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宁寺塔基塑像残件的美学审视

2015-11-07王霞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装饰性泥塑石窟

美,并不在乎残缺。实际上,人类对于审美具有一种特殊的癖好:那就是残缺有时候非但没有影响人类对于美的欣赏与追求,反而更加增强和延伸了美的神秘与想象空间。众所周知的地中海断臂维纳斯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实例证明。而今天我所要向大家介绍的则是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北魏永宁寺塔基址出土的泥质塑像残件:

永宁寺遗址位于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原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皇家寺院,它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至永熙三年(公元534年)焚毁。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中追述:永宁寺塔原为木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是北魏所建最高大豪华的木塔,也是古代最为大的佛塔。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塔基进行了发掘,才将这座不为人知的精美艺术殿堂重现人间。永宁寺遗址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有各种彩塑作品、壁画残块、建筑构件等等,同时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泥质塑像。这件佛像脸部残高24.5厘米、宽23厘米,其眼眉、脸颊以上都已缺失,并且断裂成两块,但是她那丰满鲜活立体感很强的面庞、挺直高颀的鼻梁、轮廓清晰而柔和的嘴唇,依稀流露出佛的宁静、雍容与慈祥(见照片);

北魏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的产生和形成还要从其历史发展及社会文化背景说起。我们知道,佛教自印度产生之初,并无偶像的崇拜。佛像的产生是得益于佛教北传与古印度北部及中亚地区马其顿城邦所特有的希腊雕塑艺术的结合,并且逐渐东渐,传播到西域地区(今天新疆地区残留的众多的千佛洞就是此艺术东传的遗物证明)。北魏建国之初便迅速将势力扩大到西域地区,并从那里大量吸收和引进了印度本土佛像艺术及来自 宾地区的犍陀罗—希腊艺术风格,这些风格在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反映。虽然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佛像雕塑艺术的进一步汉化。但是勿庸置疑,北魏时期在洛阳及周边地区的佛寺石窟的建造依然反映出外来艺术元素的影响,虽然北魏时期的泥塑作品保留至今的已经是寥寥无几,然而从洛阳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寺、到周边的孟津谢庄石窟、嵩县铺沟石窟、偃师水泉石窟、新安西沃石窟、吉利万佛山石窟等诸多石窟遗留下来的石雕佛像及残迹无不显现出这种影响。同时这些影响还反映在陵前翁仲、人佣、陶塑等塑造艺术之中。而这种具有西方外来因素的艺术风格很大方面表现在雕塑技法的写实性上。中国的雕塑艺术虽然在秦代就出现了写实性极强的兵马俑,但是一直到北魏时期,中国的雕塑都未能充分发挥写实性技法,这表现在无论是陵墓俑人、石雕造像还是青铜铸像、泥塑陶俑,其主导旋律都是倾向于装饰性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雕塑的一种风格。这种装饰性一方面是由于汉民族的欣赏习惯所引导,另一方面也是受国力和艺术水准的限制而使艺匠们力不从心,而只能将丰富的现实世界物像浓缩简化为装饰风格来进行处理。这种装饰性与艺术在写实基础上高度概括提炼而来的装饰性是有着质的区别的。因此可以说,北魏雕塑艺术具有着融合中西、兼收并蓄的魅力特征,永宁寺出土的这一件北魏泥塑佛面恰恰说明了这些。?

虽然我们眼前的这一泥塑佛面并没有石窟造像的高大与恢宏,不能够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但是它以自身特有的感染力依然像人们传递着艺术美的信息,此刻,残缺对于人们对它们的欣赏与体验毫无障碍和影响。相反,那段饱经罹难的历史经历更能引起世人的无限遐想,同时也让我们真正感知一个王朝、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执着与倔强,让我们深切领悟到:美,并不在乎残缺!

作者简介:王霞,女,(1974-06),河南上蔡人,大专学历,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装饰性泥塑石窟
民间美术——泥塑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宋志浩作品赏析
泥塑作业
夜宿石窟
汉画像石艺术在装饰性绘画中的思考
夜宿石窟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Marco Mari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