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5-11-12慈秀秀

关键词:亲情子女孔子

慈秀秀

摘 要:“孝”是中华民族道德之本,是中华文化之根。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是对孝特别关注者之一,他从“奉养与敬养”、“无违与谏诤”、“慎终与追远”等多层面建构了一套完整地儒家孝论思想体系。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也使孝发挥了其特殊的政治功能。所以正确认识孔子孝论,发掘儒家“教化”的科学内涵,对培育人们的社会正能量即感恩意识、家庭美德和社会和谐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仁;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082-02

孝观念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伴随着父系制家庭以及父子关系的明确而产生的。到西周时,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原来的祭祀神灵、祈求保佑向做人求善、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而到了孔子,他在总结孝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现状,把孝系统化、理论化,由家庭推向社会,使其发挥一定的政治功能。黑格尔说过:“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是纯粹建筑在孝敬这一道德基础之上,国家最为本质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本文试从孝道的基本内涵,孝与礼、仁的关系上作为探究基础,来发掘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孝”的基本内涵

“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继承总结以前的孝观念的基础上给予了全新的诠释,使其具有了从宗族、家庭到社会道德的人文关怀。“孝”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从孝的外延“奉养”转向孝的内在核心“敬养”。在中国传统孝文化上,“奉养”是作为孝道的主体观念,即能够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求。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子女养大,子女尽心去赡养父母这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最低限度要求。更高层次的“孝”应该是有诚意的“孝敬”父母,而不是形式上的顺。子游问怎样才是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奉养”与“敬养”是有本质区别的。子女在保证父母的物质生活外,更要注重对父母精神关怀,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这是孔子孝论的核心所在,即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亲情的自然流露——敬养。孔子这种引“敬”入孝的思想,是将血缘关系的“亲亲”原则提升到了人类最为高尚的人文关怀,这是兑孝论的升华,也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种表现。

(二)从孝的顺从“无违”转向孝的内在方式“谏诤”。孔子认为子女孝敬父母,应该是态度上真诚对待,人格上极为尊重,做事上听命顺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只有不违背父母意愿,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才能达到孔子所提倡的“敬养”。在“无违”这种外在形式的顺从、听话下,孔子又提出了“谏诤”,即作为子女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与选择,不能惟命是从,要“事父母几谏”。父母有过失或错误,要委婉而耐心的劝阻,不谏,则是陷父母于不义,因为这种“谏”是建立在亲情之上的谏,是为维护家庭总体利益的谏。但“谏亲”要讲究方式方法,态度要好,不要伤及亲情。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钱穆先生也曾对孔子的“谏亲”思想做出解释:“父子家人相对,情义当兼尽。为子女者,尤不当自处于义,而伤对父母之情。若对父母無情,则先自陷于大不义,故必一本于至情以冀父母之终归于义。如此,操心甚劳,然求至情大义兼尽,则亦唯有如此。”[2]可见孔子纳“谏”入“孝”,把“谏诤”作为孝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孝论中的闪光点之一,同时也使“孝”更具体与完善。

(三)从孝的外在“慎终”转向孝的内在形式“追远”。孝丧和孝祭也是孔子孝道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就是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法侍奉他们,死后要依礼法祭祀他们。孔子还主张父母死后为父母守孝三年,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违背仁义道德,这才是孝。他曾批判宰予的不仁,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这种孝才是慎始善终、一以贯之的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所以我们要时时想念祖先,对亲长送终要尽礼尽哀,对远祖祭拜要诚敬追思,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自然趋于忠厚淳朴。不能只注重形式,要抱着不忘根本的虔诚和恭敬来加强家人之间的沟通和家族之间的凝聚力。

可见,孔子从“亲亲”这一自然亲情为出发点,在“慎终”的基础上,转向了“追远”,从而达到“民德归厚”,这就为孝找到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孔子孝与仁、礼的关系

从孔子孝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孝是仁的出发点和前提,仁是孝的最高人生境界和归宿,而礼则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所以孝与仁、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一)孝为仁之本,礼为仁之表。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可见孝是一切善德的基础,实现仁首先要做到孝,其原因正如葛兆光所说的:“在所有的情感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儿子爱他的父亲,弟弟爱他的哥哥,这都是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引出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就是“孝”和“悌”。”[3]孝是在血缘关系上产生的亲子之爱,是社会情感之源。因此,要在社会中实现“仁爱”,就应以个体的生命情感(孝)培养为逻辑出发点,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对双亲行孝,要在遵循周礼的过程中实现,让孝得到一种制度上的保证。所以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对待父母生养死葬祭祀,都要按周礼的规定办,所以“三年之丧”的礼节就是尽孝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正如蒙培元所说:“所谓亲情,就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孝是表示亲情的形式。形式是重要的,但亲情之仁是本质性的。仁是孝的内核。”[4]就孔子的思想体系而言,孝是仁之本,礼是仁之表。

(二)孝是实现仁的途径。“仁”的践行首先源于尊亲,“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文化,其最高理念便是仁,而最有社会实践意义的便是孝”[5]。周予同先生在论及仁与孝的关系时说:“仁,广大而抽象;孝,狭窄而具体;由狭窄而具体的下手,以渐渐进入广大而抽象的仁。”[6]王祥龄也说:“孝在儒家哲学中乃是一切仁心流行之根源……一切仁心之流行固可遍及一切,然仁心之起点,必原自一人始。”[7]可见孝是道德的出发点,发展到仁,最终达到的是社会与人的自然和谐。孔子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大力提倡“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其途径就是“忠恕之道”,把人臣之“忠”与人子之“孝”联系起来,即从家庭伦理推广为社会政治伦理,把“亲亲”之爱化为社会的“泛爱”,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平天下。所以孝是理解孔子思想体系的切入点,它发挥着根基性作用,只要践行孝道,就可实现仁政。

三、孔子“孝”思想的现代启示

研究孝文化不仅对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与我国的现实社会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孝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需要传递感恩正能量。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正能量。孔子的孝道思想正是要求人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父母,看待亲人与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培育出人类善良的道德品质,也只有传递感恩,才能建设一个文明健康的美丽中国。

(二)社会进步需要家庭美德正能量。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的孝道有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睦,有助于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为它是人类世代繁衍过程中家庭的养老扶幼自然功能的反映,因此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一些夫妻离异、老人孤单失养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孔子的孝道思想强调个人道德自律、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和谐,为矫正这些不良的社会价值坐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社會发展需要和谐社会的正能量。孔子孝道的核心包含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孝道思想对汇聚社会的博爱与泛爱,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当前中国面临的巨大问题是未富先老,而中国的养劳主要靠子女,所以社会要健康发展,就要弘扬孝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用行动传递社会需要的这种正能量,从而减少社会的负担,形成一个健康的循环模式,让社会的真善美得到充分的展示。

总之,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孝是肯定人生的,肯定社会的,是社会团结的必要因素。作为一种道德传统,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体现,是社会人性美的充分展示。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65.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102.

〔3〕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81.

〔4〕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8.

〔5〕徐复观.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在其历史中的诸问题[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4.131.

〔6〕周予同.孝与生殖器崇拜(古史辫)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8.

〔7〕王祥龄.中国古代崇拜敬天思想[M].台北:学生书局,1992.187.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亲情子女孔子
永不凋零的亲情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孔子的一生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孔子的一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