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模型的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

2015-11-08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财会通讯 2015年8期
关键词:省市来源绩效评价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刘 琦

一、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概况

获得,评价结果很难真正解决民办教育融资的实际问题。

民办教育融资主体和融资来源具有多样化特点,民办教育融资主体一般可归纳为政府专项资金融资、投资人融资和社会融资。要促进民办教育投入机制的稳健发展,必须选取适当的方法对民办教育融资进行绩效评价,重点是关注与民办教育相关的就业情况、学术成果和协作领域等。纵观以往的研究,在民办教育融资的绩效评价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主观指标方面 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的主观指标主要包括民意调查、教育资源使用的综合评价等。很多国外学者认为这种主观指标灵活性强,对项目运行效率评价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同时可以反映社会问题的原因,因此国外研究多采用主观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然而,我国学者对于主观指标的运用还比较谨慎,这是因为主观指标的伸缩性较大,导致指标值稳定性较差,量化方案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二)客观指标方面 我国很多学者认为结果导向和过程控制应该成为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的内在要求,因此这些客观指标成为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的侧重点。结合民办教育资源使用特点,通过融资的前期工作、融资过程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客观评价民办教育融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决策、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及民众满意度等对民办教育融资进行绩效导向的综合评价。

(三)绩效评价模型方面 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的研究依赖于现代科学绩效评价模型。很多学者开始运用CCR模型进行区域性分析民办教育融资绩效综合值,通过进一步建立CCGSS 模型,深入分析各类民办学校融资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当然,也有研究是通过AHP 层次分析法来整体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再确定各对应项目的权重比例,通过模糊评判等方法构建综合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模型,特别是针对某些地区的教育融资绩效开展定量分析。

以上基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虽然基本上建立了相对全面的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体系,但针对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融资效率不足、教育资源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等问题,很多指标仍存在缺乏可比性、全面性和可度量性等问题,再加上多数统计数据难以

二、研究设计

民办教育融资来源的总量与结构对其支出和产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民办教育融资的来源结构、支出结构和产出主体等纳入实证研究,并在产出部分增设直接和间接指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民办教育融资进行全面绩效评价,以此对教育融资体系加以完善,得出科学合理的实证结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民办教育融资来源指标。民办教育融资来源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和湖北等地发放调查问卷480 份,回收有效问卷378 份,回收率为78.75%。调查问卷显示,民办教育融资来源主要有“学校创办者投入”、“学费滚动收入”、“企业或个人投入”、“社会捐赠”等。

(2)民办教育融资支出指标。民办教育融资支出可分为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方面。民办教育融资支出指标具体内容包括:人力支出指标有“教职工数量”、“教师与职称比”、“科研人员数量”、“附属机构人员数量”等;物力支出指标有“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固定资产”、“生均建设性资产支出”、“实习基地建设支出”等;财力支出指标有“民办教育支出”、“民办教育支出占GDP 比”、“科研基建费支出”、“科研活动经费支出”等。

(3)民办教育融资产出指标。民办教育融资的产出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产出,包括“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数”、“产权专利数”、“论文数”、“著作数”等;二是间接产出,包括“就业率”、“助学贷款率”、“留学率”、“自主创业率”等。基于上述综合分析,构建民办教育融资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民办教育融资指标体系

(二)DEA 模型设计 DEA 绩效评价是一种非参数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数学模型来评价多投入与多输出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其显著特点是排除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不需预先测算参数和权重的情况下,直接用产出与投入的加权和之比来测算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由于DEA 模型在处理多输入多输出方面能够避开指标量纲的不同、依据实际数据评价,而且无须确定生产系统的函数形式及假设。因此,本文将以DEA 模型为基础,对全国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进行评价。

用DMUj表示第j 个决策单元,各DMUj的输入量为Xij、输出量为Yij;Xij表示DMUj对第i 种输入的输入量;Yij表示DMUj对第r 种输入的输出量;Vi、Ur分别表示第i 种输入和第r 种输出量,对第j 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以DMUj效率值为约束,建立最优DEA 模型:

将上述模型转换成等价线性规划为:

若θ=1,且S+=S-=0,则DMUj0为DEA 有效,说明各DMU 构成的融资体系中投入和产出均达到最优状态;若θ=1,且S+≠0 或S-≠0,则DMUj0为DEA 弱有效,可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决策单元组,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增加DMUj0产出;或通过重新组合决策单元,减少DMUj0投入量而保持产出不发生变化;若θ<1,则DMUj0为DEA 无效,说明各DMU 构成的融资系统中,投入量的产出未达到应有的产出比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民办教育融资的来源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育资本的使用,最终影响到融资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本文首先从决策单元DMU 的融资来源对融资支出、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两个维度来考察决策单元的DEA 有效性,进而对民办教育融资绩效做出评价。由于部分省市的数据存在缺失情况,本文将以我国20 个省、市2011~2013年的民办学校融资数据为样本,运用DEA 绩效模型对其教育融资进行绩效评价。

(一)横向分析 根据决策单元和相关指标的选取,笔者首先对2011~2013年我国20 个省市的民办学校的融资来源对融资支出、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两方面进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横向分析(见表2)。

表2 2011~2013年民办教育融资DEA 绩效模型横向评价结果

(1)技术效率分析。DEA 模型是以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是否为1 来判断其融资来源对支出、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是否技术有效。技术效率是民办教育融资体系技术综合有效性的数据表示,技术效率数值越小,说明该决策单元的融资技术有效性越差。由表2 可知,在融资来源对融资支出方面,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北京、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江西、重庆、湖南、湖北、广西共14 个省市的技术效率值为1.000,比例达到70%,说明这些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来源对支出是技术有效的,其融资来源实现了对融资支出的基本转化;在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方面,只有河北、北京、河南、山东、上海、福建、浙江、安徽、重庆、湖南10个省市的技术效率值为1.000,说明这10 个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具备技术有效性,其他省市的融资支出对产出的转化存在提升空间。

(2)规模效率分析。DEA 模型的规模效率分析可以反映投入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通过规模效率值是否为1 来评价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是否规模有效。技术效率是民办教育融资体系规模综合有效性的数据表示,技术效率数值越小,说明该决策单元的融资规模有效性越差。从表2 的数据得出,在融资来源对融资支出方面,辽宁、北京、河南、山东、上海、江苏、重庆、四川、湖北9 个省市达到规模有效,其他省市的融资总量和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方面,有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河南、山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西、四川、湖南共12 个省市的规模效率值为1.000,其他8 个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支出对融资产出不具备规模有效性,需要调整融资支出结构,特别在科研方面的配备不足导致产出规模缺乏有效性。

(二)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从时间角度出发,与横向分析构成立体评价体系,补充说明决策单元的融资体系运行效果。表3 列示出2011~2013年我国20 个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DEA 绩效模型纵向评价结果。

表3 2011~2013民办教育融资DEA 绩效模型纵向评价结果

由表3 可知,大部分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来源都能实现产出转化,我国民办教育融资来源对民办教育融资支出的绩效水平基本令人满意。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为1.000 的情况主要分为四类。一是递增型。这类DMU 在3年间的技术效率虽然不完全有效,但一直递增,随着技术效率的增长,其规模效率并非也一直上涨,而是有先增后减的趋势,这说明民办教育融资的技术有效性与规模有效性不成正向变化规律,这种情况的省市有黑龙江、江苏、重庆、湖南、湖北、广东。二是递减型。3年内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逐年下降,技术有效性越来越差,但规模有效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此类省市包括北京、山东和江西,说明这些省市的融资并没有充分转化,有必要将其融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规模有效。三是先增后减型。这些省市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福建、浙江、安徽和广西,其民办教育融资在2011年得到充分转化,支出对产出的技术效率持续升高,后期随着融资转化的不断深入,其技术效率有所下降,随之规模有效性大幅提高。四是先减后增型。这类情况的省市有内蒙古、河南、上海和四川,其DMU前期存在融资结构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所以技术效率暂时无效,后期随着融资总量和结构的调整,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都有所提升。

综述所述,大部分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支出都达到规模效应,能够满足民办教育融资来源对支出的绩效水平。各省、市要达到民办教育融资来源对支出、支出对产出的规模有效性,其融资来源要先达到融资额度要求,这样才能达到直接与间接的产出效应,但连续未实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性的省、市,普遍存在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活动经费不足等情况。

四、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民办教育融资绩效水平基本令人满意,但个别地区的民办教育因融资来源不足,而致使其融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健全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民办教育融资绩效水平。制定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融资绩效评价标准,将民办教育融资绩效评价规范化、法制化。由政府监督民办教育资本运行情况,及时反映各项融资来源的投入、产出信息,保证融资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其次,各地应合理安排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提高对民办教育经费的补助力度。因此,应在国家层面上依法建立民办教育发展资金,国家和各级政府要积极安排年度教育经费,按比例增加民办教育专项基金,用于补助民办学校开展科研活动经费和教师培训、社保经费等。再次,制定校企合作优惠政策,拓宽民办教育融资来源渠道。企业在资金与经验方面具备很多优势,在政府投入、学费滚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鼓励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将会有效提升融资绩效水平,学校又可培养大量优质人才,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最后,完善融资投入使用结构,确保融资规模效益。近年的实证分析发现,融资来源中对科研投入较高的地区,其融资产出效率也较高,相应综合融资规模效率呈现较好的趋势。因此,民办教育融资投入应对科研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实行与融资绩效相匹配的科研预算,鼓励学校提高融资产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

[1]张剑波:《对民办高校拓宽筹资方式的思考》,《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3 期。

[2]李美娟、陈国宏:《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第6 期。

[3]李丽:《基于DEA 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吴丽丽:《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高等院校规模有效性分析》,同济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黄朝峰:《基于模糊DEA 的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省市来源绩效评价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