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015-11-08索玉秀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主体生物

索玉秀

“主体意识”的培养是课改下“以生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思想指导。所以,课改下的初中生物课堂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对学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以及学生的健全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学生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一、转变师生课堂地位,凸显学生“主体意识”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我们一直坚持“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要将“以师为本”理念转变为“以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地位真正归还给学生,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课堂地位,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走进生物课堂,成为课堂中的一分子。

二、多样教学方法应用,凸显学生“主体意识”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能否有效凸显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所以,课改下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自主实验法”“小组探究法”两种教学方法为例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课堂进行论述。

1.自主实验法的应用

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实验教学一直采取的是“背实验”方式,导致实验自身的价值根本得不到体现。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借助自主实验法来展示生物实验的价值,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促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该实验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首先,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即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解剖针、吸水纸、生理盐水、碘液、牙签、洋葱等,然后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动手操作,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印象,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2.小组探究法的应用

小组探究法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为单位对相关问题或者是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互相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生物素养获得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了下面几个问题:(1)葵花朵朵向太阳,能说明生物是受环境的影响吗?(2)为什么我们会说“大树下面好乘凉,能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联系,进而也为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入手,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促使学生在高效的生物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长州.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4).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主体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第12话 完美生物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