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学学“布袋和尚”

2015-11-12茅家梁

清风 2015年7期
关键词:松手学学核实

文_茅家梁

再学学“布袋和尚”

文_茅家梁

布袋和尚,是五代时的后梁高僧。传说中,他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无论给他什么,即装进大布袋,永远也装不满;在稠人广众面前,便将袋中之物倾倒于地,叫道:“看、看、看……”随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内。

以前不是没有人学过“布袋和尚”,只是学得有些片面,有些形似而神不似。比如对于名利、权力之类的东西,一些人趋之若鹜,一个都不能少,统统要收入囊中,也永远装不满;有些“公仆”则已经具备了弥勒佛的雏形,也具有花和尚一般的强大繁殖能力,对于天灾人祸、百姓苦难,满不在乎,经常“哈哈一笑”,毫无心肝。

之所以要提“再学学”,是因为有的人以前似乎没有真正地学过,最多也只是强调要人家学,要人家襟怀坦白,而自己则深藏不露,捏着“布袋”口,就是不肯松手,唯恐老百姓知道了底细。

我国自从1987年首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至今,已经有28个年头了。对此好多人遗憾地埋怨:“难道‘公布’的‘条件、时机’仍旧好像树上的青苹果,涩涩的,老是成熟不了?”

最近,这些忧国忧民的同志终于增添了一些喜悦。据媒体透露,不久前,中央组织部发出一份最新通知,对做好2015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做出安排。这份通知的厉害之处在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随机抽查比例,强化抽查核实结果的运用等一系列要求。有党建专家经观察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在原有较为严格的基础上又上紧了一扣。

鲁迅先生早就提醒:丑不能遮盖,因为“外面遮上了,里面依然还是腐烂,倒不如不论好歹,一齐揭开来,大家看看好”。他提倡亮丑,得学学“布袋和尚”,倾囊而出,让大家瞧个明白,消化了所有的悬念。

国外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都比较厉害,像第八任即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早已于2007年1月26日公布了自己和夫人的财产状况,希望为联合国职员提高道德操守做好表率。好多动辄讲“接轨”的人,在这个典型面前却顾左右而言他。

笔者见过一些最热衷“国际接轨”的专家,老喜欢在“财产”与“工资”这两个概念上纠缠不清,将“财产公开”混淆于“工资公开”,对待此事似乎非常郑重,就不怕糟践了老百姓的信心与耐心。财产不仅指工资,工资只是财产之一。每个月的工资,在有些人的眼里,只是生活上的角角分分,部门、单位里的“有心人”的工资在会计或出纳那里都可以一清二楚。对于有的人的财产来讲,是几乎可以对“工资部分”忽略不计的。如果将“财产公开”故意混淆于“工资公开”,一些官员“财产”这个“口袋里”究竟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东西,旁人怎能知道?

“徒法不足以自行”。最近,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认为,“只填报不核实(财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制度的执行效果,使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作用衰减。说到底,官员财产的公开,不能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自律”,其核心是“认真核实”。俗话说,“家有黄金邻有戥”,要了解趴在病榻上直哼哼的“患者”,不要听“自述”,也不要向殷勤服侍他的人讨教,否则,必陡生恻隐之心,少了几分警惕。新中国成立初期,米店有送货上门的。伙计利索地倒米入缸,因为我早就被几个智慧老人教诲过——“狡猾的家伙往往捏牢米袋的两只角”。所以,哪怕就是一两、二两的“回扣”,我也会当面提醒:“松手!松手!”谁也不想靠姑息养奸来换取什么蠹虫的支持。

对于一些在财产申报和公开方面尚畏手畏脚的官员,他们的破“布袋”里或许猫腻重重,让他们自己倒“口袋”往往不够爽快,有胆量的不妨劈手夺过来,替他在“稠人广众”处大喊一声“看、看、看”,来个原形毕露。

猜你喜欢

松手学学核实
学学“吹牛”
画与理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画里有话
玩玩学学
不妨学学以色列
雪域
春涯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
学学防弹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