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众议院选举及其内外效应

2015-11-11刘卫东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期
关键词:胜选自民党对华

□ 刘卫东

2014年12月14日,日本举行了第47届众议院选举,联合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再次获胜,赢得了全部议席的三分之二多,日本政坛一强多弱的局面得以继续维持。在12月24日召开的特别国会上,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出任日本第97任首相,他也即将成为战后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日本的这次选举是在特殊条件下匆忙完成的,其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也会逐步显现出来。

安倍再次胜选说明了什么?

本次大选前,舆论普遍认为自民党会赢得选举,结果不出所料,安倍再次击败对手并保持了原有的优势,但这并不说明其第二次上任以来的表现得到普遍认可,实际上安倍胜选的很多原因并不能成为其继续顺利执政的可靠支撑。

自民党获胜的第一个原因是安倍突然解散众议院,使得在野党不得不硬着头皮被动应战,在确定竞选纲领、候选人拥立、选民动员等均不充分的条件下,在野党根本无法对执政党构成有效挑战。在很多选区,在野党甚至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只能把议席拱手让给自民党。第二个原因是在野党的民望积累还远远无法颠覆执政党的势力,由此导致了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第三个原因是自民党利用各党派对推迟提升消费税没有太大异议,自然而然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了安倍经济学上,而争议更大的解禁集体自卫权、保密法等问题则基本未受关注。安倍经济学目前虽然千疮百孔,但一方面日本经济曾稍有改善,另一方面自民党通过集中渲染这个概念把民众对未来的期待调动起来,因而还是吸引到了足够多的选票。

但是显而易见,席位上的比例差别绝不意味着受欢迎程度的差别,实际上安倍的获胜有很多是由短期因素或者选举技巧促成的,即使其地位稳固,也不能说明今后行事会很容易。

第一,日本2012年大选时的投票率是59.32%,已经是历史最低,而此次的投票率又大幅低于上次,创下了历史新低。这表明约半数日本选民对选举本身产生了质疑,对日本的政治家很不信任,失望和观望已经成为日本政治中的主旋律。

第二,执政党此次获胜与其说是自身实力强劲,倒不如说主要是因为在野党不争气。既然只能在瘸子里面拔将军,即便是那些对安倍经济学感到不满和没能切实感受到经济复苏的阶层,也只好无奈地将选票投给了曾带来过希望的自民党,但民众目前对安倍的信心和耐心已经大不如前。

第三,比起治理国家,安倍更善于操控选举政治。但政权的稳定与否归根结底还要看其执政能力,安倍的风格非常强硬,其在内外政策方面引发的争议已越来越大,如果近期内无法取得令民众满意的政绩,那么他在选举中积累的政治资本也会很快消耗干净。

日本政府面临的内部挑战

安倍政权在2014年9月刚刚进行了内阁改组,但仅仅过了2个半月,形势就急转直下,2名新任阁员在一天内双双提出辞职,还有一人遭到问责,搞得安倍政府极为被动。虽然通过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暂时摆脱了这一困境,但摆在他面前的挑战却一点也没有因为胜选而减少。甚至有分析家认为,安倍虽然赢得了大选,却并未在国内外赢得人心和认同,这也意味着他今后的执政道路不会平坦。

总的来看,安倍内阁当前主要面临两大国内挑战:

第一,经济问题依然是关系到这一政权生死攸关的大事,而其前景却仍不明朗。首先,安倍政府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使经济尽快摆脱萧条的阴影,扭转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困境。在出口和投资均无法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只能依靠振兴消费来刺激生产和投资,但消费税的提升又压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这依然是一个难题。其次,如何应对日元贬值和国际油价下跌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同样也无高招。日元贬值虽促进了出口,但也增加了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而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部分缓解日元贬值造成的进口压力,却不利于日本央行降低通缩风险的长远目标。再次,加入TPP必然会对日本的敏感产业带来冲击,但在美国的持续压力下,安倍政府试图尽快克服国内阻力加入TPP,这就意味着他要承担日本经济至少会受到短期冲击的风险。总的来说,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安倍经济学是否能收到成效。自2012年底上台以来,安倍迅速公布了“三支箭”计划,即日本央行出台的超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政府公共开支计划、经济结构改革计划。这些举措曾经一度取得成效,但2014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再度陷入泥潭,迫使安倍推迟二次上调消费税的计划。目前为止,被人寄予厚望的经济结构改革只是一句空话,政府除了发债和印钱,无法在涉及诸多既得利益阶层的领域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导致日本社会对安倍经济学的悲观意识浓厚。民调显示,在安倍政权执政的2年里,“实际感受到”经济复苏的受访者仅为16%,大幅低于“并未实际感受到”的75%;对于“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经济复苏和工资上涨,表示“期待”的受访者占44%,而“不期待”为49%。可见认同安倍经济政策的民众已经少于不认同者,依靠实绩留住民心是安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推进国内敏感议题仍然存在大量风险。安倍上台以来强行推进一些存在争议的国内议题,但在其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如何继续推进相关议题将会成为对安倍政府的严峻考验。这主要包括修宪问题、完善安保法案与重启核电站等问题。安倍在胜选后表示:“修宪是我的重要目标和信念”,“为了深化和扩大全民的理解与支持,我愿意作为总裁继续努力”。但日本国内对于修宪的支持率一直没有达到半数。在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前后,又为推进其配套措施进行了多方努力,安倍表示:“此次是在做出(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阁会议决定后举行的选举,(选举获胜说明)在这一问题上同样也得到了支持。践行承诺是执政党的使命”。但这更像是安倍本人的自说自话,实际上日本民众中反对解禁的比例一直多于支持的比例,尤其是强行通过保密法还引发了民众的大规模抗议,未来如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参与作战行动将会引发更大争议。安倍政权将核电定位为重要资源,试图推进核电站重启,但这一方针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在重启核电站问题上,民调显示33%的人回答“应该推进”,低于回答“不应推进”的54%。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下,安倍继续推进相关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按照其个性,他可能还会豁出去赌一把,但现有的政治资本已经不比两年前,如果再有闪失其执政前景就更加困难了。

安倍胜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对华强硬的安倍获得连任,表面看来是再次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敲响了丧钟,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经过两年的政治磨炼,安倍已经逐步变得成熟,知道单靠意气用事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原来为了兑现选举中的承诺,他必须对华强硬,但是在获得连任之后,已经无须再做表面文章,而且其支持者也不会再严格审视其是否对华妥协,而是将重点转向了实际利益。

首先在经贸领域,日本连续出现经济负增长、国内消费乏力的现实提升了其对华需求,如果可以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并提高对华出口,则对日本缓解经济压力非常有利;2014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大幅上升且保持这一势头,也从一个侧面刺激了日本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在日本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安倍无法忽视对华维持经贸关系稳定所带来的商业契机。其次在战略领域,安倍不会放弃包围中国的战略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进行正面对抗。安倍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主义者,他会根据国家利益来规划对华战略,在美国都没有直接将中国视为敌人的背景下,日本全面与华为敌既不现实,也无益处,他可能会加强与中国的和平竞争,但无法独立遏制中国。再次,在可以用来挑衅中国的议题上,安倍能够使用的手段有限。在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中,中国不断派遣海监船只巡航已成新的常态,中国军机突破日本岛链也不再是新闻。安倍纵然想挑起事端,但一方面无法得到美国的明确支持,另一方面也无力承受中日开战带来的国内风险,所以对他来说维持现状且不主动挑战,才是较好的选择。在历史问题上,安倍不会放弃其修正主义行为模式,但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在参拜问题和慰安妇问题上分别做出了强硬表态,即使单纯出于维持日美关系稳定的目的,安倍也不愿继续招惹是非,充其量是再以奉献植物的方式来安抚国内的保守派,而不会再次针对中国进行挑衅。因此,保持对华压力但努力维持中日关系的大体稳定,可能会成为新时期安倍对华政策的选择。□

猜你喜欢

胜选自民党对华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