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凳骑兵

2015-11-11朱阅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骑兵联军鬼子

朱阅平

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上,有一段遭受侵略的八年之辱。在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有一群纯朴的庄稼人,当魔鬼附体的强盗,闯入了他们祖辈生息的土地,凌辱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时;面对比野兽还野兽,比魔鬼还魔鬼的敌人,毅然向钢枪利炮的侵略者,亮起破旧的武器和古老的农具……

——题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如果让你猜,你认为老人在做什么?乘凉、吃饭、看露天电影?你会想出上百种可能,但你绝对想不出我看到的一幕……

那是一个盛夏的正午,烈日下的禾苗烫得打卷儿。一个白发老人,坐着小板凳锄地。毒热的太阳钉在头顶,老人锄好周围锄头能够得着的地方,欠起屁股慢慢往前挪一下小板凳,再去锄身边的土地。脸上几堆纹沟,汗水奔流……

可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坐板凳,只因蹲不住!

我不由地奔过去。老人左小臂有一道晃眼的疤痕。我问“大爷,你手臂上的伤是怎么弄的?”

“被鬼子劈的!”

“鬼子进村你跑的慢?”

“啥?跑?老子是怕鬼子跑!”

“您是?”

“老子当年是察北骑兵团的!”阳光下,老人小臂的伤疤泛着红光。那红的光芒刺穿我成茧的冷漠,立于抗战胜利70周年门前回望历史,在和平年代回顾抗战。每一次频频的回眸,总是一种创痛。追溯70年前的那场战争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苦难,重新感知中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伟大精神。

老人名叫郭文玉,1926年,他与张家口地区成立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一同诞生。18岁加入平北骑兵大队。老人对那些战斗的岁月历历在目,讲到牺牲的连长,老人泪流满脸。

1944年9月8日,平北军分区决定拔掉新营子据点,这是日军设在张家口外围的重要据点。郭文玉所在的骑兵二连负责打援,阻击可能来至张家口敌人的增援。

部队刚刚进入伏击阵地,就听到汽车的声音。眨眼的功夫,十辆汽车吼在公路上,每车有三十个鬼子,架着一挺机枪,一个营的伪军骑兵哗哗跟进。

六百多日伪军,是我方兵力的六倍,只能拼死阻击,为四十团多赢得一点时间。

郭文玉一把将帽檐扯到脑后:“奶奶的,咋来这么多鬼子?”

班长得意地笑:“不看是对付谁?来的少也对不起咱骑兵大队的名号啊!”

打!按照事先部署,前沿战士投弹,后边的机枪、步枪一齐射击。一刹时,五辆汽车被炸起火,敌人片刻混乱,便恢复了指挥。在机枪掩护下,向我阵地发起冲锋。但一连两次都被打了下去。敌人稍作喘息,又一次嚎叫着冲了上来。很快,我方弹药不足,连长命令上刺刀。

敌人见我军没了子弹,一窝蜂地往上涌。十米、二米、一米,前面的敌人已跳进掩体,不可能再展开火力。

“杀——”连长跳起来一刀刺死一个鬼子,一百多把刺刀在月光下泛着耀眼的白光。鬼子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冲在前边的鬼子无一生还。鬼子招架不住滚下山坡。

连长抓住战机,一个返冲锋,追着敌人的屁股冲下高山。公路上,敌人的机枪同时叫嚣,几个战士倒下了。部队前脚返回阵地,敌人的炮弹后脚就落进战壕,爆炸声与翻起的土石铺天盖地。炮火在疯狂地持续,伤亡在不断地增加。

敌人的第二次冲锋开始了,而我方减员过半。好在是夜晚,战士们在敌人未冲到掩体之前,抓紧准备一些石头。

一连五次冲锋,骑兵连只剩下十几个能战斗的战士,郭文玉和班长都受了轻伤。石头都用完,前一次打退敌人,是扔出了牺牲和负伤战士的枪支。战士们握紧刺刀,等待最后一拼。

炮弹像一群一群的小飞机,呼啸着倾盖下来。战士们从掩埋的沙土中挣扎出来,一个个灰眉土眼的望着连长。连长掏出纸笔问:“你们有什么要说的?”有战士问:“只记愿意入党的?”连长说:“啥都行!”

“咣——”,一颗炮弹就在连长身边爆炸,纸笔被土石卷走,埋没了。炮击停止,敌人还未动。郭文玉和战友们捡爆炸又掀出的一些石头,准备再次打击敌人。这时郭文玉发现连长牺牲了,他把连长从土里拽出来,抱着连长的尸体失声痛哭。

郭文玉发现了一块青石板,他捡起一颗石子问战友们:“谁有话说,快说吧!”

敌人上来了!有人喊。

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骑兵连能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只剩郭文玉怀里青石板了,他一直没舍得扔出去。青石板二尺见方,墨青的纹理,参杂着几丝纯白,二娃牺牲时溅在上面的血迹,郭文玉心疼的不忍擦拭。二娃和郭文玉是一个村的,今年才19岁。刚才还呲着呀问他,记上我的小名行不行,你知道我没大名……

那次战斗,是他们骑兵连最惨烈的一次战斗。郭文玉虽然活了下来,但也在身上留下七处伤疤。

我抚摸这郭文玉老人身上的伤疤,隔着大半个世纪的烟尘回望烽火中民族的伤痛。循着历史长河中记忆的浪花,回到那个恶浪汹涌的时代!经过了八年的浴血奋战,小日本最终滚出华夏大地。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是任人宰割,不再被喊作东亚病夫,中国人有了应有的尊严!

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这些英雄的抗日军民功不可没!没有他们,在民族存亡的关口拿起武器、流血牺牲,就没有强大的新中国,更没有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无数敢抛颅头,尽洒热血的战士们向全世界昭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战争的硝烟荡然飘散,然而,我们怎能忘怀!这天,郭文玉老人带我去烈士陵园,看望他长眠于地下的连长。他和连长一起战斗了三个春秋。最难忘的是到张北迎接苏蒙联军,协助苏蒙联军捣毁日军驻守的狼窝沟。

1945年秋,平北骑兵大队改编为察蒙支队,驻扎张北县梁奶尖山。一天傍晚,急促的集合号骤然响起。郭文玉和战友们快速整队。却发现支队长脸上不是严肃而是兴奋。他说上级命令我们去攻打张北县城。战士们面面相觑。张北城驻守着200多名日军,还有伪蒙的一个骑兵师,据张北城不远的狼窝沟,是日军经营了多年的据点,有重兵把守。

支队长神秘地一笑:“命令还有下半句,就是迎接苏蒙联军。”

战士们一阵高呼。

部队午夜出发,天亮就出现在张北城南,隐蔽在一个缓坡后面。很快,骑哨回来报告,张北的敌人正朝这边过来,看样子是向张家口逃窜。支队长紧皱双眉,面对一个师的骑兵,下不了打的决心,不打又太可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敌人不敢恋战的机会,狠狠地咬他一口。

不远处有一片杨树林,树林里有一条浅沟,部队快速隐蔽。少顷,大队敌人骑兵哗哗地跑了过来,蹚起一路烟尘。老远看到敌人顺着大道跑了过去。支队长瞅准时机,喊一声出击。战士们手提马刀斜刺里穿插过去,兜住了敌人的后队。等战士喊着“冲”冲到近前,才发现敌人的尾队全是日军。情况突变,战士们稍一犹豫,立马狂喊,是鬼子,杀呀!挥舞着马刀冲进敌群。这些日军虽然骑着马,但他们平日里不是骑兵,骑马只为逃窜,手里也没有马刀,便开枪射击,但都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战士们的马刀就落在他们头上。

骑兵支队和鬼子混战在一起,跑在前面的伪骑兵师听到枪声发现了鬼子被截杀,随后返回来试图包围察蒙支队。

支队长瞅准时机,高喊快速结束战斗。这时,鬼子也拼命地突围。郭文玉缠住一个鬼子,挥刀左右劈砍。鬼子用枪来回招架,瞅空开了一枪,但没有打中郭文玉。郭文玉气乐了,不想恋战,挥刀劈在鬼子的马头上。那马一个栽歪,躺倒在地。郭文玉才不让鬼子有坐起的时间,跨马过去,弯腰一刀砍下了鬼子的脑袋。鬼子丢下几十具尸体逃窜了。支队长当即命令撤退,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合拢。也算狠叼了鬼子一口。

8月14日上午,一支摩托化部队突然开进张北城,苏蒙联军到了。支队领导带蒙古翻译和苏蒙联军取得联系。苏蒙联军是普列耶夫上将率领的混合骑兵机械化集群。8月20日,苏蒙联军对狼窝沟发起总攻,我察蒙支队担任警戒。苏蒙联军每三名战士乘一辆摩托,装备一挺转盘机枪。双方的炮火都十分猛烈,苏蒙联军勇猛冲锋,一夜打掉日军两个前沿阵地。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在苏蒙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日军于第22日夜里仓皇逃到张家口。但几天后,张家口就被我们解放了。

烈士陵园里,我与郭文玉一起抚摸连长孤独冰冷的墓碑,禁不住心潮奔涌,透过厚重的墓碑,我看到将士留下鲜血的地方,鲜花在幸福的绽放。烈士倒下的旧日战场上,高山是勇士淬火的骨头坚硬的峭立,树木是抗战军民大无畏的精神挺拔地生长……

记忆的年轮累积着民族的痛楚,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向前转动,碾碎的尘沙中是否有我们民族的伤痛?尘封的耻辱难道真的已飘逝的无影无踪?

记忆都会淡忘,但历史不能忘记。日寇在中华大地所犯下空前绝后的罪行,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历史,也留下了无数为拯救民族于水火,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抗日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更不能忘记英雄!

郭文玉也曾是站岗放哨的儿童团。他后来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哪儿去了……

王二小是所有抗日英雄的化身,其实他(他们)哪儿也没去,他就是现在宽敞明亮教室里读书的儿童,就是那些葬于烈士陵园抑或还在荒野里的铮铮忠骨,就是脚踏祥云看着我们的朵朵英灵,就是依旧在田间辛苦劳作的还健在的这些老兵……

我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也正是生在福中长在蜜里,那提起就让人揪心的抗日战争,却已在一些人的记忆中渐渐模糊。有多少熟记“情人节”、“圣诞节”的青年,能知道“九·一八”能知道“8·15”?有多少熟知文艺明星祖宗八代的青年,能知道杨靖宇是不是东北人?能知道八路军战死沙场最年轻的将军是左权还是彭雪枫?像佟麟阁等国民党战死沙场的将军一共有几十名?

都说勿忘国耻家仇,可是我们忙啊,忙挣钱忙麻将忙旅游。打开电视,有多少人在毫无意义的娱乐节目里半夜不睡,又有几个会把频道锁定在抗战的镜头?

七十年前,这群人就用鲜血实现了他们愿望,中华民族从此挺直了脊梁,而这群立下了“国史明标第一功”的人们,又是怎样的经历走过这七十年的历程?他们今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状态呢?我们是不是很认真地盯视过身边的这些老兵?是不是很认真地听他讲那些过去的事情?你是不是认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糟老头?你是不是认为,他的那些故事已经遥远成一丝不痛不痒的烟尘,淡淡蒸发在历史的天空?

当年,我们的爷爷奶奶,没有一个不经历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因此,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忘记这一切。八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战士们的浴血拼杀,使我们的国家依旧存在,我们的民族依旧繁衍,自由和尊严依旧钢一般的立于天地之间,幸福生活从昨天依旧享受到今天享受到久远。

所以,我们不能让抗日英雄的英灵在寂寥中忍受孤独,不能让还健在的老兵在凄凉中度过余生。面对抗战的英雄,面对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为了民族大义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作为他们的后人,作为炎黄子孙,忘记耻辱、忘记伤痛,是民族的悲哀。这是华夏子孙仰天俯地最起码的道德和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本。

抗战胜利七十年了,我国综合国力逐年增强,国际地位飞速提升,我们不要战争,但绝不能忘记战争,必须牢记祖国曾经饱受的创伤和耻辱,我们期待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的珍惜现在,珍视未来,缅怀先烈,照顾老兵……

这些还健在的老骑兵毕竟老了,他们过去征战沙场的英姿和现今默默无闻的衰老,让我的心隐隐作痛。请留意我们身边还有这么一群老兵。这些衰老的老兵,是我们民族永恒的勋章。

最后,我问老人,你坐着板凳锄地,有什么感觉?老人挤着眼嘿嘿地笑着说,多少有点像骑着战马在冲锋……

责任编辑/孙明星

猜你喜欢

骑兵联军鬼子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骑兵之败
骑兵与绿手(大家拍世界)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合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