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的“拼爹”现象

2015-11-12袁南生

清风 2015年7期
关键词:肯尼迪富人总统

文_袁南生

美国的“拼爹”现象

文_袁南生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左)和老布什

“拼爹”其实不是个新词儿。古代这叫封妻荫子,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十年动乱期间这叫老子英雄儿好汉。笔者小时候的年代,还流行顶职接班,父母在什么单位,儿女也理所当然地到哪个单位工作,爹是教师,退休后,儿子可以顶职继续教书,不管你有没有相应的资格。然而,“拼爹”并非中国特色,而是一种全球现象。

出生背景好的人天然占据优势,几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一样。日本首相安倍的外公当过首相,韩国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曾是总统。在日本,父亲是议员的,可以顺理成章地把选区传递给儿子,天经地义地子承父业。更不要说在沙特等国家保留血统制了。“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流行后,有媒体声称中国进入了“拼爹时代”,找工作要“拼爹”,提升晋级要“拼爹”,找对象要“拼爹”,连上中小学、上幼儿园也要“拼爹”。那么美国的情形如何呢?

美国人也“拼爹”

肯尼迪家族是美国“拼爹”的典型代表。其家族是从爱尔兰威克斯福德逃荒到美国的后裔。家族成员老约瑟夫・P・肯尼迪于1888年9月6日生于波士顿,一战结束后投资股票赚了大钱,成为百万富翁,1960年,美国《幸福》杂志把肯尼迪家族列为美国第十二大家族,估计拥有资产上亿美元。

老约瑟夫・P・肯尼迪的暴富,为下一代“拼爹”奠定了雄厚的实力基础,之后涉入政坛使肯尼迪家族成为受人关注的美国政治世家。约翰・肯尼迪通过“拼爹”在政治上获得的最大成功是在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他的父亲约瑟夫是实现总统梦的总策划、总导演,他拿出大量的金钱调动新闻界、出版界,狂轰滥炸般地宣传他的儿子。他儿子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约翰・肯尼迪组阁时,老父亲让他把弟弟罗伯特安排到内阁中去,罗伯特通过“拼爹”和“拼哥”,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司法部长一职。这是肯尼迪家族政治上的巅峰时刻。

布什家族也是美国“拼爹”的另一个典型代表。老布什是总统,他的儿子小布什也是总统。小布什自己也曾调侃:“你知道作为总统的儿子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吗?就是你可以随时见美国总统。”当然,还可以获得旁人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现在,老布什的次子、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也很有可能竞选总统。

杰布・布什是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曾宣布将成立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积极探索”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对他而言是否可行。杰布・布什这番话并非正式参选声明,但在圈内人看来,“意思相当清晰”。法新社评论说,杰布・布什这番表态的政治含义“再明白不过了”,几乎等于宣布将参加总统选举。如果确认参选,他将成为希拉里的主要对手。由此,杰布・布什成为共和党阵营内首位粉墨登场的潜在总统竞选者。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1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与父亲老布什一同出席新书推介活动时说,他认为弟弟应该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而父亲也认同这一观点。这就是说,两位儿子都热衷于“拼爹”,老布什也乐见儿子“拼爹”成功,如果父子3人联手“拼爹”成功,布什家族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门三总统的家族。

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

中美“拼爹”有什么不同

先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总体来说,赴美留学生在外表现不错。赴美留学生以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为主,后读高中、读初中、甚至读小学的逐年增多。不容否认,到美国读中小学的孩子费用实在不低,普通工农子弟难得有到美国读中小学的机会,这些小留学生,十之八九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有资格“拼爹”,才使他们有机会到美国去喝洋墨水。“拼爹”现象初看起来一样,没什么差别,可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同样是“拼爹”,中西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同样是“拼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拼爹”有什么不同呢?

关爱点不同。处在拼爹环境中的中美两国小孩,都能得到家长的爱,但关爱点有不同的地方。在美国,同样是孩子,辨别出华人华侨的小孩不难,辨别出有“拼爹”背景的中国孩子,即官二代、富二代,更容易。一般美国人的孩子摔倒了,家长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不少华人华侨的小孩摔倒了,家长会忙不迭地把孩子扶起来。一般美国人的孩子鞋带松了,家长会提醒孩子自己系好;华人华侨的小孩鞋带松了,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会蹲下来帮孩子系好;一般美国人的小孩上学书包自己背;华人华侨的小孩上学大人帮孩子提着书包。

花钱方式不同。中国的“土老财”喜欢在孩子身上大把撒钱,豪车别墅应有尽有,不少拼爹的中国孩子,还开着凌志、宝马、奔驰在美国飙车。对车毫不爱惜,想换新车就换新车。中国孩子对豪车的这一态度,使不少美国平民为之侧目。中国“二代”们在国外的豪华消费让人担心和非议,以致出现美国当地家庭为孩子挑选学校时,特别注意班上中国“二代”多不多,防止自己的孩子受中国“二代们”“拼爹”的影响。

相比之下,同样“拼爹”的美国孩子花钱要省得多。为了不让“富二代”坑爹,美国富人普遍采取的方针是“富孩子穷养”。例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儿子读书时,看上了一家鞋店的一款新鞋,但父亲给他的钱不够,且不同意临时多给点钱。于是,小肯尼迪对老板说:“我很想有一双新款式的鞋,我钱不够,我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这双鞋?”老板告诉他,在店里站两天柜台,当临时销售员,这鞋就是你的了。通过临时打工,小肯尼迪得到了这双鞋。

在大富豪家庭,未成年孩子中有45%的人在学习之余去打工,近一半的孩子从父母处得不到零花钱。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主要是让他们体验生活,而不是买一堆物质的东西令其尽情享受。美国富人文化的一个特征是节俭超过挥金如土,也有一些富人喜欢卖弄自己的财富,但他们不代表美国富人的主流。

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当年从斯坦福大学退学,想转行去做音乐,开始准备向老爸借钱买一套贵一点的音响设备,没想到被老巴菲特一口回绝,理由是“不想因为钱而破坏亲情关系”。这件事让小巴菲特难过了很久,可是不妨碍他日后成为一位相当成功的作曲家,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在老巴菲特把几乎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的时候。他还给老爸打电话表示祝贺。

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态度不同。根据一项调查,91%的美国富豪表示他们鼓励孩子参加慈善活动,这些家庭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将自己的钱捐献给慈善组织。小布什总统的夫人带着女儿到南非当义工数十天,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相比之下,在中国不论是那些“拼爹”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家长们,不少人对这样的公益事业都离得远远的。

对读书的态度不同。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非常昂贵,非一般城市贫民所能负担。美国式的“拼爹”,拼的是更优质的教育,以及教育带来的更好的人脉和父辈给予的更多的历练。美国的富豪或官员,虽然会给自己的后代提供舒适的条件,但绝对不是奢侈的条件,只会尽量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工作历练。

以纽约(房源)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为例,他培养子女的做法是送他们去商学院,然后来老爹的地产公司上班,和所有员工一样,从基层做起。如果做不好,卷铺盖走人。在国人感觉中,富人的孩子一定上私立学校,从小就培养贵族作风。实际上,美国千万身家的富人家庭中,有55%的家庭是送孩子上公立中小学。中国那些“拼爹”的孩子,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进名校,不惜捐钱捐物,可是不少“拼爹”的孩子们愿意念书就念,不愿意念书就玩,反正长大后直接上岗接老爹的班。

美国人眼中的“拼爹”

对“拼爹”现象采取什么态度同美国富人在美国老百姓眼中的形象密切相关。总体来说,美国人不仇富。为什么呢?

首先,美国富人不少是穷人出身,是白手起家。巴菲特是一个平民,从炒股起家,成了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洛克菲勒从一销售员起家,建立了石油帝国;沃尔玛的老店主也是从经营一小店起家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IBM、雅虎、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的老板都是由普通平民建立的商业帝国,这就是美国。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智慧,你就很可能获得成功。

不少美国富人即使富得流油,仍然勤奋工作。美国富人的典型形象是白手起家和努力工作,多数都不靠“拼爹”。在福布斯400个最富有美国人排行榜中,70%的富人是白手起家,30%的富人是靠继承财产来获得富人的地位。2012年美国芬迪提投资公司对美国百万富翁的调查显示,86%的百万富翁是白手起家致富的,只有14%的人是靠继承财产成为百万富翁的。

而且在美国,越有钱的人的工作越辛苦。越没钱的人,反而是可以享享“清福”。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每周工作超过40个小时的人数比例在60%以上,而净资产10万至100万美元的人群每周工作超过40个小时的人数比例仅五成多一点。白手起家并且努力工作,这样的富人形象更多是中产阶级的“奋斗榜样”,而不是让他们反感的“拼爹典型”。

其次,不少美国富人生活简朴。例如,脸书的创办人扎克伯格身家有334亿美元,天量财富并没有改变扎克伯格的习惯和风格,他最爱的着装还是T恤、帽衫和牛仔裤。扎克伯格开的车是本田讴歌四门轿车,在美国的售价只有3万多美元。比尔・盖茨这名已经退休的世界首富现在的座驾,也不过是一辆不超过10万美元的保时捷911敞篷车。在中国,上百万美元的豪车成为富人的宠物,镀金的汽车受到一些富人的喜爱,但恰恰在这一点上,美国人会说中国富人如同土豪。

仅在富人开什么车上,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的汽车就能反映出美国富人的节俭和实用风格。美国百万富豪人群中,他们的住宅平均价值在30多万美元。美国石油大亨皮肯斯拥有14亿美元的财富,他的节俭之道是每5年买一次西服,每次只买3套。到超市买菜前一定要写好清单,然后带上仅能满足购买物品所需要的钱到商店。

根据统计,在美国使用现金购买豪华汽车、珠宝或是电器的人群中,86%的人不属于富人。拥有4000万财富的史万科,使用折扣券购物已成她的习惯,而且坚持了很多年。史万科还有一些节俭的做法,例如大宗采购牙膏和手纸这类日常用品,利用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异自然节省不少钱。法兰克莉身家有1亿美元,她从不在零售店买鞋子和衣服,而是在网上淘宝,而且专买有折扣的服装。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虽然不属于大富豪之列,但奥巴马一年40万美元的收入也不算少。密歇尔最喜欢去的商店是美国大众型商店“标的”,这个商店中的产品价格算是低的,也都是些普通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商品。斯坦福大学教授大卫拥有13亿美元的财富,这些财富多来自于他的投资。大卫的节俭习惯是:在豪华餐厅就餐时,一定要将美味佳肴留出一半留给第二天吃,这叫一餐两吃。大卫15年来都是自己剪头发,而开的车是一辆1986年购买的普通德国车。大卫说,他的节俭习惯来自于父母,不挥霍是一种美德。

最后,富人回馈社会多。美国富人住房大,房产税就交得多,遗产税也交得多。老百姓愿意自己所在的社区多住富人,因为富人多,投入社区建设的钱也多,某个社区有著名的中小学,同那个社区有大富翁和富人多分不开。不少美国富人是慈善家。美国慈善家榜单中,有29位慈善家在2011年分别捐赠了5000万美元以上的金额,有11位各自捐赠了1亿美元以上的金额。有12位签名支持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倡议,承诺把至少一半的财富捐献给慈善机构。比尔・盖茨早已写下遗嘱,把他的上千亿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只给子女留下3000万美金。

因为有如上因素,美国版的“拼爹”,虽然不时有经济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声讨,但是没有引起民众的广泛仇恨。美国主流价值观不认同富二代花父母的钱,在美国,豪车豪宅并不是了不起的炫耀本钱,有钱人比较常见。

在美国,人们欣赏的是靠自己智慧和勤奋成功致富的人,而对于大手大脚花着爹妈钱的富家子则不以为然,所以美国社会对富二代并不会另眼相看。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由于没多少人会觉得所谓的富二代们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自己也就少了几许炫富的热情。没有人乐意当观众,炫富也就没什么劲了。因为美国的富人大多是白手起家,依赖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知识一步步走上富翁之路,所以他们自己也不希望孩子成为寄生虫。

对“拼爹”说“不”

不可否认,拥有好爹的人确实机会多一些,如果合理合法地利用这些优势,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丑事儿。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上一辈有权有势,对于后辈的前途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下一辈继承上一辈的政治遗产、经济遗产或思想遗产,是自然而然的事。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政客的儿子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善于忽悠;而财阀的儿子对金钱敏感,有商界圈子可资利用,这都是正常的。

只不过在一个好的社会,即便“拼爹”现象存在,也不会影响平民精英的上升之路。反之则处处能碰上不公平,特权无所不在。如有个好爹,可以毕业两年就混上科、处级干部,可如果没有好爹,可能到退休能否混个处级调研员都不一定。在任何国家,如果找一个好工作要拼爹,娶好媳妇要拼爹,得到好生意要拼爹,想当领导也要拼爹,爹成了提拔使用的通行证,成了儿子行凶作恶的保护伞,这就不得不警惕了。

必须承认,人人生而平等是个美丽的泡沫。社会需要的是给每个人公平的起点和机会。在中国,在党风政风不正的有些地方,当官的既掌权用权,还当教授或院士,名头好,来钱也不错。经商的赚够了钱,再混个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混个博士学位并到大学兼个教授,产学研跨界通吃;如果这个爹是一把手,“拼爹”可能意味着赢家通吃,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垄断机会,使家庭背景、经济实力、人情世故在社会上所占比例超越底线,意味着一个人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根本看不到出路,从而使人才的流动僵化。

对“拼爹”现象必须说不,但“拼爹”现象不可能杜绝。因此,必须使中国的“拼爹率”下降,且低于西方国家。在西方,一般你只能吃一个领域。有政客的资源就当个政客;有财阀的背景就去赚钱;父亲是学者儿子也可能在高校当教授。在美国,大学教授当然可以去华盛顿当部长,当助理国务卿,但前提是您得辞职去。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舍不得在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职位,不得不辞掉内阁部长的职务。别小看中美在这方面的差别。虽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不“拼爹”。但只有爹不是万能的,才是真正的好!

无论如何,“拼爹”都是风气不正的表现,不仅影响社会公正,导致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对于那些备受恩宠的“富二代”“官二代”而言,也是一种伤害。过度迷信权力和金钱的孩子,其心灵常常是贫瘠的,因为他们习惯了向父母和社会索取。他们习惯于炫耀和跋扈,而不懂得谦逊、低调的智慧,他们只知道用金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没学会让心灵于安详自在的同时,生长出一棵名叫幸福的大树。“拼爹”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或是在其他国家,都不是正能量。

在中国,正因为有城乡差别、行业差别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的机会生来就是不均等的,不是按你的能力,你的努力和奋斗来分享机会、分配财富,富裕起来的不少是贪污腐败的官商勾结者,如此一来,人们仇富、仇官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版的“拼爹”,引起众怒多半是因为中国式“拼爹”拼的是一种“公权力的世袭”,当然,其中也不乏某些人的羡慕嫉妒,不少人奢望过一下“拼爹”的瘾,都想享受一下有“名爹罩着”的优越感——不工作就能开宝马、开奔驰……凭什么是你而不是我?“我爸是李刚”,让人悲伤、震惊和思考,从中折射出一个“拼爹”的年代。家庭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有一个“好爹”就有一个好前程,这是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

如今,许多人就以“我爸是XX”作为成才的捷径,作为进步的筹码,也作为违法乱纪的资本。在一系列有关“爹”的事件当中,看得出这个社会两个板块的躁动、焦虑和不安:一个是一些平民百姓苦于寻找出路而对“代际不平”的不满,另一个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在培养接班人的过程中对下一代的放纵。

当然,走出“拼爹”怪圈,除了体制和政策等方面需要改进外,更关键的还在于个人努力。自信、自尊、自俭、自律、自我激励、自我创造、自我担当……这些个人特质的磨砺,是保证人生持续成功的基石。

(作者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此前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应邀为本刊撰写专栏稿件)

猜你喜欢

肯尼迪富人总统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渐富人群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
富人与穷人
总统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