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区历史

2015-11-07王众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王众

[摘 要]嘉绒藏区来说它地处于汉藏之间,西部为藏地,东部为汉地,为藏彝走廊之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之外,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的东西,可以说嘉绒藏区为汉藏交融的过渡地带。这种藏汉之间的独特地缘环境,造就出嘉绒藏区特色的夹缝文化特色,虽然空间有限,但足以传古至今。

[关键词]嘉绒藏族;夹缝文化;藏彝走廊

一、嘉绒藏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邛徕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徕山以东的理县、汶川和夹金山东南的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也有分布。另外,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也有少量的分布。这些地区的总人口约50万人。他们是说嘉绒话、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一名因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嘉绒藏区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区——河谷交错纵横,既有大峡谷也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还有冲积而成的台地与河谷平原。该区域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自北向南穿流而过,在高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自古以来即成为众多民族或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也是历史上西北与西南各民族之间沟通往来的重要通道。

翻开我国的民族分布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北方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都是多民族的分布地区,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同样也是多民族的分布的地区,但是嘉绒藏区所在的两侧,确是汉族和藏族的主要分布区。

形成这样的格局,地理环境的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北方广袤的草原,不仅是游牧场所,而且多变的气候,灾害频繁,游牧民族的征伐,逃荒,常常是促进古民族迁徙的驱动力。而南方的云贵高原,一个个山间平原相对封闭的环境,易守难攻,利于从区外迁徙而来的古民族保存。

嘉绒藏区东西民族分布相对简单。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使得迁徙到这一地区的民族都不得不被迫同化;而四川盆地以东的地区,利于农耕的环境,一直是古代农耕民族的发展空间,同样生活或迁徙到这里的其他族群,迟早也会被同化,而形成汉族的一部分。嘉绒藏区两侧地理环境的强烈反差,形成两侧民族分布的差异,也构成了一种民族分布屏障。

嘉绒藏族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与汉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嘉绒藏区地广人稀,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为汉藏过渡和交接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吸纳,从而形成了既有其它藏区相同的藏族文化共性,又具有自身多元性文化的历史印记的鲜明特征,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复合性特点极为显著,加之该地区不是藏族分布的中心而是边缘地区,宗教在藏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原始宗教一苯教,同时选择和改造了佛教"藏文化的根基也是以藏传佛教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二、嘉绒藏区夹缝地带的民族迁徙

(1)土著民族。藏族既是嘉绒藏区的主体民族,也是土著民族。四川西部嘉绒藏区藏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次民族大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带的古羌人向西、西南迁徙,与我国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云南等藏区的原始居民交错居住,相互融合,成为藏族族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点,《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记载,这也是四川西部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公元7世纪,吐蕃在卫藏地区崛起后,向唐王朝发起了争夺四川西部山区诸部落的军事进攻。公元783年,唐、蕃双方会盟于甘肃清水,大体以大渡河为界划线,以东归唐,以西归吐蕃。吐蕃占领该地区后,通过政治、军事、宗教的力量,并辅之以移民、联姻、混居等手段,使四川西部山区诸羌开始了“蕃”化过程。10世纪后,藏传佛教后弘期兴起,并不断向这一地区传播和渗透,从而最终“使康区居民与卫藏地区居民在文化心理素质和语言上趋于一致”。这是该地区第二次民族融合,对嘉绒藏区藏族起了决定的影响。

(2)外来民族

1.汉族,汉族在四川西部山区的分布较广,尤以康定、泸定、丹巴、九龙等地居多,并在小范围内形成聚居;其余各地皆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或杂居、或散居。汉族是四川西部山区各民族中迁入较早的民族之一。据任乃强先生所言:“沈村历为黎西要地,自汉迄宋,屡有建置,汉人流入,想颇众盛。”《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等著述也认为早在汉代就已有汉族迁入四川西部山区东部边缘地区居住。

丹巴一带的汉族由于与藏族杂居,他们在保存汉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藏文化的影响。例如:在居住方面,有的地区虽然保持着一楼一底汉式木结构房屋,又仿藏族在房屋一侧用乱石砌一平顶房作阳台和晒坝;有的完全吸取了藏族的碉式建筑以及楼上住人、楼下关畜的习俗;在室内除建有汉式灶台外,普遍有一个像藏式锅庄的火塘,用于取暖、烧水、熬茶,甚至做饭。在饮食上,虽然汉族的饮食习惯占居主流,但同时也接受了当地藏族吃干酸菜、做猪膘肉、吃糌粑、喝酥油茶等习惯。相当一部份人也信仰藏传佛教。在散居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由于长期与藏族杂处和通婚,受藏文化影响较深,多已藏化。

2.纳西族,纳西族进入四川西部山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调查,明万历五年(1577年)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分兵二路向北扩张,第一路从丽江宝山东渡金沙江,沿冲天河而上,经木里西部直抵康南之稻城、理塘等地。第二路以云南迪庆为据点,强渡金沙江入得荣、乡城、巴塘等地。木氏土司占领康南全境和西藏昌都部分地区后,从丽江、鹤庆等地,建立起许多大小不等的纳西人聚居点。1640年,青海蒙古族和所特部首领固始汗占领该区,木氏土司在康南的统治由此瓦解。一部分纳西人逃回原籍,一部分仍留居康南,与当地藏族人民一道垦种、繁衍。一部分纳西人逃回原籍,一部分仍留居康南,与当地藏族人民一道垦种、繁衍。现仅巴塘白松乡尚有600余人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有纳西族习俗,并以纳西人自称,其余皆已完全藏化。

3.羌族,区内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丹扎、纳布、长胜店、可尔金和阿娘沟村。当地藏族称之为“嘉卡布”(屯兵娃),汉族称之为屯兵,而他们自己也接受“嘉卡布”一称,并常以“嘉卡布”自称。据调查,清乾隆年间,清廷在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后,在当地安营设汛、屯驻兵丁。

区内羌族虽然在许多方面还保存着自身特征,但受藏、汉文化的影响较大。在宗教上既有本民族传统的多神崇拜,也信仰藏传佛教。

4.回族,区内回族散居各地,康定、丹巴、巴塘略为集中。据杨仲华所言“回族之入康,约在唐宋之际”。不过其时吐蕃强盛、佛教隆兴,回族势力不大,遂多同化于康人.由于史料缺乏,对其所言,实难考证。据史学家推论,今留居四川西部山区之回民,迁入最早者大约在明末清初,嘉绒藏族地区回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本民族文化,受藏、汉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嘉绒藏区的地缘的历史特色

(1)社会形态各别;历史上,嘉绒藏区基本是土司制度,或为土流兼制。土司在辖区内俨然如土皇帝,拥有极大权威,但他必须由中央政府册封,定期朝贡,纳赋,受地方行政管理之管束,在承袭上也有一套严格的管理规章,且必须随时听从征服的征调。土司藏传佛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由一人兼为行政和宗教的领袖。

(2)语言,方言上的差异;说嘉绒语的人虽系藏族,使用藏文,但这些语言和语法结构等看,均与藏语三大语方言有明显差异,多数接近羌语支,或介于藏族支和羌语支之间。从对这些语言的分析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融合的痕迹。嘉绒语流通之处大都保留在大渡河及其支流,即北起大小金川,南至石棉,汉源的大渡河东折处。这恰恰是吐蕃与唐拉锯争夺时争夺的地区,贞元以后皆没于吐蕃。

(3)宗教上的兼容并包,同荣并存;嘉绒藏族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藏区一样,崇信藏传佛教,但他与地区显著的不同时,在对待藏传佛教各教派以及其他宗教上,对宁玛,萨迦,噶举等各教派兼容并重。一些在西藏倍受打击甚至消灭的教派,在嘉绒地区都获得了生存的土壤和气候。

四、结语

综上所述,嘉绒藏区由于处于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过的地带,介于边腹之间,又是南下北上民族通道,故在文化上呈多元化特征,在政治上长期内属,向心力较强。在经济上较为开放,而且成为边腹之中介。所以嘉绒地区在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方面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族群关系研究中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夹缝中的嘉绒藏族需要在汉藏两地之间继续生存并散发自己独特的光辉下去。

参考文献:

[1]石硕:《试论康区藏族的形成及其特点》载《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杨嘉铭《四川藏区建筑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