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2015-11-07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国际贸易

邱 璜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邱璜

全球化的今天,各国贸易互通,要求消除贸易壁垒的呼声逐渐升高。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这种诉求不但没有得到满足,各国反而开启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贸易保护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现象会对我国的贸易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寻找相应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

进入21世纪,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经济衰退现象较为明显。世界各国在这场危机当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失业以及债务问题,使得贸易保护倾向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贸易当中占据主动地位,对新时期贸易保护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含义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变小并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但是危机的负面效应并未根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使得危机依然有死灰复燃或者加重的危险,虽然局面相对稳定,但是未来仍然有不安因素[1]。

从时间角度来讲,2009年第一季度以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开始缓和,全球经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的景象。此时虽然失业率仍然处于高峰值,但是,与消费相关的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好转,社会大众的消费信心开始恢复,后危机时期正式开始。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

1.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提升就业率。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经济以及技术因素综合作用下,全球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全球的贸易状况良好。但是,这种经济利好被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打断,世界经济整体下滑,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随后才平安度过危险期,过渡到后金融危机时期[2]。随后世界经济开始逐渐出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速度仍然不够强劲,呈现较为明显的疲软态势,从图1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图1显示了2007-2013年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贸易的走向。2008年以后各个经济群体的发展均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在2010年有较为明显的回升,但是随后又出现明显下降。经济衰退造成了失业率随之上升,欧美国家在这场风暴当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失业风潮,与此有关的失业人数以及失业率均呈现出较为明显增高的态势,这也是导致其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3]

图1 世界经济走势

2.世贸组织的规定缺失。据统计,2008-2010年,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超过360项,贸易壁垒现象在世界蔓延。我国的贸易发展与世贸组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贸易发展之路并不顺畅,我国向外国出售的商品经常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此种情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利于贸易活动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世贸组织的规定缺失存在关联。世贸组织并未针对各种类型的贸易摩擦制定应对措施,使得各国在发生贸易纠纷的时候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发生都与此存在重要关联,世贸组织虽然制定了整体的规范措施,但是并未形成具体细则,造成其难以对一些较为具体的事项进行处理。世贸组织须在此过程中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进,促使其能够在现实事件发生之后具有较为明确的应对功能。[4]

3.世界经济发展失衡。虽然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都较为完善,但是整体的水平与实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一直以超强的经济实力独霸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遭受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损失尤为明显,经济发展受到重创,各国的对立日益严重,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显现出明显的失衡状况。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各个先进国家的发展程度并未存在较大差别,但是这种情况在危机爆发之后完全改变,欧洲以及日本受到严重波及,各国在遭受危机之后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阻力。此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各国想方设法制定各种贸易保护政策,让自身受到的损失尽快修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原本就十分薄弱,与发达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危机爆发后,本身经济的衰退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贸易措施,尽量控制自身在贸易活动当中受到的损失。[5]

4.能源环境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耗以及环境问题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全球各种组织已经相继制定针对此类问题的措施。不仅如此,各个国家开始召开国际性的研讨大会,希望能源与环境问题在当前的各种协调机制之下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能源问题不仅限于自然层面,还与政治层面发生关联,这让此类问题的处理更加复杂。由于与能源环境相关的行业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各国对此十分重视,能源环境产业已经与国家的发展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能源短缺的局面却日益严重,为了防止本国能源外流,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类行业实施贸易保护。[6]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对外贸易净出口额下降。金融危机之后,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国内企业的海外订单持续减少,我国的商品出口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一些原本发展情况较好的企业面临破产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美元不断涌入我国,人民币升值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丧失,净出口额必然随之出现负增长[7]。

2.贸易摩擦增多。当前世界各国都对我国产品实施贸易处罚制度,相关行业在此过程中都出现较为明显的盈利下降。其中,反倾销等措施让我国的各类企业蒙受重大损失。自从进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最为严重的贸易争端。仅2011年,我国的对外销售商品便遭到69次核查,与此有关的金额接近60亿美元。2012年遭受的调查为55次,但是此次的金额却超过24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仅是本年度的前三季度。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2年,此类调查已经达到580次,相关金额560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事件以及金额不断上升[8]。

3.制造业遭受打击。美国在危机之后意识到应该大力发展制造业,这种认识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本国的制造业实行贸易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本国制造业的复苏与发展。欧洲国家也随之效仿,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的制造商遭受巨大损失。比如NIKE在2009年就将工厂由我国转移到越南,而且,针对光伏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损失惨重。此类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可以看出我国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国制造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9]。

四、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的应对策略

1.政府需要调整政策。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利用高技术含量等规定制定相应的贸易障碍。而我国在技术方面确实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此种情况就使得我们的产品难以适应国外的高标准要求,必须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必要改变,让我国生产的产品在出口的时候难以符合欧美国家的技术标准。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现有技术,使国内的技术标准与国际达到同步。同时我们要承认我国当前产品技术含量不足的事实,这些问题必然会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根本改善,但是此种情况在当前仍然难以解决。因此,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当前现实的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升级,使得我国的产业更加趋向于环保以及高技术标准,如此才能在国际市场当中占据主动地位。

2.政府需创造良好的贸易发展环境。我国政府需要与他国的贸易争端仲裁机构进行交流,对贸易争端出现的原因进行解读,从而可以使与此相关的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得较为急躁,应该营造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使得相关的交谈能够获得实际效果。我国在发展的过程遇到很多国际贸易阻碍,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制度讨论大会。我国当前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必须依靠自身的影响力在国际贸易争端处理制度的制定过程起到参与作用。虽然这个过程较为艰难,但是必须坚持到底,未来的某一天我国必然能够在此方面获得突破,并占据较强的主动权,很明显,这是世界发展之必然。

3.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拓出口市场,必须避免市场类型较为集中,因为过于集中就会造成较大风险,一旦遭遇贸易保护壁垒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将出口市场的种类多元化,这样才能确保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可以很好地满足现实要求。比如,可以与欧洲厂商建立联系的同时与拉美市场也保持贸易往来,这样才能够将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当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最为重要的还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让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能够符合当前的现实要求。应该使用创新型人才,配合尖端技术,让产品能够对消费者形成较强的吸引力,然后利用其具备的创新意识对出口产品的销售方式进行改进,让出口产品的销售形式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让中国在各国的贸易壁垒下实现快速发展。比如,温州的打火机,将创新理念与高科技进行融合,以其优质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获得欧洲市场的青睐,创造了巨大的出口效益。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均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失业现象,使得各国政府必须通过贸易保护的形式应对这种局面。这种贸易保护现象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对金融危机当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进行较为明确的控制,使得相关的贸易事项能够得到合理发展。

[1]朱婷媛.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12(1).

[2]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三篇)[J].江西社会科学,2010,21(1).

[3]王丽军,周世俭.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J].国际贸易,2010,16(6).

[4]周才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J].中国检验检疫,2010,36(8).

[5]李欣雨,常冬,张玮.浅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0,58(24).

[6]张文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外贸的策略选择——以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J].特区经济,2012,12(9).

[7]刘伟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5).

[8]居占杰.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6).

[9]黄晓凤.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25(6).

责任编辑:何岩

F03

A

1671-6531(2015)01-0018-03

邱璜/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安徽合肥230051)。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