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文言文中巧识词类活用现象

2015-11-10黄秀幸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秦师词类状语

黄秀幸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其中“意义”和“用法”的知识点就关涉到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考卷中翻译题和实词解释题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及用法。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本文主要从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和动词使动用法谈谈文言文中巧识词类活用现象。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版块少之又少,学生的语法知识几乎为零,多数同学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而文言文教学中许多词类活用现象都与语法有关。那么,如何以最简便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呢?笔者采用公式化教学、巧识词类活用还真是一种简便之法。在此,试举几例以示浅探。

一、名词作状语

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但不多见。在古代汉语中则较常见。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名词作状语表示“像……一样的”,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该句的意思是:天下像云一样集聚拢来,像回声一样应和,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从陈涉起义。

②名词作状语表示“像对待……一样的”,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吴起列传》)该句的意思是:齐将田忌重视孙膑,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③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工具,如: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该句的意思是:蔺相如在朝廷上叱骂秦王。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名词用作状语,但是学生在判断的时候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三种情况分别理解记忆有些复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公式化的方法教学生快速准确的判断名词作状语这一现象。

回顾以上三种情况:①句中“集”、“应”、“从”这些动行为不是由前面的名词“云”、“响”、“景”发出;②句中“待”这一动作行为不是“客”发出;③句中“叱”这个动作行为也不是前面“廷”发出。总结以上规律,我们发现:“名词+动词”的结构,若后面动词这一动作行为不是由前面名词发出,那么这里的名词就用作状语。

再举几例: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句中“夜”是名词,“缒”是动词,即“名词+动词”的结构,后面动作行为不是前面名词发出,所以“夜”就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在夜里”。

其一犬.坐于前。(《狼》)句中“犬”是名词,“坐”是动词,

即“名词+动词”的结构,“坐”这一动作行为不是犬发出而是狼发出的,所以这里的“犬”就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

二、名词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例如:①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③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②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③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不管“舍”、“军”、“刃”与后面的词构成哪种结构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分析它们的词类结构均为“名词+名词”的结构,细作观

察前者名詞均作动词。由此,可得规律:“名词+名词或代词”的结构,前者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再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王无罪.岁。(《寡人之于国也》)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根据以上规律总结,学生很容易判断“目”、“罪”、“雨”是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使眼色”、“归罪”、“下”的意思。

三、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试看几例: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使……扰乱 劳:使……劳累 ②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③会盟而弱.秦。(《过秦论》)弱:使……削弱

观察以上示例不难发现,“乱”是由后文的“耳”发出、“劳”是由后文的“形”发出、“急”是由后文的“臣”发出、“弱”是由后文的秦发出。据此,我们可以总结规律:“动词、形容词+名词或代词”的结构,前面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是由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发出的,那么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就为使动用法。

且看下例: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句中“之”指代项伯,而“活”这一动作是由他发出,故此处“活”字为使动用法。

②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句中“朱颜”是脸色的意思,“凋”意为“凋零”,这一动作是由“朱颜”发出,所以“凋”字亦为使动用法。

③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这里的“退”是由秦师发出,所以应翻译为“使……退却”。

猜你喜欢

秦师词类状语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礼与利的契合:也谈《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
状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