,而人性向善首先为达“仁”提供了可能性,人道思诚又为达“仁”提供了动力,最后行义为达“仁”提供了实现途径。而这一切还必须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人。

二、孟子的修养学说的核心:尽心知性

孟子的修养学说的目的在于实现仁人仁政,而仁政其实就是仁者治国。因此,仁人是首要的。如何成为仁人?需要通过修养来达成,而修养的核心是尽心知性。所谓尽心,就是尽力修养善心。所谓知性,就是要认识到人性向善。只有认识到了人性向善,才能自觉做到以仁待人,正确处理好父子、朋友、君臣之间的关系。而在现实中,要做到“尽心知性”还须做好:学问、反省,这是修的方面;寡欲、养气,这是养的方面。

(一)要求其放心。孟子:“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意思是人生来就有本心,但是本心容易亡失,需要通过学问功夫找回来。因此,学问对于保持扩充本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具体如何做?孟子主张“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孟子》),即要广泛涉猎,融会贯通,把握精髓。孟子还主张在实践中学:“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孟子看到艰难困苦对于人的修养的积极作用,强调在苦难、困境中学。“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把现实的苦难和内心修养结合起来,相互增益,由外而内,由内而为,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二)要反求诸己。“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这里孟子用射箭来比喻在个人修养过程中,如果出现“行仁不得”的情况,是不应该埋怨他人的,而应当反躬自问、反求诸己、反省自我。那么,为何要反省自我呢?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即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都具备,所以只要我反省自己有没有真心对待,如果是真诚的,是符合本心的,就是最大的快乐。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作为个体在修养上的自足,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修养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批评的过程,即强调个体的自觉、自律。所以孟子讲:“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三)“养心莫善于寡欲”。人虽有善端“四心”,但天赋“四心”太柔弱,很容易迷失,因此会出现“为不善者”。所以要扩充、养护善心。所謂“养心莫善于寡欲”,即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寡欲。欲即欲求、欲望,是由外物对于身体感官的刺激而产生的。耳迷于声,目迷于色,口迷于味,身体耽于逸乐,就会使人渐渐迷失善良本性。寡欲就是要限制或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为世间的声色逸乐所诱惑。孟子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在孟子看来,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无止境追求是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总根源。正如孟子在批评梁惠王时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社会急剧变化,礼崩乐坏,传统的道德礼法为功利追求所取代,个人为满足一己私欲,不惜发动战争,造成万千生灵涂炭。孟子提出养心寡欲,正是要人们正确对待欲望,以更好地扩充善端。

(四)“养吾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孟子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孟子的“浩然之气”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浩然正气是一种精神,存在人身上,又能充塞天地间,富于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浩然正气是一种在行正义、走正道时的凛然之气、充盈之气、自信之气;第三,浩然正气需直养,并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孟子其实是要个体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逐步去培养一种道德正义感,一种自信自豪、正大光明、无所畏惧的精神,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孟子生活的社会距今已经2300多年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境况差别巨大,难免有过时、不合时势。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孟子的“四大善端”明显带有先验论的性质,反求诸己的方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但是,作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其修养理论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孟子的修身学说以人的感性心理为基础,从人的内心生发出现实生活的一系列道德标准,就让道德规范找到了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根基。人从事道德活动不再是外在的规范强制的,而是自身的需要,是对自我本性的回归。这就很好地解决了道德实践的条件等问题。其次,孟子总结的一整套修养的方法,从学问、反省,再到养心、养气等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指导个人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三,在孟子的修养理论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一种独立人格精神,对于指导当今时代中人们超越物质利益羁绊,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避免庸俗化,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3〕夏传才.孟子讲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修养孟子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