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世纪阿富汗逊尼派抵抗组织分裂的原因分析

2015-11-07段霞韦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阿富汗

[摘 要]阿富汗战争中逊尼派抵抗组织是抵抗苏联的主体,但是逊尼派抵抗组织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逊尼派抵抗组织之间存在着分裂,分裂的主要原因有意识形态因素和政治因素、阿富汗传统分裂的作用以及外部因素。

[关键词]阿富汗;逊尼派抵抗组织;分裂

在苏联与阿富汗的战争中逊尼派抵抗组织是抵抗苏联的主体,在反对苏联的侵略中,逊尼派抵抗组织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阿富汗逊尼派抵抗组织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逊尼派抵抗共包含7个抵抗组织,这7个抵抗组织各自拥有各自的领导人,组织机构,追随者。在抵抗苏联的过程中这7个抵抗组织结成了联盟,共同对付苏联。但在苏联撤军后,7个抵抗组织的分裂加剧,最后使得阿富汗再次陷入混战之中。

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分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

大部分学者把逊尼派抵抗组织分为两个派别:伊斯兰主义派别和传统主义派别。属于伊斯兰主义派别的是: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拉巴尼的伊斯兰促进会、哈里斯的伊斯兰党(哈里斯派)、萨亚夫的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属于传统主义派别的是:盖拉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穆贾迪迪的民族解放阵线和穆罕默迪的伊斯兰革命运动。这两个派别的领导人的背景和意识形态不同。伊斯兰主义派别受到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和巴基斯坦伊斯兰促进会的影响,反对本国的君主制,主张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以伊斯兰原则为规范的社会。而传统主义派别主张恢复1973年的君主制,支持查希尔国王。另外他们对于伊斯兰的看法也不同,伊斯兰主义派别强调伊斯兰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运用。而传统主义派别强调政教分离。

事实上,意识形态因素对于阿富汗抵抗组织的分裂所起的作用很小,主要是政治因素,是因为各个抵抗组织领导人的个人政治野心。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希克马蒂亚尔参与了塔奈政变,与人民民主党联合。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是非伊斯兰的党派,与伊斯兰抵抗组织是对立的,因此希克马蒂亚尔与塔奈的联合使得抵抗组织的斗争失去了圣战的意义,失去了抵抗的意义,只是为了争夺个人权力。从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和拉巴尼的伊斯兰促进会之间的斗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两个抵抗组织都是伊斯兰主义派别,它们都倡导建立一个神权政权,但是数百个游击队员在这两个抵抗组织的冲突中被杀害。[1]如果意识形态的不同起重要作用,那么这一类的斗争应该发生在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和盖拉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之间,因为在7个逊尼派抵抗组织领导人中,盖拉尼是最强烈支持查希尔国王的。但是这两个抵抗组织之间没有发生冲突,它们之间之所以没有发生冲突是因为盖拉尼还没对希克马蒂亚尔的领导地位构成威胁。因此在抵抗组织的分裂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政治因素,而非意识形态因素。

2、阿富汗传统分裂的关键作用

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路易斯·B·杜普雷(Louis B·Dupree)很巧妙地描述了阿富汗历史潜在的主题即“融合和分裂”,这是一个循环的进程:面对外国入侵的时候,好战的部落组成联盟,当外部威胁解除后,这个联盟再次解体,阿富汗再次陷入地方纠纷。[2]普什图是阿富汗最大的种族群体,从根本上说普什图族是按部落组织的,部落是传统权力的基础,是普什图社会结构的核心。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存在一个分割的血统,一个垂直的结构,这个垂直的结构包含:家庭、大家庭、亚部落、部落。各个层次都有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政治权力和义务。普什图人因为部落和血缘的分割而无法组成一个整体,这也反映在逊尼派抵抗组织上。一个重要的证明是杜兰尼人对于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反对。尽管杜兰尼部落是普什图的一个大的部落,杜兰尼人和逊尼派抵抗组织领导人一样都属于普什图族,但是逊尼派抵抗组织的领导人中没有杜兰尼人,因此阿富汗战争刚开始的时,杜兰尼部落不情愿地支持总部在巴基斯坦的抵抗组织。在苏联撤军后不久,四个主要的杜兰尼亚部落的著名人物公开质疑希克马蒂亚尔、拉巴尼和哈里斯的合法性。[3]另外除了普什图族之外,阿富汗社会是种族群体的马赛克,包含了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拉扎人等。这样的民族分裂因为语言的多样化而更加的分裂。大部分普什图人讲普什图语,然而,大部分非普什图部落和种族群体讲达里语(波斯语的变种),阿富汗的一些群体还使用突厥语的各类方言。所以民族语言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是阿富汗社会重要的特点,逊尼派抵抗组织反映了这一社会结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拉巴尼的伊斯兰促进会:拉巴尼是一名塔吉克领导人,他的伊斯兰促进会吸引了广大的非普什图群体。其他6个抵抗组织领导人都是普什图人,这些抵抗组织大部分成员也是普什图人。在1989年2月阿富汗伊斯兰临时政府中,拉巴尼的得票第二少,只担任没有多少实权的负责重建的部长。

3、外部因素

除了阿富汗国内的因素导致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分裂之外,外部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抵抗组织的分裂。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美国、巴基斯坦等国的支持,但是这些国家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不同的抵抗组织。每一个外国势力都或多或少利用它们的代理人来打击它所反对的其他外国势力,结果是加重了抵抗组织的分裂。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阿富汗政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基于低强度冲突原则(LIC),美国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暗中运送武器来阻止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整个国家,然后使得苏联占领阿富汗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迫使苏联军队回家。[4]美国对阿富汗抵抗组织的低强度冲突原则缺少政治成分,美国不关心各个阿富汗抵抗组织的价值、特点或者政治观,主要关心它所支持的抵抗组织是否有很好的军事组织,在进行游击战争中是否更加有效。在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发展中,巴基斯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巴基斯坦为了抵抗组织的团结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巴基斯坦并不希望逊尼派抵抗组织真正的团结在一起,因为只有7个抵抗组织分裂巴基斯坦才能牢牢控制它们,未来的逊尼派抵抗组织才不会对巴基斯坦构成威胁。尽管,1985年巴基斯坦促使抵抗组织建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者联盟即“七党联盟”,但是巴基斯坦还是分别给予各个抵抗组织援助。在分配援助过程中,巴基斯坦偏向于伊斯兰主义派别,尤其是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这就导致伊斯兰主义派别尤其是希克马蒂亚尔的势力加强,这就相对弱化了传统主义派别。同时,沙特和伊朗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在阿富汗进行了斗争。沙特和伊朗都希望在伊斯兰世界中获得卓越的宗教地位,它们把它们在海湾的竞争带到了阿富汗。这两个国家都各自支持带有它伊斯兰版本的抵抗组织,沙特支持逊尼派抵抗组织中的伊斯兰主义派别尤其是萨亚夫,伊朗支持什叶派抵抗组织。这两个国家主要的目标是限制另个一个国家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在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外国势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各个国家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支持不同的抵抗组织,各个国家对于抵抗组织的支持导致了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力量发展不平衡,这也加剧了逊尼派抵抗组织的分裂。

注释:

[1]Shah M. Tarzi ,”Politics of the Afghan Resistance Movement: Cleavages,Disunity,and Fragmentation” ,Asian Survey,Vol. 31,No. 6,Jun.,1991,p. 482.

[2]New York Times,June 6,1989,p.A4.

[3]Shah M. Tarzi ,”Politics of the Afghan Resistance Movement: Cleavages,Disunity,and Fragmentation” ,Asian Survey,Vol. 31,No. 6,Jun.,1991,p. 483.

[4]Shah M. Tarzi ,”Politics of the Afghan Resistance Movement: Cleavages,Disunity,and Fragmentation” ,Asian Survey,Vol. 31,No. 6,Jun.,1991,p. 492.

作者简介:段霞韦(1989.09),河北邢台,汉,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

猜你喜欢

阿富汗
阿富汗政变的背后动因与未来走向
20多个恐怖组织遍布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20年大事记
阿富汗 解暑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阿富汗部长躲过汽车炸弹
驻阿富汗美军陷入泥潭
阿富汗南部警局遭自杀式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