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5岁儿童消极情绪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特点

2015-11-09姜旭钱文

幼儿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调节年龄

姜旭 钱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儿童发展·

4~5岁儿童消极情绪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特点

姜旭 钱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情绪调节能力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维持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研究者采用实验方法探究4~5岁儿童在消极情绪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特点。结果发现,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中,替代活动策略的运用在此期间有显著的发展。无论是4岁组还是5岁组儿童,运用最多的是问题解决策略,最少的是发泄策略。此外,4岁组幼儿更多运用自我安慰和被动应付策略,5岁组幼儿则更多运用替代活动策略。

消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儿童必须学会在各种情境中调控自己的情绪。〔1〕情绪调节能力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维持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研究表明,初生婴儿已具有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如将视线从引起自己不愉快的事物上移开或通过不断吮吸排解自己的某种不愉快,〔2〕但儿童情绪调节能力较低,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较为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通过模仿成人和总结经验,逐渐提高情绪调节能力,面对负面情绪时能从原来本能、被动地接受慢慢趋向于主动、有意识地调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大班幼儿正处于情绪调节能力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在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其社会交往逐渐独立,同伴关系日益丰富,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情绪调节挑战。为此,研究者采用创设消极情绪情境的实验方法。对4~5岁儿童情绪调节方式进行了直接的观察、记录,进而分析其情绪调节的特点,以期为中、大班幼儿的情绪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某一级幼儿园随机抽取中、大班幼儿97人,被试均无严重躯体障碍且智力发育正常。

表1 被试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单位:人)

2.研究工具

办公室一间,桌子一张,椅子两把,摄像机一台,一元硬币3枚,玩具若干。

3.实验程序与方法

研究者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对被试进行一对一的测试,具体实验程序见表2。

4.编码和计分

本研究采用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编码,即对儿童的行为和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并分析行为的情绪表现功能。研究者采用有关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方法,将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分为问题解决、认知重建、替代活动、自我安慰、被动应付和发泄六类。〔3〕其中前三项为积极调节策略,记1分;自我安慰策略不计分;后两项为消极调节策略,记-1分(详见表3)。研究者根据拍摄的录像,每隔

5秒时间对儿童的行为进行一次编码(其中自我安慰行为需持续5秒以上才计分,以剔除一些随机行为);对儿童的每一句话进行编码(对于内容不同但功能相同的语言进行重复编码,例如,对“这个任务有点难,但玩了游戏也很开心”的话语计为认知重建策略两次)。此外,同一时间内采用多种策略的都计分,例如,儿童一边哭泣一边试图再立起硬币,则计发泄策略一次,问题解决策略一次。

表2 消极情绪情境中儿童情绪调节实验程序

另外,在步骤五中,主试询问幼儿是否难过,幼儿若回答难过或不说话,不计分;回答不难过,记1分。在追问不难过的原因时,将幼儿的回答归入以上六类调节策略进行计分,计分规则如前所述。三项分数的总和为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综合得分,编码后数据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采用的是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编码,因此,编码时研究者应注意将幼儿的行为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分析。为此,研究者发现,幼儿的有些相似行为其实属于不同的调节策略,例如,幼儿摆弄硬币既可能是替代活动策略(高兴地玩),也可能是问题解决策略(认真摆放,试图继续完成任务),还可能是自我安慰策略(漫无目的地摆弄)。

表3 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编码规则

二、结果与分析

1.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情况

儿童在消极情绪情景中对六种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情况的统计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4岁组还是5岁组幼儿,运用最多的是问题解决策略,最少的是发泄策略。此外,4岁组幼儿运用较多的是自我安慰和被动应付策略,5岁组幼儿则更多运用替代活动策略。

2.年龄和性别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为探讨年龄和性别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影响,研究者以年龄和性别为自变量,以情绪调节策略为因变量,做2×2多元方差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年龄(4岁和5岁)、不同性别的

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没有显著差异,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不存在年龄、性别的交互作用。

表4 儿童对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

表5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多元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儿童每一种情绪调节策略运用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差异,研究者继续对六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多元方差分析(见表6)。结果表明,儿童对替代活动策略的运用在年龄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儿童对其余5种策略的运用在年龄和性别上均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1.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儿童运用最多的是问题解决策略,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运用最多的是替代活动策略)并不一致。〔4,5〕这可能与实验情境中主试所提供的任务和儿童所面临的困境有关。相比于以往研究中所创设的“输了搭积木比赛而没有得到奖品”或“得到了奖励却被告知奖品已经没有了”的情境而言,〔6,7〕本研究的情境更容易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往研究则可能更让儿童感到无计可施。另一方面,有研究者提出,情绪情境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人际情境中儿童更多使用发泄策略,而非人际情境中儿童更倾向于运用问题解决策略。〔8〕

仅次于问题解决调节策略,中班幼儿更多地使用自我安慰和被动应付策略,大班幼儿则更多使用替代活动策略。这说明,在问题解决有困难的情况下,4岁组幼儿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之中,采取比较被动的应对方式;5岁组幼儿则掌握了更多的变通方式,例如,让自己投入到其他有趣的活动中,从而消解消极情绪情境带来的不快。替代活动策略具有积极性、持久性等特点,即使对成人来说,它也是一个不错的情绪调节方法。

表6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多元方差分析

最后,运用最少的是发泄策略,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较一致。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中班及以上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已有很大提高,而情绪调节的经验也让儿童感受到,发泄等极端的有破坏性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可能导致家长或教师对其不满。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泄行为会逐渐减少。在此次实验研究中,儿童的发泄策略都只是哭泣,几乎没有踢桌椅、扔玩具或哭闹等破坏性行为。

2.年龄和性别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儿童对替代活动策略的运用在年龄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大班幼儿运用替代活动策略明显多于中班幼儿。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替代活动在4~5岁间有显著的增长)较为一致。〔9〕另外,大班幼儿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略少于中班幼儿,这也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在冲突情境中,中班幼儿更多地使用建构性策略,而大班幼儿则更多地使用回避性策略)相一致。〔10〕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独立意识增强,从而促使其产生了独自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强烈愿望。因此,4岁组幼儿在消极情境中的态度开始转向问题解决。而一段时间的实践经验(如解决问题失败)使儿童开始懂得,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可选择转移注意力,投入到其他更有趣的活动中。因此,5岁组幼儿替代活动策略明显增加,这是情绪调节能力进步的表现,毕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其余五种调节策略的运用在儿童年龄和性别上均不存在差异。以往的一些研究也表明,3岁和4岁、3岁和5岁幼儿对认知重建、自我安慰、被动应付和发泄四种调节策略的使用有显著差异,而在4岁和5岁幼儿间并没有显著差异。〔11,12〕说明这些策略在儿童3~4岁期间发展明显,到4岁以后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四、结论及建议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从整体上来说,4~5岁是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比较平稳的阶段,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中,替代活动策略的运用在此期间有显著的发展。无论是4岁组还是5岁组儿童,运用最多的是问题解决策略,最少的是发泄策略,此外,4岁组幼儿更多运用自我安慰和被动应付策略,5岁组幼儿则更多运用替代活动策略。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情绪教育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情绪调节能力较强的儿童通常会先判断其面临的困境是否在自己的解决能力范围之内,再决定是运用解决问题策略,还是其他两种积极调节策略。研究者认为这三种策略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也各有利弊。解决问题策略是最积极的应对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更可以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因此替代活动和认知重建策略也是可供选择的策略,学会转移注意力或自我开导更有助于幼儿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建立。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尽可能多为幼儿展现不同的积极处理方式,让幼儿懂得,在不同情境中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情绪,既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也不能执着于不可能达到的目的。

第二,引导儿童合理发泄消极情绪。在现实情境中,不可能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能通过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替代活动等较为积极的方式去调节,适当的情绪发泄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家长不支持幼儿采用情绪发泄之类的调节策略;本研究也表明,极少有幼儿会采用极端的破坏性发泄方式。但有研究表明,哭泣这种发泄方式能够将负面情绪的强度降低40%,因为哭泣可以有效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种生理反应有助于人们宣泄痛苦,获得平静。另有研究表明,情绪型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成分,这种物质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有害化学物质,因为这种化学物质在体内积蓄太久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心理学家威廉·弗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排泄行为,它能够排出由情感压力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所以说,哭泣或许与其他(如摔东西、用力踢桌椅等)发泄方式不同,它不是一种极端且具破坏性的宣泄方式,而是一种顺应人类心理和生理需要,摆脱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儿童的哭泣,在必要时引导和鼓励儿童合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以避免不良情绪在心中的积蓄。

第三,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通过语言指导和行为示范,为幼儿提供具体可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受能力和经验的双重限制,幼儿在情绪调节上常常是力不从心的,成人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互换等方式,为幼儿解决情绪问题提供具体直接的示范。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幼儿情绪以及调节行为的及时反馈,促使其对自己的情绪调节有更加明确而深入的体会及认识。

〔1〕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352.

〔2〕DAVIDRS,KATHERINEK.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北京:轻工业出

版社,2009:388-396.

〔3〕〔5〕〔7〕〔12〕陆芳.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6〕〔8〕〔9〕〔11〕肖颖.3~5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调节认知的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8(2):12-1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otion Regulation of 4-5 Year-old Children in Negative Emotional Situation

Jiang Xu,Qian Wen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abilities to adapt to social life and mainta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This study use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created a negative emotional situation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4-5 year-old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e use of alternative activity strategy,out of 6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h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in either 4-year-old group or 5-year-old group,children used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more frequently and venting strategy the least;4-year-old group used more self-comforting strategy and passive dealing strategy,while 5-year-old group tended to use more alternative activity strategy.

negative emotion;emotion regulation;strategy

G610

A

1004-4604(2015)03-0035-05

*通讯作者:钱文,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E-mail:wqian@spe.ecnu.edu.cn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调节年龄
方便调节的课桌
变小的年龄
静心
测试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