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地情网建设及设想

2015-11-07石恒林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哈尔滨

石恒林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构建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体系迅速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地方志事业也同样在这场信息革命的大潮中融入其中,获得了发展。

一、哈尔滨地情网建设及运行

1、哈尔滨地情网建设

如何把古老的地方志事业同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予之新的生命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这个命题是在首届修志工作进入尾声阶段,我们就已经开始思考了。但限于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和缺少成型经验的借鉴,这个问题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1999年,全国各省、市、县(区)的首届修志工作基本结束,为了检验这届志书编纂质量,彰显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丰硕成果,同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志成果展览。展览会上,山东省地方志办公室、福建省地方志办公室、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在地方志书、地情资料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探索用志新途径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从技术层面上讲,当时这种结合与探索虽然略显幼稚,但给我们的启示和鼓舞是巨大的,让我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修志与用志工作的希望。2000-2002年,我办先后得到两次财政拨款,共计90万元,并于2002年底,基本建成数字化网络系统,为我办的自动化办公和网站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003年初,我们开始着手进行哈尔滨地情网的建设。网站建设和网站运行主要涉及四方面问题,1、数据库建设;2、网页制作;3、信息发布;4、运行维护。其中数据库建设与网站运行维护是两个重要环节。

数据库是对已储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的分类、提取、检索等工作,都是通过数据库来完成的,因此数据库是一个网站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的内容决定了一个网站自身的特征。建设网站数据库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尤其是在前期数据录入阶段,工作量大而且又枯燥乏味,作为仅有几个人的处室,利用低端录入工具,将近一亿字的信息完全数据化,这在全国的数据库建设中都是少见的。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相当多的,例如文件格式与兼容问题、字库与识别问题、数据校对问题、字距行距调整问题、表格镶嵌问题、数据发布形式问题等。在专业人员指导和我们自己的努力下,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个别问题因数据库本身缺陷无法解决)。通过数据库建设,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哈尔滨地情网后续的建设及管理打下了坚实的知识与经验基础。

在网站的运行维护方面我们同样遇到许多麻烦。一般情况下,网站维护不是困难的事,但当网站对外开放时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例如病毒侵扰、黑客攻击、信息垃圾等,都会对网站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哈尔滨地情网曾经遭到两次黑客攻击,多次病毒侵扰,尤其是对垃圾信息的处理是很困难的。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创办的成都方志网,在全国同行业网站中是比较好的,也对我们网站的栏目设置给予很多启示,这个网站曾设置了一些互动栏目,但因缺少维护技术,该栏目开通不久,就被大量垃圾信息阻塞,最后被迫关闭。我们哈尔滨地情网也设置了很多互动栏目,互动栏目刚刚开通时也同样收到了大量的重复性垃圾信息,但我们采取封闭对方IP地址的方法阻止不良信息的进入,垃圾信息不断改变入网方式,我们就不断调整封闭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垃圾信息终于偃旗息鼓,如今我们的互动栏目信息都是很"干净"的。

2、哈尔滨地情网的内容设置及使用

哈尔滨地情网从03年正式运行到今天已经5年了,在这5年里我们的网站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存量不断增加,对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网站信息量由最初的3千多万字增至近一亿字信息量,栏目设置紧密与用志需要相结合,不断进行调整更新。2003年6月,哈尔滨地情网正式运行的网页共有大栏目16个、子栏目136个,存有信息3千多万字,以静态信息为主。2005年,哈尔滨地情网根据信息容量的增大进行了局部调整,调整后栏目增至23个,子栏目增至312个,录入信息达5千万字。2007年,为提升网站对修志工作和社会服务的质量,我们对哈尔滨地情网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共有大栏目34个,子栏目510个,信息容量已达8千多万字。这次改版我们重点加大了互动栏目、图片栏目、趣味性栏目和实用性栏目比例。虽然哈尔滨地情网的内容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的服务主体没有被淡化,市志、区志、县(市)志,仍然处于主要地位,目前全市市、区、县(市)首届二级志书全部入网,从网上登录记录统计来看,访问哈尔滨地情网,查阅各类志书的人群仍然是主流,约占总登陆人次的70%。

坚持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相结合,不断加大动态信息含量。在哈尔滨地情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信息量的扩充,更加重视利用地情资源为哈尔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服务的质量,静态信息是不变的、历史的,是供学者、决策者研究和借鉴的。动态信息是即时的、不断变更的,是让登陆者及时了解哈尔滨近期情况以及当前修志工作都有什么新的举措、新的要求(例如志书、专题库就属于静态信息类,本埠新闻、法规公文、通知公告等是动态信息)。不断扩充静态信息是哈尔滨地情网提升为我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不断扩充动态信息,是哈尔滨地情网提升为我市修志工作服务的能力。在改版后的网页中,动态信息栏目的比重有了显著提高,这就使市志办对修志工作提出的各项指导性意见和要求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递给各修志单位。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栏目、在线申报栏目、信箱等反馈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意见。使市志办与各修志单位通过网络加强了工作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坚持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主动服务质量和手段。哈尔滨地情网被动服务方式主要以对静态信息实现全文检索的形式实现的,改版后的网站,重新修改了检索方式,使检索更方便、更准确、更科学、更具有人性化。主动服务主要是以网上互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在线咨询、在线申报、在线交流、修志问答等栏目,都是为网上互动而设置的,修志单位随时可以通过这些栏目与市志办有关处室进行交流。在哈尔滨地情网上开通这种交流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上网联线,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今年6月中旬,我们在在线交流栏目里举办了一期在线访谈节目,市志办通过网络同哈尔滨市方志爱好者就哈尔滨市修志工作诸问题进行一次交流,收到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今后我们将根据志书编纂的不同阶段,不定期举办类似节目,届时欢迎广大方志爱好者和修志工作者积极参与。

3、哈尔滨地情网运行

目前哈尔滨地情网拥有的地情资源居全市各政府网站之首,并存有图片资料一千余幅,基本形成了以哈尔滨地情资料为主体的专业网站。哈尔滨地情网运行速度快,链接时间短,网站访问故障率只有万分之二。就地情信息的含量、网站功能、服务质量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同全国各省、市地方志网站进行比较,哈尔滨地情网的建设与运行都是属于一流的。2004年市信息产业局委托市信息中心每年举办一次政府网站评比。哈尔滨地情网属于地方志专业网站,与政府网站的项目要求对比,我们的网站因工作特点存在一些缺项,参与评比对我们很不利,但是为了检验我们网站建设、功能设计、运行维护等各方面能力,我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4年下来,我们取得的成绩逐年上升,2004年,在78个单位的网站评比中哈尔滨地情网列第36名。2007年,在58个委、办、局网站评比中哈尔滨地情网获得了第11名,并在全国开了地方志网站参与政府网站评比的先河。

从哈尔滨地情网开通到现在,已有近200多万人次登录,从登陆记录看,我们网站的网民遍布全国各省、市、县,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法国等五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也经常光顾哈尔滨地情网,而且每天都有外国网民访问。在政府主办的网站中,哈尔滨地情网能够吸引这么多国家、地区和国内各省、市、县的登陆者,是哈尔滨任何一个政府网站都不能相比的。从网站访问记录中我清醒的看到,哈尔滨地情网已经成为了解哈尔滨、认识哈尔滨的重要窗口,更是展示哈尔滨、宣传哈尔滨的重要舞台,她的建设是必要的、成功的。

二、哈尔滨地情网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市志办早期引进的部分电子设备已经面临淘汰,许多新的应用技术在这些落后设备中已经无法运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哈尔滨地情网的发展和市志办创新工作的开展。结合开发利用地情资源需要,2007年,我们制订了哈尔滨地情网升级改造方案,并得到市信息产业局和市财政局的支持,今年我们将组织实施。结合网站改造,我们将开拓一系列创新工作。

1、创建哈尔滨地情图片库

哈尔滨开埠已有一百多年了,在这百年里,产生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真实记录哈尔滨每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瞬间,无论是对于哈尔滨史志工作者来说还是对全市人民来说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如果我们不抓紧搜集、整理、抢救这些历史图片,它们就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搜集哈尔滨的历史图片,创建哈尔滨地情图片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更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搜集历史图片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志书、地情资料汇编载体的发展演变,历史图片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

2、结合地方志资料年度化工作建立地情专题库

多年的修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一部志书质量好坏的关键,取决于这部志书资料的完整程度,没有资料难就其书,这是我们每个修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深刻体会。哈尔滨市首届志书编纂工作历时十八年,这里虽然有探索和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工作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本届修志,我们面临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资料问题。可见资料问题不但直接关系到整部志书的质量,更关系到志书编纂进度,甚至影响全市的修志工作进度。6月份,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哈尔滨市地方志资料年度化实施办法》的通知。地方志资料年度化工作,是把修志工作推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开展地情资源为当前工作服务的新起点,他必将改变资料搜集严重滞后,志书编纂周期过长的弊端。我们将密切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适时建立哈尔滨地情专题库,将报送的地方志年度资料进行科学整理,按类别、按时序、按资料形式建立子数据库,装入数据库。对地情专题库建立全文检索系统,方便修志单位使用、互用,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情资源共享机制。对涉密资料,我们将通过会员资格限制登录,缩小资料的使用范围。

3、提升哈尔滨地情网互动功能,实现网上视频交流

2006年,第四届全国中心城市地方志工作交流会在哈尔滨举行,为了及时的把会议精神传给参会城市和我市的各基层修志单位,我们首次尝试网络转播,但是限于当时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我们只能用文稿和图片形式转发会议进程。转播过程需要录音、打字、拍照、制作,工作极其紧张,虽然我们完成了任务,但仍然存在一些遗憾,那就是收看者不能目睹会议进程,缺少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视频交流技术已经成熟起来,在网站建设上着重抓好这项工作,不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议转播,还要利用这一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我们6月份搞的在线访谈,以后就可以通过视频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就拉近了交流双方的距离,提高了交换意见的质量。今后我们还将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座客哈尔滨地情网,通过网络视频,解答在志书编纂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交流工作心得,使志书编纂指导工作的形式更加灵活。当前,我市修志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召开志稿评审会的频率也在增加,每次志稿评审会,提出的问题是具体的个性的,但也有很多共性问题,值得其它单位借鉴,如果我们利用视频技术将志稿评审会的情况转播给其它单位,就可以达到相互学习、以评带训的效果,提高志书编纂指导的效率。

4、建立修志专家电子刊物

这里所说的电子刊物不是严格意义的电子刊物,而是以"博客"形式出现的,它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可以与访客互动。我们在哈尔滨地情网上建立博客群,吸收修志专家和方志爱好者参与进来,就修志理论和修志实践进行讨论、交流,大家在这里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推进方志理论和修志实践健康发展。电子刊物能够及时发表修志专家们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不同的认识可以通过跟贴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有很强时效性、针对性。我们市志办主办的"哈尔滨史志"是季刊,如果在办好"哈尔滨史志"的同时办好电子刊物,使两种不同介质的载体相互配合,互补长短,必然给方志理论研究和修志工作带来新的气象。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哈尔滨
静听花开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倘若,爱在哈尔滨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